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摘抄:
一方面显示自己对别人有无限的权力,另一方面又在高于他的长官面前表现出奴颜卑膝,绝对服从的态度。他们,这些命运一定的人,仍旧在栏杆和士兵中间呆呆地坐着。玛斯洛娃不知为何在微笑。在这样的虚伪里没有出路,至少他看不到里面有任何的出路。他深深地陷在里面,已不能自拔,甚至倒觉得很自在了。“我这既没有想到,也没有料到,”玛斯洛娃小声说,“别人行了坏事,倒什么事也没有,而我平白无故,却要受这份罪。”我们不仅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消除产生这种人的环境,反倒一味鼓励制造这种人的机构。人人都只为自己活着,为自己的欢乐活着。检察官和一般司法人员都是些新自由派,他们过去是这种人,可是现在已经完全变了。这是一批官僚,只关心每月的二十号他们领薪水,并想领得更多些。他们的全部原则就在于这一点,也仅限于这一点。所有这些被捕、被关和被流放的人,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干了不义之事或者是犯了法,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妨碍了官吏和富人占有他们从人民上搜刮来的财富罢了。维护阶级的利益。我认为,法院只是一种行政工具,是用来维护现存的有利于我们的阶级的制度的。关于钱财和遗产的这次简短的谈话,已经把以前在他们之间建立起来的亲切的手足之情彻底摧毁,现在他们都感觉到彼此陌生了。托尔斯泰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但由于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他对上流社会抱有厌恶的情绪,对生活艰苦的农民阶层表达出极大的同情,并且想要改变农名和地主之间相互利用的关系,而这一思想在《复活》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复活》讲述了一位贵族涅赫留多夫诱骗并抛弃了少女玛斯洛娃,玛斯洛娃失去了对生活的希望而去当了一名 *** 。十二年后,玛斯洛娃被诬陷为杀人犯,恰巧涅赫留多夫是这起案件的陪审员。从此,涅赫留多夫意识道自己对玛斯洛娃犯下的种种罪过,决定从此赎罪,走上了一条救赎之路,而玛斯洛娃也从麻木的生活脱离,在涅赫留多夫的帮助下重新捡拾人生的希望。
所谓的复活,既包含涅赫留多夫原罪的救赎,也包含玛斯洛娃内心世界的苏醒。
涅赫留多夫的“复活”: 涅赫留多夫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年时的涅赫留多夫,善良真诚,与玛斯洛娃有着一段纯洁的爱情,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小伙子。第二个阶段是他长大后逐渐丧失了曾经的单纯,过着和别的贵族一样空洞乏味、极度奢靡的生活,生活上的放纵逐渐腐蚀着他内心的情感,处于一种 *** 的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他遇到玛斯洛娃时,受到了巨大精神上的打击,面对肮脏不堪的自己嫉妒厌恶,对玛斯洛娃的背叛也让他愧疚不已,从此,走上了救赎的道路,去寻找心灵的慰藉和灵魂的归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重生。
玛斯洛娃的“复活”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真时期的女孩,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寄养在农场主家中,但是对世界充满了希望和幻想。在被涅赫留多夫欺骗后,她逐渐发现看似上流社会精致的外表后时龌龊不堪的灵魂,对生活失去了热情,沉沦在社会的黑暗之中。第二个阶段是涅赫留多夫去监狱探访她时,痛苦的过去让她很少回忆,一旦记忆之门打开,过去的点滴如洪流一般翻涌而出,她原本麻木的内心也逐渐有了喜怒哀乐,她痛骂涅赫留多夫的薄情,也对监狱中其他犯人抱有同情。面对涅赫留多夫的赎罪,她的内心也从痛恨逐渐转为原谅,逐渐有了对生活的热忱。玛斯洛娃的复活,是心灵上和情感上的重生。
在涅赫留多夫和玛斯洛娃之间羁绊的情感,是使他们坠入黑暗深渊的原因,也是他们重获新生的力量来源。玛斯洛娃的不公正判决也让我想起了太宰治在灯笼中曾写道“大牢究竟为谁而设?里面关的全是没钱的穷苦人。那些人一定都是不会骗人的懦弱老实性格。因为他们没有那么坏的心肠,不会欺骗别人过活,才会渐渐被逼上绝路,犯下蠢事,抢走别人两元三元,最后得在牢中待上五年十年。”这些可怕的情景在如今这个社会可能有些偏激,但在当时而言却是 *** 裸的现实。
《复活》同时也在揭露当时制度的黑暗和没落,上层人物对权力的玩弄,对金钱的痴迷和人情的冷漠,他们不但不为社会做出贡献,反而将大量老实的百姓关进大牢,抑或是搜刮他们的财产,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这样的国家,也在等待着一次从未有过的“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