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我初次听这首歌的时候,就已经被惊艳到。鄙人也很好奇歌词中的典故,不是很了解袁天罡李淳风,于是便自己在网上搜了一波,可能会有错漏,望知道的大佬在评论区指出。(鄙人一介头秃滴理科僧,相信科学) 袁天纲(583年—645年),又名袁天罡,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学家、天文学家、道士。 隋时为资官令,唐武德年间为蜀郡火井县县令。贞观六年,唐太宗听闻其名声,诏入朝收纳为智囊。贞观八年(634年),在其请求下,唐太宗复任他为火井县县令。传说他善“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累验不爽。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是谶纬易体经典《 *** 》的作者之一。 李淳风(602-670年),道士,岐州雍县人。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道家之说。 隋仁寿二年(壬戌年)(602年),李淳风生于岐州雍,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尤其精通天文、历法、数学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淳风经推荐成为唐王李世民的记室参军。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25岁的李淳风上书,对道士员外散骑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历》提出18条意见,太宗采纳7条意见,授于李淳风将仕郎,入太史局供职,鞠躬尽瘁40年。 李淳风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他和袁天罡还被传说为《 *** 》的作者。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风卒,唐高宗李治又颁“追复昭”,追复李淳风为“太史令”。 浑仪是以浑天说为理论基础制造的。在古代,“浑”字含有圆球的意义。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形状像蛋壳,出现在天上的星星是镶嵌在蛋壳上的弹丸,地球则是蛋黄,人们在这个蛋黄上测量日月星辰的位置。因此,把这种观测天 *** 置的仪器叫做“浑仪”。 中国浑仪的发明大约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之间(即战国中期至秦汉时期)。 史籍记载浑仪的制造始于汉落下闳。他是蜀郡人,汉武帝时 *** 到京师长安参与制订《太初历》。落下闳以他制造的浑仪观测天象,测定了二十八宿的距度、五大行星的运动情况等等,为制定《太初历》取得了第一手资料。浑仪并不是落下闳最先发明的,他说:年轻的时候就能做这种仪器,那时只根据尺寸制作而已。用这架只有赤道坐标的仪器来度量太阳月亮的运动,发现两者的运动都不均匀,这同西汉天文学家们的想法不同,于是大家都在找原因,后来发现,日月的运动都是沿黄道的(当时月亮依白道而行的认识还未达到),它们即使在黄道上均匀运动,以赤道来度量当然就是不均匀的了。 公元104年,东汉和帝下令贾逵另制一架仪器,用来测量日月的运动,他在浑仪上增设了黄道环,以黄道来测量日月运动,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架黄道铜仪。 贾逵用他的黄道铜仪来测量日月的运动,发现太阳的运动显得均匀了(其实也应该是不均匀的,因他的仪器精度不够,当时也没有这样的认识),而月亮的运动仍是不均匀的。贾逵根据自己的实际观测,得出结论:月亮的运动是不均匀的。这一发现是改进仪器得到的第一个结果,它导致了历法的进步,也丰富了人们对天体运动的知识,为以后太阳运动不均匀的发现打下了思想基础。 唐代,由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了一架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 由于浑仪的圈环过于复杂、遮掩天区,影响观测,沈括取消白道环并改变一些环的位置。 元代郭守敬取消了黄道环,并把浑仪分为两个独立的仪器:简仪和立运仪。 之前与大家立了一个Flag,8月中旬之前企划组如约将这首歌肝了出来。曲绘大家或许已经不陌生了,但歌曲确实重新敲定了主题和立意去创作,曲风上也有一些的新的突破。 首先依然想与大家分享歌名《不可道》的喻义。天道幽远,变化非一,至理难测。知而不可说,说而不可为。“道”字的含义本就许多,但无论如何去理解“道”这个字,“不可道”读来却都有一种苦涩的劝诫之意。 书中的宝物企划组思来想去选择了“浑仪”。袁李二人皆是唐代著名的玄学家、天文学家,其中后者更是设计了比较精密完善的浑天黄道仪,是一种中国古代用于天文观测的仪器。比常人知晓更多的智者,往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在那样的年代里,反而如履薄冰。 然所幸华夏五千年间,永远有人上下求索。 因此即便在天地和岁月之间,人类是如此微小,我们却也能够记得他们的姓名和传奇。 我们再回到歌名,如若断句“不可,道”或“不,可道”却又别有一番含义,全凭诸位理解。 最后,特别感谢所有参与本次歌曲制作的staff们! 我们下一首歌再会~ 洪荒,指混沌蒙昧的状态,特指远古时代,洪荒世界;大荒。如:谢灵运《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诗》:“详观记牒,洪荒莫传。”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49亿年前地球雏形诞生,但两极磁场尚未形成,流星体冲击地表,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遍地烽火,熔岩横溢,此后经历了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直到人类诞生早期。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最后一次在人类早期被记录下来,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 至你我归去:到他们参悟一些事物后归隐。一阴一阳,无终无始。终者日终,始者自始。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 *** 》 纪年是人们给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纪年有帝王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等。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历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使用的是“干支纪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别组合起来,每60年为一个周期。 洋洋,此处指广远无涯貌。 1.同“养养 ”。盛大貌。2.广远无涯貌。3.众多貌。4.美善。5.充满貌。6.形容声音响亮。7.舒缓貌;迟缓貌。8.自得貌;喜乐貌。9.感动貌。10.无所归貌。11.同“养养 ”。忧思貌。 光怪陆离: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ㅤㅤㅤㅤㅤㅤ ——《离骚》 自宇宙诞生以来,到袁天罡、李淳风归隐,也到如今“你我”归去,此间的亿万年无法算清,也无需找到真正的纪元,只知有奇形怪状、璀璨朦胧的星星划过。 仙人台:千山最高峰,位于辽宁省鞍山市。昔有吕洞宾曾在此下棋,故称仙人台。另传丁令威成仙后化鹤飞来。峭石东下刻菩萨坐像一尊,上额有清人涂景涛题写"仙人台"三个篆字。在此南眺渤海,北望古城,东看凤岫千障,西俯辽河炊烟。令人赏心悦目。游览千山有“不到仙人台,就等于白来。”这样的谚语。 很久以前,这儿的山顶上常常是仙乐飘飘,彩凤青驾环绕其间,各路神仙结队而来,在山顶摆开棋局,对弈厮杀,常常是难分难解,不分胜负,于是便请南极仙翁在旁观局并作裁判,久而久之就化为顽石了。峰顶还留有九仙石像和石棋盘,因此得名仙人弈棋台,简称仙人台。山顶上有一巨大的石柱,呈四棱状,高7米,直径约25米,形状像一只鹅头,所以叫鹅头峰,相传是当年丁令威化鹤之处。据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搜神后记》记载:“辽阳知州丁令威于灵虚山学道,千年之后化鹤飞回辽东,飞到仙人台上,常以仙乐诱化人们进山学道。”鹅头峰的峭壁上还有摩崖石刻“仙人台”三个篆字,是清光绪年间题刻上去的。 相传袁天罡、李淳风为镇龙脉,而在千山莲花峰上建玉皇阁,至今尚存,可证道教文化隋唐时期传入千山。 吹箫引凤,一个古老的传统民间传说故事,出自西汉著名文学家、经学家刘向的《列仙传》。相传秦穆公之女小名弄玉,不仅如花似玉,还擅长吹笙,自成音调,其声宛如凤鸣。某天夜里,弄玉在“凤楼”上吹笙,远远好似有和声传来,余音美妙,如游丝不断。此后弄玉茶饭不思。秦穆公知道后派人找来了这个少年——萧史,弄玉的病不治而愈。 从此,弄玉天天在凤楼和少年合奏笙箫,伉俪应和。某一天夜里,两人正在皎洁的月光下合奏,忽然有一龙一凤应声飞来,于是萧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双双翔云而去。 簧:乐器里用以振动发声的薄片。 九重,此处指天门或是“高处”。 1、九层;九道。2、泛指多层。3、指天门;天。4、指宫门。5、指宫禁,朝廷。6、指帝王。7、指皇位。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 他们登上灵台,窥探神明的旨意,预知了一些未来的事物,也不敢大肆宣扬。或是敬畏神明,或是怕有变数。 树叶占卜法:在摘树叶占卜之前,最好要聚精会神的将其想占卜的事情,在心中虔诚默念一番,大约三分钟之后,用左手先摘下树叶一把,算一算叶片的数目,此为上卦,再用右手;摘下一把树叶 ,算一算叶片的数目,此为下卦,然後再加上时辰的代数即可算出一个易经卦。最后,要将上卦之数,加下卦之数,以及时辰代数之数,总合除以六,得出的余数,就是所说的的“动爻”。古时侯人相信,这种方式所得之卦象,可以用来占卜吉凶。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茱萸象征富贵吉祥、驱邪逐恶,在唐代的时候,人们会将它佩戴到身上,或者是放进香袋中,也就是茱萸囊,还有的会插在头上,相传可以避难消灾。 俯拾,意思是有俯身拾取;引申以喻成事之易;屈尊下取。 云海倒影,大概指人间世事走向的映射。 他们从几片叶子的脉络开始,描绘出山河的迹象,藏于茱萸中祈祷吉祥,轻而易举地推演出一些世间走向。 这段没什么想补充的,就随便写写个人理解。他们有了先前预兆后,顺应天命的趋势。入局一展雄才,见证大唐的兴衰,于后世留下自己的传奇。无形的暗示中兜兜转转,他们走向这盛世。“我”走向“你”。 低音部分谦谨迷茫,他们明知大道幽微难明不易窥见,但仍旧小心翼翼地推演,预知部分结局后无奈叹息,但仍旧依照宿命的指引欣然奔赴。 旋律反复多次,有低声吟诵经文咒语之感。有冥冥之中视苍生为刍狗的天道,有渺小的蝼蚁仍在仰望星空,有不可违逆的艰难晦涩,有窥见天机后却又无力改变的苍凉,亦有明知无涯亦往矣地从容一意孤行。 这段过渡,大概讲推演时忘我的状态吧,大勇若怯,大智如愚,分不清这样做算智慧还是愚蠢,自己或是痴醉或是沉迷。切记不可妄行一步,动摇大唐的残局。终于得知天命后的心情,似有些激动欣喜,似有些疑惑惊恐,似有些悲凉无力。 “啊——”有岁月绵长之感,不乏起伏跌宕。纵使低音部分仍体现出谨言慎行,但心却不再沉寂,逐渐找到方向,酝酿多年的意气欲将勃发… 掐指:以拇指点着其他指节占卜吉凶或推算干支。 万中无一:一万个中找不出一两个。指某一类人或事物所占比例极少。 冠带,是指帽子和腰带。《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也指戴帽束带。《战国策·楚策一》:“秦王闻而走之,冠带不相及。”古代把戴帽子、束腰带作为文明的标志。《韩非子·有度》:“兵四布于天下,威行于冠带之国。”冠带,为文明的象征。“冠带”的“冠”字与“官”谐音,冠和带又是官和运气的象征。又借指缙绅、官吏和士族。《文选》 二汉张衡《西京赋》:“冠带交错。”薛综注:“冠带,犹缙绅,谓吏人也。”《后汉书·儒林传》:“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在紫微斗数中,十二个宫,代表一个人的生老病死,及一生所走过的历程。这是每一五行在十二个月中从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分别为: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养。冠带正是其中之一,代表人从幼年逐渐长大的时刻。冠带是人生的第三个阶段,代表成长,主喜庆,以事情、事业之成就为喜庆,所以“冠带”所在的宫垣,便带有“成熟、发越、喜庆”的意味。临于命身主吉,亦主小贵,临于限则主小成、进财,取喻于男冠女笈之小成。冠带最喜与文昌、文曲、天才、龙池、凤阁同度,主增加人的聪明才艺。 在唐朝,氅衣搭配时多另带裘衣。这也证明了氅衣作为一种服饰配件,应仍类似较短的无帽肩部装饰,是搭在外袍”裘衣”之外的,仍是由鸟羽制成。唐代所着的道袍就是后世氅衣的雏形,同普通外袍的区别在于其为对襟,玄色的衣襟一直延长到服装底部,在服装的下缘也形成等宽的镶边,而并无袖子。在肋下腰上的位置,左右各有一根与衣襟同色等宽的长衿带,是单独制作的,而不是像其他右衽衣一样处在一个衣襟的延长处。 覆眼,个人理解就是闭着眼睛结合已知数据推演后续发展。硬要说有典故,李世民问袁天罡:“大唐什么时候会灭亡?”袁天罡闭眼答到:“猪上树的时候。”李世民大喜:“猪又没有爪子,怎么会上树,看来大唐是永远不会灭亡了。”袁天罡听了只是黯黯叹了一口气。唐朝末年宣武军节度使—梁王朱温,率兵攻破长安,杀害李晔,立其子李柷为帝又逼其禅让,建立后梁,唐朝自此灭亡。 参宿: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的末一宿。即猎户座的七颗亮星。 古代参宿只包括猎户腰带的三颗星(参宿一、参宿二、参宿三),又称将军星。所谓“三星高照,新年来到”,当夜晚八点钟左右看见三星高挂南天,正是中国春节之时,此三星也被誉为“福寿禄”三星。后来才加上肩(右肩,参宿四;左肩,参宿五)足(右膝,参宿六;左脚踝,参宿七)的四星组成了参宿。 古人在天仓日有“打囤”的习俗。其前一天晚上,当星星升起之后,老人们会登梯爬上城墙,并向西方点头祭拜,俗称“拜参门”。其实就是祭拜白虎七宿的参宿,因为此时参宿就要落下了。 唐代的《史记正义》中说:“胃主仓廪,五谷之府也。占:明则天下和平,五谷丰稔;不然,反是也”。意思就是天仓星明亮,则预兆五谷丰登,天下和平。除此之外,在打囤期间,青龙东升,白虎西落,而玄武七宿在南天正中。 煌煌,明亮辉耀貌,光彩夺目貌。 华盖星是中国天文中的星官之一,属紫微垣,共十六星,形似伞状,古代星命家以三合低处为华盖。在五帝内座与仙后座W形五星之间,西方天文学中则属仙后座。在紫微斗数中,代表孤傲、孤寂、超然的命象。 《卦辞》上说:“华盖星甲木,阳木,主孤高,有科名、文章、威仪,入命身宫,宜僧道不宜凡俗。”如果性定气坚,且又遇贵人,定是飞黄腾达之兆。“华盖”是颗特立独行的星曜、具有出世思想,因此命中有它的人,几乎都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所以“宜僧道不宜凡俗”;也因这样的特质,流年遇“华盖”又逢煞的话,常会突然地意志消沉且精神苦闷,所以是颗令人又爱又恨的星星啊。1、指帝王或贵官车上的伞盖;2、指高贵者所乘之车;3、指古星名。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4、指云层上紧贴日月边缘、轮廓不甚规则、内呈淡青色、外呈浅棕色的光环;5、指树名;6、指(道教)眉毛;7、指肺。 分说不尽,也许皆非我意,解作大道无情: 不精通玄学的李世民在看完《 *** 》后不明所以,要求李淳风和袁天罡为自己解卦,但是二人皆以“天机不可泄露,否则后患无穷”为由拒绝。 被拒绝后的李世民对他们泄露天机会遭到天谴的说法表示理解,便想出了一个能够完美解决此事的办法。李世民将李淳风和袁天罡带到几十层高的楼阁之中:“这里天不知、地不知,只有你二人与朕知道,且安心为朕解卦。” 李淳风和袁天罡见事已至此,只得答应了太宗皇帝的请求。李世民立即抛出了心中的疑问:“大唐将乱于何人?”李淳风回答:“祸乱天下的人就在陛下身边,此人会在三十年后将陛下的子孙屠杀殆尽,陛下只是不知道罢了。” 李世民又问:“你给朕说清楚,这个人是文臣还是武将?朕马上将他斩首,为国除害!”李淳风却说:“这是天意,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现在如果杀了此人,上天必然降下别的灾祸,并且如果此人重新投胎转世,陛下的子孙便更加危险了。” 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李世民转念一想也就豁达了。只是对此人生出好奇,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淳风说:“其为人也,止戈不离身,两目长在空。臣只能说这么多了。”“止戈不离身”中的“止”和“戈”加起来是“武”字,而“两目长在空”为“曌”,预言了三十年后武曌篡唐一事。 日月迭替,斗转星移,眨眼间时光飞逝,此前所执意追寻的事物,如黄粱一梦般烟消云散,仍旧无法改变,也许天道本就无情,不会为我毕生的努力动摇。大唐再辉煌再繁盛不久也会有倾塌之时,辩解不清只能等到那个时候再见证。李世民尚无力改变后世大唐终会消亡的命运,我们又能决定得了未来的什么事呢? 扶乩,中国民间信仰的一种占卜方法,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在扶乩中,需要有人扮演被神明附身的角色,这种人被为鸾生或乩身。神明会附身在鸾生身上,写出一些字迹,以传达神明的想法。信徒通过这种方式,与神灵沟通,以了解神灵的意思。 银河的海岸或许就是那一颗颗星星,杂乱地陈列在夜空中,亦是人间写照。 云风被烽火烫为云烟,卷起狼藉的血尘,卦象已然应验。 相传在编纂《 *** 》时,李淳风以易经八卦推算得如痴如醉,一不小心便推算到了2000多年后,袁天罡见状连忙推了推李淳风的背说:“就到这里吧!” 卦不敢算尽,畏天道无常… 并非不敢,而是不能,周天之内变数无常,无穷无尽,再厉害的人也只能算出十之八九。古时九为极数,天有九重,地有九支,星宿一百零八,按理说十才是圆满,可为何是九?天道本是圆满的,不过其中一道遁走,成了变数,后来便有了世事无常。 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ㅤㅤㅤㅤ——莫言《檀香刑》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不如就此坐下,什么都不要想,不再忧虑将来之事。 自己不再多言,同时也对流言蜚语充耳不闻,或许那才是真正的通透。袁天罡与李淳风一生留下许多传奇的故事,袁天罡预言了自己的死期,也有传言说他活了四百岁。也许那些故事并没有发生,又或许那些传奇“你我”正亲身经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ㅤㅤㅤㅤㅤ——韩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庄子求索之路艰险万般且无穷无尽,年少时喝了假酒,撑起一叶扁舟,潇洒地放言道“今生不靠岸~”漫无目的地流浪半生,汪洋之中进退两难,盐度太高又沉不下去,却仍在小舟上仰望繁星。 一啄一饮,原指鸟类要吃就吃,想喝就喝,生活自由自在。后也指人的饮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庄子·养生主》“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西游记》所有的行为与想法似乎早已被策划好,包括此刻自以为摆脱束缚,随心所欲的逍遥。不妨照着预知的剧本,更好的演绎自己一生。 别再去忧虑将来,仰望星空的时候,星空也在仰望“你我”,人心的轨迹多少会映照在星空里,大到银河寰宇,小到原子尘粒,或多或少都会遵循某种奇妙的规律。 实在够不着更高处也不必强求,尽力去追寻过便没什么可遗憾了,途中所闻之趣事,所悦之风景,便足够迁就此生。 “你我”是彼此的知音,不如一同归去,来生如若有缘再相遇,仍旧会像此生这番再痴迷一次,再复盘一局。 副歌部分是真的高,像是知道一些世间真相后的不屑,到见证预言成真的惊撼,再到无力改变的悲愤,最后放下执拗的释然。从前看星海感到无趣,直到从星海中看遍了人间,到最终只惊觉此刻的星海绝美。 中途穿插的低音时刻警醒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永远保持谦逊,高音部分气势恢宏磅礴,又不乏一丝倔强。哪怕知道此行没有尽头,所幸你我永远只在探索真理的路途中,也许死亡即是终点,也许自开天辟地以来永远有人在接力,也许大道衍生出的万物终将归一,一切终将走向寂灭。为什么感到悲伤?因为那里曾有我停留的目光。为什么不再悲伤?因为此刻我仍在仰望… 在一切惊涛骇浪都已结束后,“我”依旧从容地选择了走向“你”。首先介绍一波袁、李生平:
书中的宝物选择了“混仪”:
官方分享“不可道”的寓意:
自洪荒开篇时落笔 至你我归去 此年不需纪 洋洋万载光怪陆离
仙人台引箫簧凤鸣 上九重观星 闻些微天机 亦不敢高声语
为春秋拈片叶作序 绘山河万里 藏于一茱萸 俯拾天地云海倒影
来入局见兴亡更替 写后世传奇 接过这释义 命途辗转伏笔 我走向你
啊—— 或智或愚或痴或迷,记着莫妄动这残局 啊—— 似悲似喜似惊似疑,预知天命
云风过 众生万象里 掐指间几许 说谁万中无一 来撼动天地 冠带氅衣殿上见君 覆眼前世破后世题
日月行 斗转参宿西 阖眼一梦里 也许皆非我意 解作大道无情 煌煌国运华盖将倾 分说不尽且待星移
红尘扶乩 占来世一隙困于哪隅 推演至竭力 难再添一笔
河汉之滨 繁星 列阵纷纭 人间缩影
云烟过 卷乱世狼藉 推背断痴迷 说挂不可算尽 道不可道尽 人不可信 鬼神当惧 提笔莫名 坐忘玄经
且噤声 叫众生不语 叫万法通明 也许皆负我意 世间本无传奇 苦海行舟亦渡不去 一啄一饮当是天定
且休去 听风鉴凶吉 观星即观心 更高处不及 闻一道可矣 谓我知音 同去 下世一聚 再起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