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辑 | 于斌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众所周知的是,口服美容产品在美容市场上一直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
由于口服类美容产品在实际吸收效果上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只要挂着口服美容名号的产品都是“智商税”。
在此背景下,最近在网络上十分活跃、并将自己包装为“创新口服科技”的澳洲口服美容品牌Vida Glow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在美容产品变身成为可以口服的食物之后,其被消化、分解、再吸收的过程其实并没有什么神秘性,吸收后对于皮肤的作用也被很多专家认为极其有限,甚至“还不如吃个鸡蛋”。
在这种背景下,Vida Glow能创新哪门子的科技呢?它的科技属性又能有多强呢?
在整个口服美容行业都在遭受最最基本的有效性质疑的情况下,Vida Glow旗下产品真的像它宣传的那么“颠覆”吗?
Vida Glow搅动口服美容“江湖”
提到Vida Glow,这家在澳洲创立的口服美容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不俗的人气。按照官方介绍显示,Vida Glow从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打破传统,颠覆传统保健品和护肤品设计上的条条框框,带来更加真实有效的创新科技口服美容方案。
具体到产品层面,Vida Glow旗下最知名的就要数“抗老三剑客”——海洋胶原蛋白粉、闪释粉、玻尿酸口服液。
此外,Vida Glow还推出了高级肤色管理方案“滤镜胶囊”和头发管理解决方案“蕴发胶囊”来丰富自己的产品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主打产品海洋胶原蛋白粉的介绍中,它宣称其海洋胶原蛋白利用法国专利低分子水解科技实现胶原蛋白人体吸收率达90%以上,能够让用户服用后就可以更加迅速、高效地改善皮肤状态,这样的宣传很难让爱美人士抵挡得住。
在强大的营销攻势下,Vida Glow近年来在国内的影响力也不断攀升。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我们可以很容易就找到关于Vida Glow产品的各类种草和推荐。
就在不久前,Vida Glow还宣布正式成为了“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官方美容健康服务供应商”,一系列如火如荼的广告营销让它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不断攀升,它所推动的口服美容行业也在整个大美容行业中存在感越来越强。
口服胶原蛋白、玻尿酸,投入回报不成正比的典范?
不过,虽然Vida Glow的口服美容产品宣传的非常科学、好听,但考虑到它主推的是口服玻尿酸、胶原蛋白等产品,我们还是要给它和相信这些产品能够实现美容效果的人泼上一盆冷水。
这些年来,除了Vida Glow这样的品牌之外,国内其实并不缺口服美容倡导者,相关品牌也非常多,而随着这类产品的销售业绩和存在感节节攀升,早就有人关注到了这个行业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首当其冲的就是,玻尿酸、胶原蛋白这些成分通过口服摄入之后,真的能够实现不错的美容效果吗?
根据很多营养专家的表述显示,口服玻尿酸在被吃进肚子里之后,进入胃肠道后就会被分解、重新再吸收,但并不能直接帮助补充透明质酸,而是提供了合成透明质酸的原料。
说的简单一点,当消费者吃玻尿酸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让皮肤吸收了,还得考虑分解、合成等多个环节,你得最后促进合成了相关成分,才能最终达到美容效果。
此外,关于口服胶原蛋白产品的质疑则更直接一点,早在很多年前,很多专家就对相关原理进行过大量科普。
据悉,胶原蛋白肽、氨基酸对皮肤的作用虽然在理论上存在可能,可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相比于口服胶原蛋白,还不如在平时的饮食、作息上做调整来的效果强一点。
而考虑到胶原蛋白不是人体的优质蛋白质,并且吃胶原蛋白也无法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所以口服胶原蛋白还不如吃个鸡蛋、喝一杯牛奶、吃点鱼肉来的营养高。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其实就是,不论是口服玻尿酸还是口服胶原蛋白,似乎在很多专家眼中这些行为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真的纠结原理与效果的话,购买这些口服美容产品很容易会被认为是“智商税”。
在这种情况下,Vida Glow主打的产品就面临如何自证的问题了,相比于品牌宣传的“自说自话”,它需要有严谨的第三方来证明自己的产品效用,才能在以后的市场扩张中真正说服消费者。
当然,有人质疑口服美容产品的实际意义并不代表Vida Glow这样的品牌就真的没有价值。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食用胶原蛋白、玻尿酸可能有一定效用,只是需要进一步的系统评价才行。在此过程中,如果有权威部门能够为行业树立衡量效果的标准、摄入量建议等专业管控指标,那么它还是有机会大有可为的。
只是在此之前,Vida Glow很难逃脱得了各类质疑,作为一个市场准入门槛并不高的行业,它以“科技”标签来包装自己。作为一种饱受质疑的行业类别,它却将自己产品效用宣传的天花乱坠,这些都可能会给品牌带来很多争议。
更重要的是,在种种争议结果还不明确的情况下,像Vida Glow口服胶原蛋白、玻尿酸这样的产品还在卖着高昂的价格,难怪有些人说这是一个投入回报不成正比的行业典范了。
对于手里不差钱的人来说,花钱买个安心和尝试固然没有问题,可还有很多消费者的确是抱着美好的期待去购买相关产品的,在投入巨大的成本之后,他们如果发现效果并不达预期,会不会转而控诉品牌的夸大宣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