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古诗词化莲(古诗词莲),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古诗词化莲(古诗词莲)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古诗词化莲(古诗词莲)

本文目录

莲 范仲淹 古诗?

范仲淹莲有关诗句:“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

出自:宋代范仲淹《寄赠林逋处士》(节选)

饵莲攀鹤顶,歌雪扣琴身。

墨妙青囊秘,丹灵绿发新。

岭霞明四望,岩笋入诸邻。

几姓簪裾盛,诸生礼乐循。

作者简介: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莲花这首古诗的注音版?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关于古诗《莲》的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1.晓:早晨。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2. 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3.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4.别样: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孝宗时官至太子侍读。光宗召为秘书监。工诗。为“南宋 四大家”之一。初学“江西诗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①一色裁,  芙蓉②向脸两边开。  乱③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诗擅长七绝,能以精炼的语言表现丰富的情致,意味浑厚深长。有《王昌龄集》。  【注释】  ①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②芙蓉:即荷花。③乱:混杂。“乱入”指采荷女子在荷花池中。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陶渊明的古诗荷花颂?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莲古诗?

《对莲》周敦颐

古柳垂堤风淡淡, 新荷漫沼叶田田。

白羽频挥闲士坐, 乌纱半坠醉翁眠。

游梦挥戈能断日, 觉来持管莫窥天。

堪笑荣华枕中客, 对莲余做世外仙。

赏析:

莲花,曾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 但大多数文人都是惊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笔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 ,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鄙视和厌恶。

莲藕古诗池上?

池上古诗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注释:

1、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2、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3、艇:船。

4、白莲:白色的莲花。

5、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6、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7、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8、一道:一路。

9、开:分开。

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

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

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

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诗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关于莲花的古诗10首一行七个字?

以莲为主题的古诗十首(供参考):

文/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露为风味月为香。

文/宋·寇准

数柄疏荷出小池,幽香深谢好风吹。
晓来秋气凝清露,似学湘妃怨九嶷。

文/宋·任希夷

五月荷池未见花,但擎馀盖碧参差。
何人唤起凌波步,要见晨妆出晓霞。

阶下莲

文/唐·白居易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双头莲

文/宋·邵雍

汉室婵娟双姊妹,天台缥缈两神仙。
当时尽有风流过,谪向人间作瑞莲。

瑞莲应制二首

文/明·潘纬

瑶池浪说千年藕,玉井虚传十丈花。
争似九茎开五色,西天瑞现帝王家。

庐陵赵令君宅后有莲濠月夕相观莲戏庐陵

文/宋·陈文蔚

朱桥绿水夜深游,满载荷花万斛舟。
多病近来常止酒,及无尊俎欠风流。

采莲词

文/唐·张潮

朝出沙头日正红,晚来云起半江中。
赖逢邻女曾相识,并著莲舟不畏风。

采莲曲

文/宋·王镃

罗裙溅湿鬓云偏,摇落香风满画船。
忽忆夜来憔悴梦,怨央正在藕花边。

白孩儿莲

文/宋·黄甲

玉质冰姿出淤泥,花间朵朵簇孩儿。
不因洁白身清净,安得灵根孕九疑。

更多古诗词化莲(古诗词莲)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