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相声太平歌词大实话全集,相声里面的太平歌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相声太平歌词大实话全集,相声里面的太平歌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相声太平歌词大实话全集,相声里面的太平歌词

写此文,也是很无奈,因为现在有太多无知无畏的人在神化太平歌词,说什么不会太平歌词就不算相声演员,还有什么旧社会相声艺人不会唱太平歌词就拿不到整份儿钱等等,把太平歌词说的太过于神秘和神圣了。

更有甚者,还有一些人指名道姓讽刺一些相声前辈,说他们连太平歌词都不会唱,说的好像太平歌词比京剧都难学一样,更让人无语。

太平歌词如今被神化成这样,当然离不开郭德纲先生和德云社的宣传和普及,大多数的神化说法都来自于郭德纲和德云社一些演员在演出时的垫话,然后被一些粉丝学来到处卖弄。

实事求是讲,郭德纲和德云社普及太平歌词当然是好事,让相声的知识被普罗大众所熟悉对于相声行业来说是功德无量的好事。

但是,凡事都讲究一个过犹不及,这也是石富宽先生所秉承的艺术宗旨,普及太平歌词是好事,但神化它就完全没必要,一些无聊至极的粉丝拿太平歌词当成工具去攻击挖苦其他相声同行则更是无知者无畏。

那么,太平歌词究竟是什么玩意儿呢?

一、所谓相声本门唱是太平歌词,本身就是一种很有争议的说法

说简单了,太平歌词,数来宝,十不闲、莲花落、岔曲、时调包括竹板书这些旧社会艺人普遍都会的技艺都能算到相声本门唱里。

在德云社走红之前,基本没有什么相声本门唱的说法,侯宝林大师在他的相声著作里曾列举过相声演员要掌握的十二门技艺,其中有一项是太平歌词,这也是最早将太平歌词这种表演形式固化到相声行当的文字资料。

但是,侯宝林先生所列的这十二门技艺,并不是说相声演员必须全部掌握,像白沙撒字和暗春,掌握的人就不多。至于唱,这十二门技艺里包含了三种唱,一种是开门柳儿如十不闲等,我们常听的《发四喜》就是这个。另一种就是太平歌词,还有一种是数来宝。如果按照侯宝林大师的列法,太平歌词、十不闲和数来宝都可以算相声本门唱。

相声行业本身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行业,大多数人早期艺人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因此也没人去总结相声的一些规律,只要能赚钱糊口吃饭,唱哈哈腔的都有。

所谓的说学逗唱中的唱到底是什么,在相声行业一直以来就没有什么标准答案。侯宝林先生总结的开门柳儿,太平歌词和数来宝也只能说是目前相对最具权威的说法。

所以郭德纲所说的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门唱,只是他的个人意见,并不是整个相声行业的共识。以后德云社可以将其规范成德云社相声的本门唱,但不能将其套在整个相声行业头上。

那个不会唱太平歌词就不算相声演员的说法,则完全是扯淡。按这个逻辑的话,相声十二门功课,少一门都不能算相声演员,那估计相声行业就不存在了。

至于为什么郭德纲不愿意将数来宝说成相声本门唱,你品,你细品。

此外,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太平歌词也并不是相声行业专有的东西,这东西本身就起源于莲花落,旧社会要饭的都会唱,以唱太平歌词著称的抓髻赵和荷花女可都不是相声行的人。

二、旧社会艺人不会太平歌词就不能拿整份儿钱?不存在

太平歌词、十不闲、数来宝一般都是相声艺人圆粘时或者杵门子时唱的,目的就是用来招揽观众留住观众。一般来说,撂地时这种活儿都是由小徒弟负责的。

撂地最重要的是招揽来观众和留住观众,那就意味着能不能拿整份儿钱的根本是招揽来的观众,而不是小徒弟会不会太平歌词。换句话说,小徒弟唱莲花落招揽来观众一样能拿整份儿,就算会唱太平歌词招揽不来观众一样拿不到钱。

旧社会的艺人是平地抠饼,给小徒弟发的是绩效工资。就像销售人员在公司里不是因为你会做PPT就能拿高薪,能谈成生意才会有提成。

上文说的是撂地场景,而在像德云社那种形式的茶社里,相声艺人能不能拿整份儿钱更是和会不会唱太平歌词无关。首先,茶社里不需要唱太平歌词招揽观众。其次,茶社判断给不给艺人整份儿钱依据的还是真本事。

以于宝林先生为例,他刚在连兴茶社上台时拿的是七厘份儿,有一次其他演员去吃午饭,于宝林负责说单口相声在饭点留住客人。等尹寿山回来一看,于宝林不仅留住了客人还招来了好几个,他当即宣布,于宝林可以拿整份儿了。

因此,相声历史上对于艺人能不能拿整份儿钱,看重的根本不是会不会太平歌词,而是绩效。至于太平歌词的重要性,马三立和赵佩茹早就说过:“那玩意,不值钱。”

三、太平歌词很难学吗?为什么曾经濒临失传?

太平歌词在解放前唱的人多,但到解放以后几乎没人唱了,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个是不需要了,解放后相声艺人们都在剧场中演出,不需要圆粘,自然也就不需要再唱招揽顾客用的太平歌词。

第二个就是马三立和赵佩茹说的,太平歌词“不值钱”。所谓不值钱,一方面是相声演员在表演中唱太平歌词是不收钱的,属于赠送性质。另一方面就是太平歌词太简单,两句来回倒腾,没什么技术含量,自然也就不值钱。

说起来,太平歌词的演唱难度确实远小于数来宝,甚至比农村一些地区哭灵的调都简单,只要记住词,上下两句来回倒腾着唱就行了。基本上会唱《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人稍微记一下词都能学会太平歌词。至于什么伴奏的玉子板,拿俩遥控器也能代替。

就因为简单、不值钱、不需要等原因,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太平歌词几乎要失传了。

至于那些把太平歌词说的多难的人,不妨自己学唱几句试试,你会发现和《海草舞》相比,还是《海草舞》难得多。

四、谁传承了太平歌词?谁唱的太平歌词最正宗?

虽然太平歌词不值钱,但一些经典曲目如《秦琼观阵》《饽饽阵》等还是很有传承价值的,因此还是有一些相声艺人通过各种方式将太平歌词保留并传承了下来。其中最值得说的是五个人,王本林和他的儿子王双福,杨少奎和他的徒弟刘文步,以及张振圻的徒弟佟守本。

王本林和杨少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将很多太平歌词经典唱段传授给了晚辈,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天津众友相声团将相声带回了小剧场,刘文步和佟守本也将太平歌词带了回来。

佟守本搜集编撰了拥有一百多段曲目的《中华太平歌词珍本》,而刘文步在去世前则是公认的唱太平歌词最好的相声艺人。

唱太平歌词的重点是挂味儿,有时候则不像唱,而是像半唱半吟诵一样,要将歌词字里行间的字意和韵味唱出来。刘文步在这方面独树一帜,在他去世后,佟守本和王双福算是唱太平歌词最正宗的人了。他们三位也分别是北京市和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歌词传承人。

至于德云社的太平歌词,其实已经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太平歌词韵味,除了张云雷等个别人之外,大部分德云社的演员都是在用学唱歌的方法将歌词唱出来,不能说是不会唱,但其传统的味道基本上没了。因此德云社的太平歌词,严格来说只是属于德云社风格的太平歌词唱法,要听正宗的,目前还只能去听佟守本和王双福。

综上,郭德纲和德云社对于普及太平歌词功莫大焉,但其神化太平歌词也只是一种营销手段,就跟李德钖叫“万人迷”张寿臣叫“相声大王”一样,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这本身是无可厚非的。观众对此要用平常心看待,不吹不黑,保持独立性思维,尊重相声的传统,才是一位合格的相声爱好者应该做的。

更多相声太平歌词大实话全集,相声里面的太平歌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