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 思美人的橘颂怎么唱
- 《橘颂》原文和译文?
- 橘颂美人意象?
- 橘颂是以五言为主吗?
- 橘颂的花语?
- 屈原《橘颂》是如何托物言志的?
- 橘颂是屈原几岁写的。快?
- 屈原的《橘颂》中橘树的特点是什么?此诗的思想感情是什么?
思美人的橘颂怎么唱
《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咏物诗,表面上歌颂橘树,实际是诗人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而此次该作品作为湖南卫视年度大戏《思美人》中的插曲再次出现在大众面前,又将会给大家带来一次试听冲击。电视剧思美人插曲《橘颂》由方圆演唱。《橘颂》词来源自屈原同名诗《橘颂》,由金玟岐作曲。
《橘颂》原文和译文?
橘颂原文以及翻译
橘 颂
屈原
原文: 译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
这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你想知道这首诗 是不是喜欢上了 诗里所讲到的
品德`坚贞``呵
自己的品德如何`有时候自己看不到的。
反到通过别的事物和人 能让自己对自己的品德知道的更深`
这首诗不错`我也很喜欢
希望你从里面能够让自己变的品德更好。
橘颂美人意象?
屈原一向以香花芳草作吟咏的对象,在《橘颂》中偏偏赞美橘树,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屈原在橘树身上寄寓了自己对于一些美好品德的向往。本论文将结合古今中外的例子来阐释屈原所说的这些高洁的品质,在这个理想主义稀缺的时代,这些品质愈加显得珍贵。全诗如下
橘颂屈原〔先秦〕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橘颂是以五言为主吗?
不是,橘颂》是一首咏物抒情诗。前半部分缘情咏物,以描写为主;后半部分缘物抒情,以抒情为主。两部分各有侧重,而又互相勾连,融为一体。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塑造了橘树的美好形象,从各个侧面描绘和歌颂,橘树的形象是诗人用以激励自己坚守节操的榜样。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橘颂 作者:屈原 出处:九章 文学体裁:楚辞 意 义:中国第一首咏物诗
橘颂的花语?
橘”与诗人屈原的形象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了诗人屈原忠于楚国,至死不渝的精神,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形象等。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
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
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屈原《橘颂》是如何托物言志的?
当然是了,中国古人咏物大多是言己志,本篇以丹橘精神喻人之精神。
读着张九龄这首歌颂丹橘的诗,很容易想到屈原的《橘颂》。屈原生于南国,橘树也生于南国,他的那篇《橘颂》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其托物喻志之意,灼然可见。张九龄也是南方人,而他的谪居地荆州的治所江陵(即楚国的郢都),本来是著名的产橘区。他的这首诗一开头就说:“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其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显。屈原的名句告诉我们:“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见即使在南国,一到深秋,一般树木也难免摇落,又哪能经得住严冬的摧残?而丹橘呢,却“经冬犹绿林”。一个“犹”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丹橘经冬犹绿,究竟是由于独得地利呢?还是出乎本性?如果是地利使然,也就不值得赞颂。所以诗人发问道:难道是由于“地气暖”的缘故吗?先以反诘语一“纵”,又以肯定语“自有岁寒心”一“收”,跌宕生姿,富有波澜。“岁寒心”,一般是讲松柏的。《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张九龄特地要赞美丹橘和松柏一样具有耐寒的节操,是含有深意的。
汉代《古诗》有一篇《橘柚垂华实》,诗中说橘柚“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表达了作者不为世用的愤懑。张九龄所说的“可以荐嘉客”,也就是“冀见食”的意思。“经冬犹绿林”,不以岁寒而变节,已值得赞颂;结出累累硕果,只求贡献于人,更显出品德的高尚。按说,这样的嘉树佳果是应该荐之于嘉宾的,然而却为重山深水所阻隔,为之奈何!读“奈何阻重深”一句,如闻慨叹之声。
丹橘的命运、遭遇,在心中久久萦回,诗人思绪难平,终于想到了命运问题:“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看来运命的好坏,是由于遭遇的不同,而其中的道理,如周而复始的自然之理一样,是无法追究的。这两句诗感情很复杂,看似无可奈何的自遣之词,又似有难言的隐衷,委婉深沉。最后诗人以反诘语气收束全诗:“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人家只忙于栽培那些桃树和李树,硬是不要橘树,难道橘树不能遮阴,没有用处吗?在前面,已写了它有“经冬犹绿林”的美荫,又有“可以荐嘉客”的佳实,而“所遇”如此,这到底为什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里讲了一个寓言故事:
阳虎对赵简主说,他曾亲手培植一批人才,但他遇到危难时,他们都不帮助他。
因而感叹道:“虎不善树人。”赵简主道:“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只树桃李而偏偏排除橘柚,这样的“君子”,总不能说“慎所树”吧!
杜甫在《八哀·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一诗中称赞张九龄“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后一句,是说他的诗语言清新而简练;前一句,是说他的诗意余象外,给读者留有驰骋想象和联想的余地。读这首诗我们不就很自然地联想到当时朝政的昏暗和诗人坎坷的身世吗!这首诗平淡而浑成,短短的篇章中,时时用发问的句子,具有正反起伏之势,而诗的语气却是温雅醇厚,愤怒也罢,哀伤也罢,总不着痕迹,不露圭角,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橘颂是屈原几岁写的。快?
【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所作,按王逸《楚辞章句》为《九章》第八篇。
《橘颂》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可能是屈原十六七岁写的,风华正茂的年纪,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