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秧歌怎么说,秧歌表演解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秧歌怎么说,秧歌表演解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秧歌怎么说,秧歌表演解说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它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年,祈神穰灾时所唱的歌颂歌、穰歌有关。秧歌是载歌载舞的综合艺术,是一种用锣鼓等伴奏,将舞蹈,歌唱等融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艺术。汉族民间主要流传着唱秧歌、扭秧歌、戏曲秧歌、戏剧秧歌四种形式。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跷表演的这种舞蹈形式。下面以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陕北秧歌、辽阳地秧歌、北京地秧歌、冀东地秧歌举例说明,以深化大家对于秧歌的认识。

陕北秧歌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西黄土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当地习俗,十五日灯节这天,秧歌队还要“绕火塔”、“转九曲”。陕北秧歌的领头人叫做“伞头”,一手持伞,一手持“虎撑”,这两个道具都带有吉祥的含义。伞头是秧歌队中的领头人物,他能歌擅唱,既通晓传统的秧歌唱段,又能即兴编唱新词。

辽阳地秧歌

辽阳地秧歌,民间舞蹈。又称地会、地蹦子等,为区别后兴起的寸跷秧歌和高跷秧歌,得名地秧歌。

广泛流传于辽阳地区,已有三百余年历史,是由诗歌、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成分组成的综合性艺术。多在新春佳节、秋收立集或庙会之际进行表演,为当地群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伴奏乐器以唢呐为主,配以大鼓、大钹、小钹,传统曲牌有“柳青娘”、“大姑娘美”、“满堂红”等,音乐明快、舒展与舞蹈紧密结合,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北京地秧歌

北京地秧歌形式完整,表演严谨规范。演员10~16人,以12人时居多。表演形式为两种类型:一是原高跷表演的基础上,卸下木跷,就地表演,动作幅度大且高难度动作多。另一种是之扮秧歌,表演程式分为:“堆山子”(叠罗汉);走场,演员分组亮相;“蹩篱笆”即跑大场。

冀东地秧歌

冀东地秧歌是一种河北省的民俗舞蹈。大致分为妞(姑娘)、丑、公子、老 汇等角色,除老 汇(泼辣的中年妇女)持捧槌外,其他均持折扇起舞,表演技艺全面,在塑造人物上有独到之处。其中以丑的表演最为突出,是憨厚可亲、诙谐乐观的农民形象,再加上唢呐的密切配合,常吹出拟人声烘托表演,令观众忍俊不禁。

英歌

英歌也叫“莺歌”,"鹦哥"、"唱英歌"或"秧歌",是一种融舞蹈、南拳套路、戏曲演技于一体的传统民间广场舞蹈,表演分为前棚、中棚、后棚,其气势豪壮,气氛浓烈,流传于广东潮汕等地,主要由男子表演,扮演成《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形象,以传达以正压邪,确保平安等含义。在我国,秧歌作为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舞蹈文化,其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截至目前,同出一源的秧歌早已派生出多种名目与表演形式。如:山西雁北的“踢鼓子”、江苏地区的花鼓、湖南地区的地花鼓、四川地区的花灯、广西地区的采茶等,皆是清代以来同源异流的各种秧歌形式。当然,于新时代下,秧歌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传衍的责任还需要更多人去担当,所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END

文字编辑:潘嘉仪 马琪

排版:马琪

审核:——

主要参考资料:《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程》(罗雄岩)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若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更多秧歌怎么说,秧歌表演解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