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月之暗面全剧情,月之暗面是不是最伟大的专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月之暗面全剧情,月之暗面是不是最伟大的专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月之暗面全剧情,月之暗面是不是最伟大的专辑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苹果对牛顿说,我砸你的头是想告诉你:「万物和万物之间都有引力。」

因为今天要聊 《月之暗面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所以得先补充一点天文学知识。

提到牛顿是因为,最早就是他通过三棱镜实验,把看似是白光的太阳光进行分解,发现了暗藏在里面的七种颜色。

换句话说,因为疫情封校不得不回农村老家研究万有引力的牛神,在 1666 年还顺便在光学研究上,间接地给后人提供了艺术灵感。

- 这人在前一年刚开创了微积分学 -

回到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科学家估算出地球诞生于45亿年前左右,却也只能表示:我们猜测,只是猜测啊——

月亮可能和地球是同一时期诞生的。

地球只是浩瀚宇宙中无数颗星星中的一颗,也就月亮这颗离咱们最近。但宇宙所有活着的星星都因为引力在转动:有的在自己转,有的因为频率互相共通,就互相拉扯着转。

恰好,月亮的自转和公转周期被地球引力拉成了相同(潮汐锁定),于是在地球上的我们就永远无法看到月亮的另一面,也就是‘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永远只有不同正面形象的月亮 -

这个天然卫星天天挂在那,是守护地球还是监视地球啊?

我们只晓得,挂在天上的月亮,一直都和人类的生活与文化息息相关。

总之,由于这些宇宙规则不可逆的恒定存在,也让人们非常容易就在《月之暗面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表意文字里,找到月亮阴暗面与人性阴暗面之间的共通隐喻。

而且,不管你有没有听过 Pink Floyd 乐队的音乐,都一定见过这张图片——

设计师 Storm Thorgerson 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做完了这个图,也没觉得它多么的具有美感:

这就是牛顿老爷曾经用三棱镜找到的光之奥秘嘛,物理课一定会讲到的自然知识。

而且还可以辅佐一张原理图,轻松到看一眼就能解释这张专辑封面背后的意思。

Storm Thorgerson 能想到这些物理常识很正常,毕竟神造世界时,第一个需要的就是光。

光给了我们一切,我们的一切也是因为光。

光还让月球成为了月亮。

月亮的作用之一,是保证地球即便黑夜降临,人类也可以拥有光。

另一个作用,则是持续触发人类的艺术G点。

在所有被月亮启发过的现代音乐作品里,最被人熟知的案例当属 Pink Floyd 乐队的经典专辑:

月之暗面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这张极尽想象力、挑战录音极限的专辑累计 2.5 亿张全球实体销量,1973 年发行后在美国‘ Billboard Top200’榜单上停留了足足十八年,至今没有一个音乐人或团队能破这个记录。

《月之暗面》也被诸多乐评杂志收进最伟大的音乐专辑名单中,获得了商业与艺术的双倍肯定。

许多人也借由此专了解 Pink Floyd 并入门前卫摇滚,乐队吉他手 David Gilmour 的吉他音色也成了后世无数吉他手争相模仿的对象。

David Gilmour Guitar Solo

时值 2023 年,在专辑发行 50 周年之际,让我们穿越漫长的时光,从科学的角度一起回顾这张专辑,探索歌曲背后的创作秘辛。

如果看到这里你表示还想继续下去

——恭喜你,这代表着接下来你将正式进入到摇滚史上最伟大专辑之一的音乐世界里。

漫长的探索之旅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50周年

很多人都认为 Pink Floyd 乐队的音乐,很明显感觉到完整性特别高:不只是音乐上的完整,还有成员之间默契的完整。

——这可能源于他们都是从小就认识的伙伴。

- 1965 年刚组队不久的 Pink Floyd -

位于伦敦摄政街的威斯敏斯特大学,在 1963 年的名字还是伦敦理工学院。

那一年,会打鼓的建筑系 19 岁学生 Nick Mason 在学校认识了 20 岁的 Roger Waters(贝斯)和 Richard Wright (键盘)。

几个同学在一番乐队尝试后, Roger 找来了在剑桥理工读书的发小—— Syd Barrett,并邀请他以吉他手的身份加入大家一起玩乐队。

- Syd Barrett:Nice to meet you -

Pink Floyd 这个名字是 Syd 取的,他‘借来了’两个布鲁斯音乐家的名字做了一个组合。

这个由理工男组成的迷幻摇滚乐队,很快就在地下乐迷群圈子里流传开来。

1967 年,已经在地下有一定声誉和票房的 Pink Floyd 乐队和 EMI 公司签约。

在商业的加持下,乐队发行了他们实验性极强的首张专辑。

- 《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 -

这张堪称‘迷幻摇滚经典’的专辑直接冲进了当时英国的主流和非主流音乐排行榜,受欢迎的 Pink Floyd 乐队也进入了从本土演出到美国巡演、然后再回英国继续巡演,还要赴 Jimi Hendrix 的场子给他做嘉宾这种密集的演出节奏。

和大多数乐队一样,从确定人员阵容到集体创作,再到最后的被人知晓,总是会有段需要走的路。

这条路不容易,所以更要保证自己、坚定的把持住不要走偏自己的路。

可惜的是, Syd 没有把持住自己,偏离了自己的路。

Pink Floyd 作为一支原汁原味的迷幻摇滚乐队,签约主流大厂后在商业与地下都首战告捷,好票房也让演出场次增多——但乐队创作核心、吉他手 Syd Barrett 的精神问题也开始增多。

- Syd:要和大家说再见了 -

因为精神方面的原因(一说是抑郁症,一说是 *** ,一说是被 *** 放大了若干倍的抑郁症),Syd 开始变得无法站立,无法弹琴,无法演出,甚至是无法与人正常的沟通交流,且拒绝交流。

在一次连续三天的演出中,Syd 在最后一场乐队登场前直接晕倒在了后台,所有人都以为他往生了。

最后是贝斯手 Roger Waters 把他搀扶了起来,然后几个人再一起把他扶上舞台。

可是,Syd 就站在那里,他的脖子上挂着吉他,双臂垂下

——他再也没办法弹着吉他和伙伴们一起玩乐队了。

- 1967 年的 Syd Barrett -

其实早在 1967 年初,也就是签约 EMI 之前,乐队就发现了 Syd 的不对劲。

那时候,他们找到了 David Gilmour 并邀请这位吉他手加入乐队:一方面是扩展更大的音乐空间,另一方面应对 Syd 随时可能会精神奔溃这种突发状况。

David 和 Syd 同岁,两人在剑桥理工读书时认识,学生时期经常在食堂吃完午饭后,一起弹吉他吹口琴玩音乐。

有 David 在,Pink Floyd 就不至于彻底翻车。

- David Gilmour -

那个时候相处融洽的五个兄弟,也难得的留下了几张为数不多的乐队合影。

- Pink Floyd(1967)forever -

乐队刚刚开始走起来还不到一年,身为创作核心的吉他手 Syd Barrett 最后由于精神疾病等健康原因被迫离开了乐队。

没有了 Syd 之后的多年里,乐队成员们都在艰难地摸索着前进的方向。

Roger Waters 在那段时间也特别焦躁,但‘似乎再也无法和儿时伙伴完成心中伟大的梦想’这件事,换做是谁都没办法平静。

而 Syd,最后就真的成了 Pink Floyd 永远的遗憾。

- Syd Barrett 千古(1946-2006) -

从五人到四人,对任何一个成型的乐队来说都是极不容易转换的事情,更何况曾经乐队最受欢迎的就是 Syd 。

这样的情况直到四年后, Pink Floyd 在自己的第六张专辑里,才终于将 Syd 时期的迷幻质地抛在脑后,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1971年专辑《Meddle》横空出世,长达 23 分钟之久的歌曲《Echoes》见证着乐队从 Syd 阴影中彻底走出来之后,四位乐手集体创作所迸发的巨大能量:

Live at Pompeii(1971.10)

尽管 Pink Floyd 在《Meddle》中已经建立起成熟的风格,但专辑销量却乏善可陈。

在巡演途中,他们聚在鼓手 Nick Mason 的家中讨论新专辑的方向:

- 当时的情形大概就是这样的吧 -

贝斯手 Roger Waters 认为:音乐要探讨现代生活中让人们抓狂的种种压力,也要围绕生死、动静、狂热、人类普世同理心这类主题去创作。

Roger 向大家表示:这一次,乐队再别写隐晦的歌词了,就应该是简洁直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乐队其他三人也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四个人将一部分还在创作中的素材带进了接下来的巡演歌单中,而这些作品最终都成了《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雏形。

上半张:生命旅程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50周年

生命和音乐的发展进程,都与科技的发展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今动辄上百轨的数字录音表现得那么的理所当然,但在1970年代,《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用的 16 轨磁带录音设备,就是当时最先进的科技了。

- Tascam 85-16B - 16 轨磁带录音机 -

Pink Floyd 不甘受限,挑战录音技术的极限,并在 1972 年 5 月到 1973 年 2 月的阿比鹿录音室里,完成了一部无比绚丽的声响艺术实验。

- 乐队在 Abbey Road Studio 讨论歌曲-

Abbey Road 工程师 Alan Parsons 在为《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混音时,为了让专辑的概念更加明晰,建议 Pink Floyd 给点具有明显主题信息的声音。

写了所有歌词的 Roger 秒懂这是什么意思。

为此,他罗列了一系列与专辑主题相关的问题——「你上一次有暴力行为是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会疯掉吗?」「你害怕死亡吗?」……

随后 Roger 找到录音工程师 Alan Parsons ,拜托他帮忙录一些声音素材,包括对近期造访录音室的人全部来一次‘不经意地简短采访’等等,为的是能够收集到足够多的自然声音素材。

这些最后都要用在这张专辑里的。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

那么,音乐开始,下面就正式来到听歌读专辑环节。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序曲《Speak to Me》,随着心跳声(底鼓)越来越清晰,专辑主题相关的问题,一个又一个的答案开始在半空中,在时间里正式回荡起来。

乐队用了60秒钟,用声效信息预告了专辑接下来的音乐主题:

机械与钟摆(《Time》)、收银机抽屉(《Money》)、飞机(《On the Run》)、狂笑(《Brian Damage》)与尖叫(《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在序曲结尾倒放的钢琴 *** 和人类尖叫声里,紧接着丝滑无缝地过渡到了下一首《Breathe》。

吉他手 David Gilmour 的滑棒吉他经过 Uni-vibe 效果器的润色变得更加甜美,键盘手 Richard Wright 则从 Miles Davis 的《Kind of Blue》中借来了美妙的 D7#9 *** ,赋予歌曲更丰富的色彩。

- 正在录音室的 Richard Wright 和 David Gilmour-

这种缓慢的节奏是 Pink Floyd 最具标志性的特点之一。

后来我们在‘声音玩具’《星期天大街》、‘重塑雕像的权利’《THREE-BODY》以及‘Beyond’等无数乐队作品中,都听到了 Pink Floyd 音乐特点的影子。

对 Dorian 调式的运用,也是 Pink Floyd 的旋律写作特色,在之后的曲目中全部有体现。

随后,专辑从轻柔缓慢的《Breathe》过渡到飞快旋转的《On the Run》。

这首充满电子乐味道的歌曲,也是一段充满提示性的声音信息:在环绕旋转的合成器与音序的背景里,步履和喘息声、催促登机的机场广播、人类嘈杂的声音、飞机爆炸等等声响体验。

在登场专辑之前,这首歌的名字还叫做《The Travel Sequence》,来源于乐队一次心惊胆颤的飞行体验——他们乘坐的飞机从日本巡演回来之后遭遇了暴风,幸好平安落地。

而在歌曲之外的阿比鹿录音室里:Richard 在抱怨着那次糟糕的飞行体验、音效工程师在跑来跑去为歌曲录制踱步音效、 David 正在用麦克风支架在吉他指板上滑来滑去,为这首歌制造着更多的紧张情绪。

- 正在录音室的 David Gilmour 与 Roger Waters -

这首歌开创性地运用了 EMS 公司出品的两样合成器:Roger 用 VCS 3 捏出了镲片音色,David 用 Synthi AKS 做了个八度模进的音序,后来 Roger 进行了改造,变成了现在这个简单又经典的 Loop。

接着,Nick 和 Roger 把镲片和吉他声进行倒放,搭配着合成器的频率变化与左右声道的变换,制造着洗脑穿梭感。

最后,一切随着飞机坠毁归于沉寂,直到振聋发聩的钟声敲响时间的新篇章——

Time

歌曲开头的钟声是工程师 Alan 的想法,那段时间他天天外出‘采风取景’,给乐队录了不少自然环境声音。也是他,想到了在钟表店里录下不同钟表发出的“时间之声”。

在歌里,Nick 运用了大量的 Tom 鼓与打击乐铺陈前奏,David 在雷鬼节奏上弹着布鲁斯风格的 Riff,而 Female 和声则增添了灵魂乐味道。

但歌曲播着播着,一瞬间又掉回到了开篇最前面的歌曲印象里——其实是回溯《Breathe》的段落:呼吸一下,保持清醒。歌曲的结尾和上半部的开始穿插相交又平行,让专辑的主题性在听感上更加明确。

Roger 为了表达对虚度时光的反思,在歌词中化用了梭罗的《瓦尔登湖》中的句子:慨叹着昨日之日不可追。

多数人的今天,都活成了自己已经重复了上千遍的昨天。

如果说《Time》犹如暮年回顾往日时心生的懊悔,那下一曲《The Great Gig in the Sky》则描摹着生命在面对死亡来临时的恐惧。

歌曲中间有段轻声的耳语「If you can hear the whispering, you are dying」让人心头一颤,却似乎也在诠释豁达从容的生死观:

从一出生开始,每个人都走在死亡的路上。

歌曲从 Richard 弹奏的钢琴 *** 发展而来,后来找来 Clare Torry 即兴唱了人声的部分,充满实验色彩的尖叫声完全是随性而为的产物。

- 正在录音室的 Nick Mason 和 David Gilmour -

在这连贯的上半张中,Pink Floyd 以心跳开篇,随后奋力呼吸与奔跑,在时光流逝的慨叹中逐渐靠近死亡的终点站,正是一趟完整的生命旅程。

- 正在录音室的 Pink Floyd 乐队 -

而下半张,则聚焦于在生活中困扰人们的种种问题——「月之暗面」的概念即将呼之欲出。

下半张:月之暗面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50周年

为下半张拉开序幕的,是乐队的经典代表《Money》——硬币、开合的收银机抽屉、跳跃的贝斯,错落有致又整齐一致的器乐,都成为了拉开月之暗面大幕的序曲。

这首歌运用了非常规的 7/4 拍创作,是不少节奏达人迷恋的奇数拍。

Roger Waters 背着他的贝斯走进歌里,贡献出了音乐生涯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七拍子 Bassline。

- 正在录音室的 Roger Waters -

承接《Money》的则是专辑中最为动听的歌曲——《Us and Them》。

这首歌原本是乐队键盘手 Richard 接到的一个活——为某电影创作配乐(暴力场景部分)。

专业素养浑厚的 Richard 用自己的感受描述了电影的暴力场景:

如管风琴徐徐而来的音乐清风,让刚刚在《Money》中带来的浮躁感在平和里退场,缓慢黯淡带着具有冲击力的部分,就像月亮那个看不到的背面,就像我们强颜欢笑背后的那个暗面——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制造出感官上的反差。

不过这首最后没有得到片方青睐的配乐,却在另一边的摇滚世界,变成了讨论战争、种族、人权、社会保障等议题的宏大圣歌。

- 正在录音室的 Richard Wrigh -

出现在摇滚乐专辑里的《Us and Them》,其实爵士乐色彩非常浓厚。

这既来源于轻柔的萨克斯旋律,也来自 Richard 对大小七 *** (Dmmaj7)的运用——在七十年代玩摇滚的乐队里,这种做法并不多见。

极具情绪张力的音乐随后过渡到器乐作品《Any Colour You Like》。这首歌有着和《Breathe》的主歌相同的 *** ,在合成器与吉他旋律的交织中营造着别样的迷幻感。

歌曲标题来源于 Roger 年轻时的见闻:街边的商贩卖的餐具通通都是蓝色,但他还是会对你说「Any colour you like, theyre all blue」。

这是 Roger Waters 的生活缩影,也是日常生活里每个人共通的缩影——你以为你作为独立自主的人,有自由选择的天赋权利,但在你的那个现实里,你根本没得选。

接着现身的《Brian Damage》,其实它原本的名字正是专辑名《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这首歌是在《Meddle》时期(1971)就创作好了的,前队友 Syd 的精神疾病也启发着这首歌的创作,能想到用‘月之暗面’来为歌曲命名,指的正是你我他们隐藏在‘阳面’背后的一切。

结尾的《Eclipse》则有如《Brian Damage》的副歌一般,将整张专辑的情绪推向 *** ,心跳式的底鼓再次出现,为专辑画下句点。

Roger 在歌词中运用一系列调性迥异的意象做对比,却在最后一句歌词埋下令人震悚的真相——

总会有日食,将黑暗的一面展露出来。而如何与隐藏在自己背后的负面情绪共处与和解,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题。

专辑最后反复吟唱的人声则为整张专辑在暗淡里增添了光芒的色彩——

「There is no dark side in the moon really. Mater of fact its all dark.」并没有什么月之暗面,月亮本来就不会发光。

面对这其中的哲思,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不管是怎样的理解,它都是对的,因为你是独特的,而这份独特只属于你。

专辑最后,心跳声逐渐远去,但又可以延续到开场渐渐而来的心之跳动。

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塑造的世界里,一场逃脱不了又心愿接受的循环,不知不觉地又开始了。

Pink Floyd 是如何创作的 /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50周年

接下来我们以这首经典的《Money》为例,看看 Pink Floyd 是怎么创作的。

首先让我们听听 Roger Waters 在木吉他上的原始版本:

《Money》Demo

这个只有木吉他和人声组成的 Demo,已经构建出了歌曲的核心动机——7/4 拍的木吉他 Riff,当然在歌曲里最后改为贝斯演绎。

Demo 结尾出现的收银机和钱币声则被挪到了开头,并贯穿整首歌。

虽然 Roger 在离队多年后经常抱怨他的队友不写歌(实际上也没少写),但他交出的这个东西只能算是‘毛坯Demo’。

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把白光变成七色的彩虹

是的,编曲时间到了:

首先是 David 的吉他,他的吉他轨道一共有三个部分:

最早出现的是叠在 Bass Riff 上高八度的吉他 Riff,然后是在左声道的 Jangle 风格的节奏吉他,最后又接上 Tremolo 效果简单地刷了一下放在中间。

而之所以把节奏吉他放在左声道,是为了给 Richard 的键盘留出位置,二者一左一右,在Tremolo带来的颤抖中间,互相呼应互相对话。

单独拆开来,这些都是简单的段落,但放在一起就是制造出了丰富的和声效果。

而在标准的布鲁斯小调 5-4-1 进行段落,歌曲节奏听上去似乎不像是 7/4 拍,而是变成了两小节的 4/4 拍加上一小节的 6/4 拍。

但实际上,这还是两小节的 7/4 拍,只是重音的位置显得更常规、更容易抓住它的节奏。

在两段一样的唱词结束后,萨克斯手 Dick Parry 加入进来,吹了一段充满「高级感」的旋律,正是资本主义的象征。

这段旋律动态不大,直到最后才升高曲调,回到歌曲的主 Riff,也是为了引出接下来的吉他 Solo。

此时歌曲的节奏变成规整的 4/4 拍,也更便于吉他 Solo。

David 使用了大量的推弦技巧营造戏谑的感觉,并在 Solo 中使用了 Double Tracking 的方式进行录音,塑造出独特而饱满的声音。

吉他 Solo 也分成了三个部分:开始时随着乐队一起演奏,把情绪往高处推,像极了人们为钱为利趋之若鹜的场景。

而第二部分鼓声停了下来后,吉他也变成了短促有力的音符,极具态度的吉他声跟贝斯和键盘形成器乐对话感。

这一部分则像是人们对于金钱产生了摇摆的态度,或是在利益交换过程中的互相试探推搡。

在这一部分,David 关掉了所有的延时与混响效果,乐队更像在小房间里一起合奏,尽管没有了空间系的效果,但各个乐器间的留白反而营造出别样的空间感。

到了第三部分,沉重的鼓点再次响起,节奏吉他也加入进来,吉他 Solo 再度往上爬升,一路攀登到最高的位置。

这一部分的吉他使用了大量的延时和混响,暗示着人们最终为了金钱而变得疯狂。

最后,吉他跟着 Bassline 回到 7/4 拍的段落,进入第三段人声的唱段。

第三段歌词在重复的「away」中渐渐消失,歌曲再次回到了 4/4 拍,贝斯不断重复着 Bm *** ,任由吉他和键盘在它的上空即兴演奏。

这种无休止的循环也呈现着金钱至上的空虚感。

回顾整首歌的结构,再结合 Demo 所呈现出的本来样貌后,你会发现:

它并没有明显的主副歌区分、它像布鲁斯民谣、几段不同的简单歌词被乐队用让人上瘾的器乐无缝串联起来;

特别是 David 篇幅颇长的吉他 Solo 从不啰嗦,永远都是乐队歌曲里的期待点和亮点。

- 饭制乐队音乐成分表 -

以上这些都展现了一个乐队的不同队员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去集体创作、集体头脑风暴的美妙之处。

有趣的是,Pink Floyd 原本是打算做一张更加简单而直白的概念专辑,但实际成品现世后,许多听众都觉得它深邃难懂,就连「月之暗面」这个标题也被认为是来自宇宙的概念。

其实专辑所标写的,完全就是在描述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

以概念专辑体现完整声音艺术的《月之暗面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让它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空前成功,也使得 Pink Floyd 一跃成为世界级的摇滚乐队;

它还成为了催化剂,带领七十年代的前卫摇滚,将诞生在伟大六十年代的摇滚乐(Rock Music)推向更高的巅峰。

漫长的岁月过后,这座无数人心中无法攀越的前卫高山,仍然是英国有史以来最为畅销的音乐专辑,并继续被全世界不同世代的乐迷见证着它的伟大。

只是,这既是 Pink Floyd 的巅峰之作,也是他们最后一次紧密合作、共同创作的专辑。

在这之后,鼓手 Nick 和 键盘手 Richard 在乡下买了豪宅。Richard 收藏游艇,Nick 收藏跑车,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变成了自己在歌里嘲讽的那种人。

- 乐队鼓手 Nick Mason 与他的爱车 -

而身家上亿却出行坐公交的贝斯手 Roger Waters 对此则一笑置之:

「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变得有钱又有名。」

来自贝斯手的平常心

而吉他手 David Gilmour 现在则是回归家庭,平时还教自己老婆弹木吉他:

David and Polly

他也教自己女儿弹电吉他:

David 与 Romany

英国朋克代表乐队性手枪对这个英国迷幻代表乐队,曾公开发表过针对性的仇恨言论:“我恨平克·佛洛依德!”

Waters 对此表示无可奉告,David 则深表赞同,盛赞性手枪:“我认为性手枪是个好乐队”,并且还和印有该言论的T恤开心合影,俨然顶级成功人士一般的淡然态度:

- David Gilmour:笑对人生 -

叹息的是,在 2006 年乐队原始吉他手 Syd 走了后,他的另一个伙伴——键盘手 Richard Wright 也在 2008 年随他而去了。

- Syd 与 Richard 两兄弟如今也终于在天堂相聚了 -

在时间的流逝里,Pink Floyd 起了很多变化。我们也是。

- 从少年到白头 -

在如今流媒体音乐当道的年代,「专辑音乐」的形态早就被「数字音乐」世代的乐迷弃之不顾了。

作为一张从头到尾完整完美的「概念专辑」,《月之暗面》的美妙之处,正是需要我们遵循时间的顺序,一首接着一首从头聆听到结尾。

就像不打断一个已经开口说话的人,听完他的所说,这样才能立体感受到专辑音乐所要传达的完整概念。

Pink Floyd 乐队部分专辑

当然,《月之暗面》所要传达的,肯定不只是‘月亮有一个存在且看不到的暗之背面’。

虽然在地球上我们只能看到月之阳面,但那个永远看不到的暗面,如果在某一刻清楚看到后,正视它背后的样子就行了。

在 Pink Floyd 的智慧里诞生出了《月之暗面》这个值得人世间反复聆听的伟大专辑,我们也期待着即将发行的 50 周年纪念版会为我们带来未知的感官惊喜。

最后,祈福所有人元宵安康,平安喜乐,不再孤独。

Pink Floyd forever

只要音乐还在,就一定不会有世界末日。

饭制「月之暗面」MV本文作者:周北树、百里 / 编辑排版:周北树 本文于 2023.5/2 已授权发布「哎呀音乐」及「八

更多月之暗面全剧情,月之暗面是不是最伟大的专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