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说起他的名字,人们未必熟悉,可提及其铜雕《轰炸》,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五四运动》浮雕,让人不免慨叹天下谁人不识君。
他是中国雕塑界一位融通古今,以中化西的艺术大师——滑田友。
滑田友
1901-1986年
原名庭友,字舜卿,中国现代雕塑家,江苏淮阴人。1918年,滑田友考入江苏省第六师范。1924年毕业,并先后在宿迁县第一小学和高邮县第一小学任教。1933年,滑田友赴法学习美术。1936年,其创作的雕塑作品《沉思》获得巴黎春季艺术沙龙美展铜奖,同年,受徐悲鸿之邀回国。1948年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滑田友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兼系主任 。
2021年,滑田友先生诞辰12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特举办“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在展示滑田友诸多雕塑精品的同时,集中呈现了大量与滑田友先生雕塑事业有关的文献与档案,为研究滑田友先生及中国现代雕塑发展之路提供了新的史料参考。
现在,我们通过雅昌艺术数据为该展打造的线上展览,一起认识下这位曾被徐悲鸿誉为“罗丹再世”的现代雕塑艺术大师吧!
扫描二维码,开启云看展
看完了展览,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深入了解下滑田友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雕塑大师的吧!
滑田友生平经历
出生于木匠家庭,发奋读书成为教师
滑田友从小就浸泡在艺术的环境里,父亲是一个木匠,邻居也是铜匠,天然的成长环境造就他日后的辉煌。对于穷人家的孩子来说,读书是成功的捷径,是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于是他发奋学习,考进了江苏省第六师范的美术科。1924年,滑田友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老师。那个时候的他应该不会想到自己以后会是万人敬仰的艺术家。
滑田友于1919-1924年就读的江苏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小景
受徐悲鸿赏识,开启雕塑生涯
滑田友第一个木雕是儿子的头像,1930年的春假,满怀喜悦的滑田友带着儿子头像原作,到南京拜会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 徐悲鸿看到原作后,非常欣赏,并把它推荐给《良友画报》和《新闻报》发表,并逢人便说滑田友如何优秀。自此,滑田友的雕塑生涯正式启航。
徐悲鸿
留学法国,创立独特艺术风格
1933年,滑田友跟随徐悲鸿前往法国参加“中国近代绘画展览”,并受徐悲鸿资助在法国留学。1935年,滑田友在巴黎儒里昂美术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创作大量优秀的作品,在法国声名鹊起,得了不少奖项荣誉。1948年1月28日,滑田友携大量作品回国,此时他已熟练运用雕塑技巧,并掌握了西洋技法,运用“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创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935年滑田友与在法中国同学合影
回国任教,中西合璧熔铸古今
建国后,滑田友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教授。在教学中,他善于总结经验,处处体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要求。同时,还运用谢赫的六法论深入浅出地讲述雕塑艺术的原理,被誉为富有创造意义的中国雕塑教学理论。滑田友毫无保留的教学热情,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雕刻家。1952年,滑田友参加了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完成大型浮雕《五四运动》。
1956年滑田友创作《五四运动》
滑田友经典作品赏析
在20世纪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滑田友先生是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雕塑名家和美术教育家。他的许多代表作已成为现代中国雕塑的经典而载入史册。
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滑田友先生的那些经典雕塑作品吧!
《五四运动-人民英雄纪念碑》
作品赏析
《五四运动》浮雕镶嵌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高200厘米,长354厘米。浮雕采用辐射式构图,男青年义愤填膺地呼喊,女青年在人群散发传单,其余人依次呈波浪式向两边辐射。虽然没有战火和硝烟,也没有扛枪打仗的人民群众,但在浮雕前仍能感受到那群愤怒的青年们催人奋进的 *** 和力量。生动的雕塑不仅塑出了青年的昂扬,也塑出了中国的进步,塑出了中国范儿。
《小儿肖像》 1930年
作品赏析
创作于1930年的木雕《小儿头像》,是滑田友的命运转折之作——牵线徐悲鸿。这件木雕堪称他造型能力与爱子情深的完美结合,在家人和友人鼓励下,滑田友将这件作品拍成照片寄给徐悲鸿,徐悲鸿看到后大加赞赏,并说中国现在恐怕还没有人能刻出这样的雕像。
《轰炸》铸铜 1946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作品赏析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滑田友得知祖国和家乡人民正饱受日寇蹂躏,悲愤之情促使他创作出石膏雕塑《轰炸》。年轻的母亲回首眺望天空中狰狞的敌机,身躯左侧绷成一条近乎笔直的斜线,传递着呼之欲出的紧张感,如雕塑般矗立的身躯象征不屈与抗争。
母爱 1947年
战争题材
离别 1939年
逃难 1939年
作品赏析
《母爱》《离别》《逃难》等战争现实题材作品,正值中华民族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际,他用作品直接控诉战争与侵略的罪恶,为饱受苦难的人民发声,既是中国人民抗战的艺术表达,也是整个世界反法西斯艺术中的典范。
滑田友先生是近百年来涌现的中国大雕刻家,他的艺术的确做到了中西合璧、溶铸古今,既体现了西方雕刻的精髓,又充满了中国文化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