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消失在雪地里的天使免费阅读,消失在夜晚,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消失在雪地里的天使免费阅读,消失在夜晚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消失在雪地里的天使免费阅读,消失在夜晚

Dont walk away

In silence

Dont turn away

In silence

·题记·

这篇文章我们来说一说Joy Division的音乐。虽然之前那篇文章已经讲过一些关于这个乐队的事了,但为了更好过渡,我们还是把时间拨到所有线索的尽头。

1. 一些历史和EP专辑An Ideal for Living(1978)

1976年六月四日,The Sex Pistols在曼彻斯特的Lesser Free Trade Hall举行了一场演出,这场只有几十人观看的演出被誉为摇滚史上最伟大的现场之一,台下的不少人在后来都组建了乐队。这场演出的伟大在于,它就像是一颗投在干草堆上的火星,点燃了曼彻斯特的摇滚传说。那些乐队当中有四支青史留名,独当一面:The Smiths,The Fall,The Buzzcocks,以及这篇文章的主角Joy Division。

看完演出的第二天,皮特·胡克(Peter Hook)就找他母亲借了35英镑,买了一把贝斯;他的朋友、和他一起看了这场演出的伯纳德·萨姆纳(Bernard Sumner)则买了一把吉他;他们共同的朋友、同样看了这场演出的特里·梅森(Terry Mason)则买了一套鼓。三人决定组建一个乐队,但缺了一个主唱,便贴出了招揽公告。看到公告的伊恩·柯蒂斯(Ian Curtis)很顺利加入了他们,这就是乐队的雏形。

萨姆纳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那场改变他生活的演出:

Destroyed the myth of being a pop star, of a musician being some kind of god that you had to worship.

戳破了明星所具有的神秘感,他们并不是你必须要顶礼膜拜的神。

这正是The Sex Pistols想要达到的目的:每个人都能成为明星,他们没有你所想象的那般崇高,他们和你我一样都是人。

在鼓手梅森离队之后,Joy Division换过两个鼓手,最后才确定了史蒂芬·莫里斯(Stephen Morris)。在莫里斯之前的那个鼓手结局有些“滑稽”。史蒂夫·戴尔兄(Steve Brotherdale)1977年六月加入,由于他冲动过激的性格和乐队不搭,其他人决定开除他。七月的某一天,乐队开着车从录音室出来,他们停下车请戴尔兄去检查一下“有问题”的轮胎,戴尔兄刚下车,剩下的人便启动汽车扬长而去,丢下了目瞪口呆的戴尔兄。

莫里斯加入之后,乐队正式确立了Joy Division这个名字。建制完整后的他们在音乐上渐渐地走向了和The Sex Pistols相反的方向,但这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给他们的制作人马丁·汉内特(Martin Hannett)。

Joy Division最初是作为一支朋克乐队登上舞台的,那时他们还叫“Warsaw”。他们从追求一种直接的爆发般的视觉冲击力,转向了追求一种隐秘而深沉的情绪冲击力。他们的第一张EP发行于1978年An Ideal for Living,这张专辑中还有比较明显的朋克风格,比如第一首歌“Warsaw”,但也有预示着他们未来方向的歌曲“No Love Lost”,节奏更慢,歌词更含蓄。如果说前一首歌和它的歌名一样代表着之前的那个朋克乐队“Warsaw”,而后一首则是Joy Division的雏形。

在“No Love Lost”中,你能听到一个在摇滚乐中很少见的现象,贝斯更多的承担了旋律的任务,鼓手也并不在他通常应该在的、负责节奏的位置,而是跟着贝斯的旋律蹦蹦跳跳,反而是吉他手扛起了节奏的大旗。这正是Joy Division的特点之一,贝斯和鼓是主角,吉他和键盘做配合,甚至有的时候听完整首曲子都不晓得吉他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2. Unknown Pleasure(1979)

他们的第一张专辑Unknown Pleasure真正确立了属于Joy Division的声音。这张专辑录制的时间不长,从1979年的四月一日开始,到十七日结束,也就十几天的时间。剩下的事情都交给了制作人汉内特。汉内特面对Joy Division提供的素材,心里暗喜这是上天给予一个制作人的完美礼物,这些作品不仅非常优秀,乐队成员也非常配合。在乐队还没有找到方向的时候,汉内特已经有了方向。

汉内特显然感受到了他们音乐中来自朋克的力量,但对音乐有着敏锐嗅觉的他选择的处理方法正好和朋克相反,他让Joy Division的音乐变得更加的干净、清晰,显得更加空旷,把情绪隐藏在歌词和旋律之下,而不是直接释放出来。

乐队成员之间对汉内特所做持有不同意见,胡克和萨姆纳曾觉得有些失望,认为汉内特把他们在演出中所想要表达的力量给稀释了;莫里斯则觉得很不错,他认为在现场演出和录音室做唱片是两种不一样的行为,而汉内特做出了的东西听起来很棒;柯蒂斯也认可了汉内特的工作。最后当专辑在1979年六月正式问世之后,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赞扬。胡克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说:

Theres no two ways about it, Martin Hannett created the Joy Division sound.

没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是马丁·汉内特创造了Joy Division的声音。

如果那这张专辑和之前的EP做对比,你就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的声音的变化。Unknown Pleasure中已经看不到朋克的影子了,这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是一种发自深处的、有着强烈感情的声音。正如我之前所说,这张专辑中贝斯在伴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许正是因为贝斯低沉的音色,以及跳跃的、如机器敲击的、带着金属感的鼓点,加之柯蒂斯灰暗的歌词使得整张专辑情绪抑郁而深邃,有一种对未知的不安。

值得一提的是,专辑中“She Lost Control”这首歌讲述了一个身患癫痫症女孩的故事,当初柯蒂斯还在职业介绍所工作时,这个女孩常来申请福利金,但有一天她再也没有出现过,事后柯蒂斯才得知,因癫痫发作女孩已经去世了。世事难料,后来柯蒂斯自己也深受癫痫困扰。

当然除了这张专辑的内容以外,这张专辑的封面也是摇滚史上最为著名的封面之一。这张专辑设计出自设计师Peter Saville之手,第二张也是。灵感来源于鼓手莫里斯,是他给Saville说了《剑桥天文学百科全书》上印有脉冲星CP 1919的电波图。如今这个封面已经被印在了各种东西上,在流行文化中留下了自己深深的烙印。有兴趣的可以看另外一个栏的一篇文章:一颗脉冲星的流行之旅

3. Closer(1980)

他们的第二张专辑Closer则更加的幽闭和不安,但也更有创造性,有一种惊悚的美感。很多音乐评论人在听过这张专辑后直呼:这是一件完美无缺的艺术品。

这张专辑录制于1980年三月,与前一张专辑不同,这些歌都是一边录制一边写成的。但同样由汉内特操刀制作,很好的延续了之前的风格,有了上一张专辑的经验,这次显得更为成熟。但又一次面对汉内特弄出来的新专辑,萨姆纳和胡克还是感到了失望,他们希望自己的音乐更快、更律动,能让大家一起跳舞最好,如同后来他们在New Order时所做的那样。胡克那时写到:

听了这张专辑,我手捂着头,心里想:天哪,搞什么鬼(Fucking hell),又是这样。简直是Unknown Pleasure二号。马丁(汉内特)又用他的破烂马歇尔音箱把吉他声给处理掉了,听起来就像有人把在掐一只猫,把歌都给毁了。我很气愤,走进制作间给他说了我的想法,他只是转过身轻描淡写地说:一边儿去。

很显然,词作者柯蒂斯和汉内特并不这样认为。柯蒂斯的歌词完美地和音乐融为一体,经历过病痛后的他所写的歌词比之前更加的大胆和黑暗,也更有诗意。比这些年轻人更有经验的汉内特也有着他自己的想法,他依然敏锐的把握住了乐队自己都不曾感觉到的气质。

我很喜欢这张专辑的最后两首歌:“The Eternal”和“Decades”。就像NME杂志在点评这张专辑的时候所说:

The album’s final two tracks offer a glimpse at where Joy Division might have headed had Curtis not chosen his“permanent solution to a temporary problem”.

从专辑的最后两首歌里,也许可以瞥见Joy Division未来的方向,当然前提是柯蒂斯没有选择他那个最终的解决办法。

“The Eternal”仿佛是一支葬礼的进行曲,凄凉冷漠的钢琴深处是如同脉搏一般的鼓声,在柯蒂斯的低吟之下是迈着沉重步子前进的贝斯,这些缓慢滚动的音符就是雪夜里肃穆的送葬队伍,最后渐渐消失在没有灯光的、黑暗的远处。

“Decades”则是一首唱给柯蒂斯自己的悲歌,或者说献给所有迷失了方向的年轻人。这些年轻的灵魂在苦痛中挣扎着,在烈火中煎熬着,对未来失去了信心,面对着那永恒的黑暗,柯蒂斯呼喊着:“他们都去了哪里了?我们将去向哪里?”NME在点评这首歌的时候说:

Its lingering fade-out of “Where have they been?” is perhaps rock’n’roll’s eeriest minute-and-a-half; you can hear Curtis slipping away from you, from the song, from everything.

那留恋着地、不断消逝地吟唱“他们都去了哪里?”也许是摇滚史上最冰冷刺骨的一分半钟;你能听到柯蒂斯渐渐地离你远去,从这首歌逝去,从一切事物中逝去。

4. 最后的单曲及其他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出来,对比他们那张EP,柯蒂斯唱歌的声音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最后一张专辑中最为明显。看过关于他们的电影《控制(Control)》的乐迷也许注意到了柯蒂斯房间的墙上挂着一张纸,上面写着:

JAMES

MORRISON

1943 - 1971

这是大门乐队(The Doors)主唱,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原名James Morrison,生于1943年,与1971在巴黎去世。柯蒂斯很喜欢莫里森,对比他后期的作品和莫里森的作品你会发现,他们俩唱歌时的发声方法是一样的。其实在某些歌,某些歌词的气质上,他俩也有很多共通之处。

Joy Division除了发行过一张EP和两张LP外,还发布过一些未收录在专辑中的单曲,例如“Tran *** ission”、“Komakino”等等。当然最为著名的便是“Love Will Tear Us Apart”。这首在主唱去世后发行的单曲,风格和他们其他歌曲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相比起来旋律更为动人。它在后来被很多、很多、很多的摇滚界人士翻唱过。

但我最喜欢的一支是“Ceremony”。似乎Radiohead也很喜欢这首歌,曾在2007年的时候翻唱过发布到了网上。这首歌并未正式发行过,但在Joy Division的合辑Heart and Soul有一个音质不算好的版本,后来New Order重新录制过这首歌,萨姆纳主唱,并以单曲的形式发行。根据 *** 上统计,这首歌应该至少有十个录音室翻唱版本,不包括其他乐队的现场翻唱。

“Ceremony”和其他的歌一样,曲由其他三人作,词由柯蒂斯写就。歌词还是Joy Division的歌词,但曲却已经开始靠向New Order了。关于柯蒂斯所写的歌词原本有很多东西可以讲,但鉴于时间关系就有机会再说吧,感兴趣的乐迷可以看文后的参考资料。

从之前所说可以看到,那时的胡克、萨姆纳以及莫里斯更关注的是有 *** 、有爆发力的音乐,而他们在现场表演时,也是这样做的,动感而有冲击力,在于音符本身,而不是文字。他们甚至都不曾印发过歌词单。因此,如果说他们当时没有注意到柯蒂斯所写的歌词也就可以理解了。萨姆纳曾描述那段录制Closer的时光:

我们在排练的时候,会坐在一起闲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一直聊,直到大家都聊烦了,然后我们才拿起乐器,往磁带里录上一小段。但我们几乎不会聊到歌词,也从来不会分析它。

这些“肤浅”的年轻人,却创作出了这样经典的音乐。

也许在充满雾霾的冬天里不适合听Joy Division,毕竟他们的音乐如此寒冷。

————————————

参考资料:

Joy Division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Pitchfork:Joy Division

MusicWeek:Joy Division

Ceremony (song)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Love Will Tear Us Apart -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Most Important Albums Of NME’s Lifetime – Joy Division, ‘Closer’

关于柯蒂斯所写歌词的更详细的分析:Controlled chaos

B站:Radiohead翻唱“Ceremony”(注意主唱在唱前几句时手捂话筒并故意放低声音的唱歌方式,这是在模仿柯蒂斯,并向他致敬)

更多消失在雪地里的天使免费阅读,消失在夜晚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