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这是一张拍摄于81年前的照片
照片里的人
都是正在经历那场浩劫的
妇女和儿童
(在南师大校园内躲避战火的妇女和儿童)
这三十六张面孔上浮现出了悲伤、绝望、迷惘的种种表情,一位年轻妈妈的面孔上还带着一丝悲凉的微笑。
今天已经没有人知道这三十六位幸存者后来的命运,如果您从这张照片中认出了您的亲戚或者朋友,欢迎和我们取得联系。
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这种张照片创作编排了MV《生命之歌》,在国际安全区旧址,唱响和平与爱。
朴素的布衣、洁白的长裙、充满希望的舞蹈和歌声,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学生们通过这种形式演绎出了这首《生命之歌》。
参与创作的同学介绍,歌曲和舞蹈的编排灵感,正是起源于校档案馆内的这张照片。
当他们看到这张照片时,内心无不被这些面孔震撼!
一张照片浸透了那段岁月里的苦难与希望,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
《生命之歌》歌词
作曲:唐建平
编剧:周可
度过寒冷的冬天,春回大地,
度过苦难的岁月,阳光驱散了阴霾,
黎明终于来临,泪水尽情的流,
冲去生命的悲伤和屈辱,抚平心灵的伤痛。
笑容啊,绽放吧,
听光明的号角已响彻在云霄,
等待接引的生命,在光明中重生。
让那和平歌声在蓝天下传颂,
看那欢快的舞蹈在大地播撒,幸福的欢笑。
未来与梦想,绽放希望,
绽放希望!
(南师大随园校区内的明妮•魏特琳女士铜像)
1937年,时任南京师范大学代理校长魏特琳女士将这里辟为难民营,保护了一万多名中国同胞。魏特琳女士的事迹也被写进了《拉贝日记》。
明妮•魏特琳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日军分三路扑向南京。由魏特琳任主席的“三人非常委员会”负责留守学校。12月13日晨,日军攻入南京城后,到处奸淫掠烧杀。妇女儿童蜂拥而来,南师大随园校区(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成为难民收容所。
(明妮•魏特琳在为中国难民服务)
拉贝在日记中写到:对难民“她像抱窝的老母鸡带小鸡那样保护着她们”。中国人把魏特琳称为“活菩萨”。
(难民营里的妇女儿童)
(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上世纪初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全景)
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孙友莲表示,希望通过《生命之歌》MV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扎根于学生心中,希望广大青年学子铭记历史,守护和平。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