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小上海人是什么意思,小上海人的性格特点,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小上海人是什么意思,小上海人的性格特点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小上海人是什么意思,小上海人的性格特点

作者:孙志国

编辑:刘 静

“发小”一词,一般指从小一起长大,长大后还关系较好,同时双方父母都认识或交好。

五六十年代,上海住棚户区的较多,前后弄堂一呼百应,婚丧喜事大家帮忙,有什么好吃的端来端去,把桌子拿出家门,就是一场百家宴。父母们基本都是双职工,孩子们从小就结伴上学、玩耍、串门,平时弄堂里到处听到的都是小孩们的声音,一起小小班、做作业,一起下军棋、四国大战;一起打乒乓球、打弹子、刮纸牌、踢毽子、跳橡皮筋等等,甚至还相互蹭饭。

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所改变,这个年代,通讯的不便,学习、工作、房子的拆迁,同学慢慢地分开了、失联了……

同学情并没有因为每个人人生的改变而改变,“同学是情同手足的亲弟兄”、“同学情”的歌词。

某一天,有了微信,有了微信群的建立。忆往昔同学少年,再相聚两鬓斑白,一次次地相聚冲淡了往日的思念,于是就有了同学间聚会、嗨歌、旅游。由于从小一起长大,就有了自豪地说我们是“发小”。

今天,又到了相约的日子。五六十年代的同学,都已到了退休、颐养晚年的年龄,每次聚会都会蹦出谁谁谁一起上幼儿园、谁谁一起小学、一起中学、一起同桌。毕业后一起同事,一起农场插队,一起当兵成战友;有过争吵,有过误会;有过青春的朦胧,有过暗恋的烦恼;有过眼泪,有过欢笑;走着走着,谁谁成了一家、谁谁走掉了,成了每次聚会的话题。

巧不巧的是,微信群的群主,一般都是原来比较活跃的同学或者班干部,而每次聚会的费用管理者,又会是原来班里的财产保管员。巧合吗?其实这就是“发小”之间的默契。几十年岁月匆匆,改变的是年纪,改变不了的是原有的天性。

随着都已是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年龄,“发小”之间的琐事会增加,应酬也会多起来,就有了同学专用基金的诞生,而专用基金的保管就理所当然有财产保管员管理了。

这就是上海人眼里的“发小”。

(文章中照片为章坤良拍摄)

作者简介:孙志国,字达人。八十年代留学日本,曾任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日分会秘书长。

编辑:刘静、吕吕

更多小上海人是什么意思,小上海人的性格特点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