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一览:
- 1、请问各位有关南路山东快书的历史和传承的状况。
- 2、柳琴戏十八里相送原唱?
- 3、苍山柳琴戏具体所在地
- 4、柳琴是什么的乐器,可否介绍柳琴?
- 5、山东柳琴戏张郎与丁香伴奏
- 6、临沂市苍山县柳琴剧团演员孙桂华
请问各位有关南路山东快书的历史和传承的状况。
山东快书 自明代开始萌生,初以竹板击节演唱,内容多是《水浒传》中武松行侠仗义的英雄故事,故称“说武老二”。因说唱紧凑,开门见山,通俗易懂,笑料多,很快流传开来,并逐渐形成各自的演唱风格。1954年命名为“山东快书”。有傅(永昌)派、高(元钧)派、杨(立德)派3大流派,区内以傅派竹板快书见长。其特点,台风稳重,语言明快,伴奏精彩,表情生动,善于用声和动作表演,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傅氏被誉为“活武松。”建国后,他与高元钧合作,改“荤口”为“净口”,去掉庸俗动作和淫秽词语,增加健康有益的内容,提介倡演员衣帽整洁,摒弃“歪戴帽子邪瞪眼,裸半边膀子穿短衫”的旧台风,使山东快书艺术健康发展。
山东琴书 旧称“扬琴”,原为庄户人家以“风阳歌”基调说唱故事的“庄稼耍”,后逐渐形成琴书。1941年,曲艺界确认茹兴礼、殷田昌、贺金城为山东南路琴书创始人。茹派演唱,语言通谷幽默,表演夸张有趣,最善唱巧口。初为全衣座唱,后改为边走边唱加动作,在唱法上,大腔大韵里加小腔小韵,个别书目还换用新韵。讲究“实口、”“实词、”“三字锦”、“五字蹦”,能落地“砸坑”。乐器有琴、筝、坠琴及三弦、二胡等。
山东柳琴 久传鲁南、苏北一带,由拉魂腔的一种曲调发展而来,伴奏乐器为柳琴故名。因唱法自由,长于抒情又称“怡心调”。建国前逐渐形成地方戏,在新泰、宁阳等地流行已久。其唱词为段落重复体,可夹叙夹议,要求押韵。叙述故事有曲前腔,似与人热情招呼诉衷肠,感染力颇强。进入故事后,演员可因情节、情绪的变化而变换节奏。每个段落的最后3个字,重复演唱加拖腔,尾音翻高八度,形成本段情绪
[img]柳琴戏十八里相送原唱?
毛素萍。
柳琴戏十八里相送原唱是毛素萍,丁海英。柳琴戏《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十八里相送》表演:毛素萍,丁海英。
柳琴戏是山东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苍山柳琴戏具体所在地
柳琴戏是苍山人最喜爱的地方戏。据有关资料说,柳琴戏流行于鲁南、苏北一带的广大地区,约有200年的历史了。柳琴戏作为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和地域文化载体,已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地处鲁南腹地的苍山县是柳琴戏的起源和重要传播地。据现在一些老艺人追忆,柳琴戏在苍山的流传和兴起,至少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
柳琴戏在苍山起源流传的历史背景
柳琴戏在早期不叫柳琴戏,唱柳琴戏的艺人们不叫演员,而是被称为唱“小戏”的,是穷苦农民逃荒要饭,用说唱代替上门(叫开门)的谋生手段。在旧社会,沂河、武河、东河、西河下游经常遭受水灾,灾后庄稼颗粒不收,人们只好身背花鼓、口唱小调外出乞讨谋生。过去流传的一些民谣,如“决了江风口,水漫兰山头,老婆孩子顺水流”、“收不收,下莒州,沂武河畔唱春秋”等,就是当时的悲惨情景和人们说唱乞讨的真实写照。
柳琴戏于1887年(清光绪13年)在苍山兴起并流传,先后有芦塘村的徐宗合、韩连城,吴坦的李玉琢,于沟的马继昌等先生拜师学唱柳琴戏。1900年,前东柞的宋启远先生(外号宋难)拜师学唱柳琴戏,其师是费县人。由此可知,从1887年至1900年期间,柳琴戏便在苍山逐渐活跃,特别在农村广为流传。
早期民间艺人演唱柳琴戏没有打击乐器,没有戏曲行头,伴奏乐器只是一把月琴、一副梆子,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直至1900年前后出现了专业艺人,由两人或三人演出一些小生、小旦、小丑的戏,艺人叫做“三小戏”,由上门说唱发展到安场唱戏。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艺人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和县城演出,苍山县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1954年,华东地区举行了这个剧种的会演,根据它的音乐主弦是柳叶琴的特点,才正式命名为柳琴戏。
1956年11月,苍山县人民委员会根据艺人们的申请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提议,在柳琴戏班的基础上成立了大众柳琴剧团,即苍山柳琴剧团的前身。从此,这个在旧社会长期靠上门或搭地摊演唱的“小戏”登上了戏剧舞台,开始了它的新生。它不仅在戏曲百家中占据了应有的席位,而且以独特的风格成为苍山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特别在苍山南部广大农村,的确是“村村琵琶响,户户拉魂腔”,因而有“柳琴之乡”的美称。
唱腔艺术的演变和风格特征
柳琴戏唱腔丰富,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之说。柳琴戏源于民间小调及花鼓调等,向城镇谭良子村至今健在的83岁高龄的谭清元就是演唱花鼓调的传承人。这些民间小调及花鼓调后期受柳琴戏的影响,不断加以整合贯通,以婉转优美的唱腔、通俗易懂的唱词、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吸引着观众,群众亲切地叫它“拉魂腔”。它的旦角唱腔尾音上翻高八度,拉腔“啊嗯”;生角的唱腔尾音平落五音,拉腔“啊哈咿”,因此也叫“拉后腔”。又因它早期吸收过“肘鼓子”的剧目和打击乐器,所以又称“肘鼓子”。所以在苍山,早期的拉魂腔也被群众称为“花鼓”,可见柳琴戏在苍山的产生与花鼓有亲缘关系,后经过不断融合发展才成为柳琴戏。
“文革”期间,苍山柳琴剧团惨遭厄运,柳琴剧团被迫于1969年撤销。1970年10月,县 *** 在文艺培训班的基础上成立了苍山县***思想文艺宣传队,时隔3年又改称文工团,由自编自演一些小戏曲改演柳琴戏。1978年,经临沂地委批准,恢复成立苍山县柳琴剧团,随着时代的变迁,苍山柳琴戏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时期。
由于苍山与江苏省的邳县相邻,唱腔形成南北之别。南路唱腔细腻柔和,北路唱腔浓厚朴实,因剧团经常活跃在鲁南、苏北一带,不断地融会贯通,吸收了邳县、泗州等地柳琴戏的优秀唱腔,使本地唱腔形成了婉转高亢、柔中带刚的特色。板式除了慢板、二行板、紧板、散板、导板外,增加了砸板(飞板)、顶板起大八板(长过门)、小八板(短过门)等,并借鉴了京剧的一些板式的打法。1981年,剧团乐队整理印制了40多种击乐点和打法。像起霸、起边、马淌子、水底鱼、滚豆子等锣鼓经还要求演员会背,会做,从而注重了演员唱、做、念、打综合素质的提高。在以后的演出中,有些剧目还搞了配器,如上演的《十五贯》、《梁山伯与祝英台》、《挑李梅》、《春草闯堂》、《秦香莲》、《哑女告状》、《狐仙小翠》等,先后到宿县、灌云、邳县、郑州、新沂、徐州等地演出,深受群众欢迎。至此,苍山剧团在鲁南苏北一带享有较高的声誉,柳琴戏在苍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剧种。
新时期柳琴戏的现状与发展
1984年,改制后的苍山柳琴剧团在保持承传柳琴戏的渊源特点、送戏下乡和举办大型文化活动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同时立足市场发挥自身优势,谋求发展,走出了一条文企联姻之路,先后组织开展了“三下乡”、“四下乡”和“百团下乡”活动,恢复上演了部分传统戏和现代剧目,录制了《秦香莲》、《莲花庵》、《姊妹易嫁》、《小姑贤》等传统剧目,相继参加了省文化厅举办的戏剧大赛、临沂首届柳琴戏“润通杯”优秀唱腔电视大赛、山东鲁东南剧团展演(莒县)和中国戏曲拉魂腔演唱大赛(安徽省泗县)。期间,创作的柳琴戏《双喜临门》、《俺就嫁给他》、《心愿》等剧目,分别参加了中国徐州柳琴戏艺术节、临沂市第八届广场文化艺术节暨临沂市首届“雪地陶杯”戏剧小品大赛。剧团通过以上展演和会演活动,扩大了文化交流,为繁荣发展柳琴戏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但是由于1990年人员精简后,只保留15人的编制不变,开展业务以小型演出为主,在参加县里大型文化演出活动和受地方邀请演出大型剧目时,由于人员少,只有借调外部人员,演出时相聚,演出结束后解散,剧团阵容仍在原地踏步,严重影响了演出质量。其次经费的严重不足、剧团的设备和道具陈旧,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因此,剧团面临的现状令人担忧。
柳琴戏绵延传播200余年,已发展成跨苏、鲁、豫、皖4省的大剧种,拥有中国戏剧史上任何剧种都不可替代的魅力,对其精心呵护,传承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神圣职责。
我们相信,在钟情于柳琴戏事业艺术家们的努力奋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柳琴戏这个扎根人民大众沃土的艺术之花,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艺舞台上。
柳琴是什么的乐器,可否介绍柳琴?
柳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又名柳叶琴、柳月琴、土琵琶、金刚腿。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是苏北、鲁南一带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柳琴外形像琵琶,但略小。传统形制为双弦7品,音域1个半八度,右手中指戴一竹筒或牛角筒义甲拨弦。改革后的柳琴有3弦、4弦两种,音品增至24个和29个,按十二平均律半音排列,改用拨子弹奏。 柳琴的历史 : tmyco/more/liuqi_more .geocities/music3b27/new 图片参考:.geocities/music3b27/image/special/A-icon5 图片参考:.geocities/music3b27/image/line/l-3 图片参考:.geocities/music3b27/image/photo/new 因其形如柳叶而得名:俗称土琵琶、金刚腿、「土琵琶」。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交界一带,是鲁南、苏北的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浙江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原只有两弦和七品。现用的柳琴是五十年代为中国的民族管弦队的组建而改革的产物。此乐器音域宽广,达四个八度;具有响亮、粗犷、热烈等特色。它的弦短共鸣箱小,所以声音尖高清亮而短促,适合快速弹奏。
参考: 自己
历史: 柳琴原是江苏北部、山东南部一带的柳琴戏及安徽泗州戏的主要伴奏乐器。发音响亮、刚劲宏大。经过长时间的发展,现已发展为独奏乐器,是民族乐队中常用的高音乐器。 外型: 柳琴属典型的琵琶类弹拨乐器,外形及构造与琵琶十分相似,但体型比琵琶小,由四根弦线组成。它的外形像柳叶,故又名「柳叶琴」或「土琵琶」。 演奏特色: 柳琴的演奏技巧,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扫拂和轮奏等,左手有吟弦、打弦、带弦、推拉弦和泛音等,其指法符号均与琵琶的指法符号相同。
参考: rt/chiculture/china_music/20_music
柳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又名柳叶琴、柳月琴、土琵琶、金刚腿。流行于山东、江苏、安徽三省交界处,是苏北、鲁南一带柳琴戏、安徽泗州戏和绍兴乱弹的主要伴奏乐器。 柳琴外形像琵琶,但略小。传统形制为双弦7品,音域1个半八度,右手中指戴一竹筒或牛角筒义甲拨弦。改革后的柳琴有3弦、4弦两种,音品增至24个和29个,按十二平均律半音排列,改用拨子弹奏。 柳琴也用于器乐合奏,如常州丝弦。改革后的柳琴也有许多独奏的曲目,著名的独奏曲目有《春到沂河》、《陕北随想曲》,电影,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中的著名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旋律优美,广为传唱。著名的柳琴演奏家有苏春敏、王惠然。 取自"zh. *** /w/index?title=%E6%9F%B3%E7%90%B4variant=zh-"
山东柳琴戏张郎与丁香伴奏
山东柳琴戏张郎与丁香所用伴奏的乐器叫柳叶琴(一种弹拨乐器),故名柳琴戏。活跃在鲁南,苏北,皖北地区。
临沂市苍山县柳琴剧团演员孙桂华
在“跑四川民间小调山东海阳大秧歌起源的秧歌剧写的乾隆皇帝统治时期的山东海阳柳树庄人沉樱双向的”陈佬嗨敦促你跑四川“,已被广泛流传在山东。新民间未成年人跑四川“分为”银镯记“,”生死记“,”血记“等多部,临沂市青年柳琴剧团著名演员陈韬,徐肖琴,刑事严,利君福等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