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煤炭定价管理办法(煤炭的定价权在哪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煤炭定价管理办法(煤炭的定价权在哪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煤炭定价管理办法(煤炭的定价权在哪里)

▇ 煤炭企业的竞争优势

我国煤炭的供应非常集中,晋陕蒙新四省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4.3%,因此我国是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供需格局。但是煤炭作为单位价值量比较低的商品,运输、储藏等流通费用占据了售价的较大部分,由于水路运费<铁路<汽车运费的原因,绝大多数由北往南运的煤都是先从开采地运到环渤海的秦皇岛港、黄骅港等港口,然后由港口输送至南方地区。

环渤海区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运输中转地,煤炭装船的价格被称为平仓价,是指煤炭运到中转港口并装货到船(即越过船舷)的价格,包含上船之前的所有费用(港杂费及堆存费等),但不包括其后的相关费用(海运费等),大致可以理解成煤炭出厂价+铁路运费+港杂费=平仓价(为了方便理解,大家可以把出厂价简单理解为坑口价,实际上中间还有车板价,这里就不列出来混淆大家了)。

由于物流费用很高,因此平仓价与出厂价相差较大。以运距较短(距秦皇岛港)的大同地区为例,铁路运费约为140元,港杂费30元,另外还有短倒费用、计划费、各类基金费用。所以长协价为550元/吨的5500大卡的秦皇岛动力煤,运输、仓储费用等流通成本就占到了31%(从大同出发),这还没有算从坑口到火车站的运费。由于陕西、内蒙古的煤企需要把部分煤炭先运到大同,然后通过大秦铁路运到秦皇岛港,因此,相比于同煤而言,其运至秦皇岛港的平仓价里就要承担更多的运输费用,所以煤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与一般企业生产不同,煤炭的生产是实现自然资源的搬运,并根据下游需求改变物理形态的过程。煤炭本身不被企业所创造,企业的作用只是实现自然资源的搬运和位移,煤炭从被挖出来到卖给经销商,通过汽车-铁路-船运运送到客户手中完成消费,整个过程是流通的过程,而不是产品的创造,因此煤炭生意更多的是一种流通的生意,煤企越是能将流通成本控制的低,其盈利能力和稳定性就越强。我们上段所讲就属一例。

但煤矿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因为各地煤炭的供需决定了当地煤炭的价格,同样一吨煤,在新疆卖180元/吨,在榆林卖380元/吨,关中430元/吨,秦皇岛550元/吨,重庆700元/吨(具体价格请参考官方数据),所以煤矿在哪里很重要。同样,煤价越高的地区就能承担越高的运输成本。

流通成本的大小还体现在煤矿资源禀赋的好坏上。煤炭基本是按照含热量来定价的,按长协价绿 *** 间来看,大概每1元10大卡,如果煤矿中出产的煤煤质不好,热量低、含灰度高、含硫量高,则同样一吨煤就只能卖到更低的价格,由于运费按吨计算,质量越差的煤,其单位运输成本就会越高,利润率就会越低。由于运距越长运输价格就越高,所以质量较差的煤运输半径就会较短,越好的煤,运输半径就会越长。

而煤矿开采是煤炭流通的最初环节。不同的煤矿开采难度也是不同的,露天矿必然比井矿成本低,煤层厚的矿必然比煤层浅的成本低,大规模高产能矿,必然比低产量的矿成本低,技术管理能力强的矿,必然比技术管理水平低的矿成本低,低瓦斯矿必然比高瓦斯矿成本低。这都是竞争优势的体现。

煤炭企业中,中国神华拥有煤矿、铁路、海运、火电、煤化工全产业链,相当于把绝大部分的流通成本内部化了,企业并没有对外付出多少流通费用,使得2015年煤企全行业亏损的情况下,公司依然在保持盈利,这里铁路、海运等流通环节与火电煤炭消费环节功不可没。露天煤业是因为全行业最低的开采成本(露天矿,2017年完全成本仅75.6元/吨,甚至远远小于陕煤的129.6元/吨)以及非常短的运输半径和稳定的客户需求,也盈利度过了2015年的行业寒冬(但露天煤业的矿藏并不优质,因此销售半径很短,主要销往东北,客户结构稳定)。

▇ 煤炭价格

煤炭是重资产生意,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比重,经营杠杆很高,煤企毛利率的弹性主要来自于煤炭价格的变化,因此分析煤炭价格对理解煤炭企业的经营状况非常重要。鉴于2015年的行业低谷让各家煤企苦不堪言,我们就从最低的煤企可接受价格出发,来看看煤企的价格承受能力以及煤炭价格变动的规律。

关于煤企能接受的最低价,唯狗恰好看到期市风云大神的计算,可以借鉴一下:

我们先选地方吧,既然是算下限,就得选取成本竞争力最强的地区。我们选取运距最短,运输成本最低的煤都大同。

(1)极端不景气情况下,煤矿为了维持最基本的运转,可以无视折旧、利息、矿权摊销等固定支出。但采煤还是需要电力、人工和矿用材料的,假设大同市某煤矿赔上血本,将4500大卡的原煤以80元(其中还有增值税13元,计提的费用基金20元)的价格从矿井采出销售。

(2)某选煤厂花112元收购1.4吨原煤洗选后,形成了1吨5500大卡商品煤,以及0.4吨负价值的矸石。加上短倒成本5元,洗选成本15元,矸石清运费2元。这时候商品煤出厂成本为134元。

(3)某贸易商压价能力很强,以134元的成本价格收购了选煤厂的商品煤,并通过铁路发运至秦皇岛港。加上铁路运费140元,港杂费30元,各种计划费、基金10元。即使不计运输途中的损耗,平仓价成本已经达到了314元。

(4)南方某电厂以314元收购了贸易商的煤炭,贸易商表示内心很苦,为了拿铁路计划和疏通各种关系,自己每吨还倒贴了10元。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314元就是目前中国动力煤的地板价,所有的环节都是负利润运行,是不能长期维持的。价格再低的话,煤炭生产、洗选和销售环节都不可能得到维持。我们可以回头看看2015年底。CCI指数5500大卡动力煤的最低价格,就是310元左右。而同期动力煤期货由于多军溃败,最低达到278元,真是历史大底!

当然,以上只是根据大同地区进行的测算,其实我国现在的煤炭很多来自陕西和内蒙了,运距比大同还要远四五百公里,运费成本还得加上七八十。但这些地方煤质好,洗选回收率高,所以总成本并不会相差很大。

市场认为从16年以来的这轮煤价上涨完全是供给侧改革的功劳,但经过计算可以发现,在当时300多元的价格下,绝大多数煤炭企业已经连生产的可变成本都无法覆盖了,大量的煤企自动退出生产,大量供给的退出,叠加需求的复苏(见下面用电量图)就催动了煤价的上升,这是市场自动出清导致的结果,最终还是供给和需求的经济规律决定的。供给侧改革、276工作制只是行业复苏的催化剂,而不是其中的决定性原因。我们看看下图, *** 干预向来难以改变煤价走势,这就如同国家队救市也不会改变股价波动的趋势一样。

现在,这轮供给侧改革逐渐放开,上游煤炭的供给开始有所增加,市场因此认为煤价会下跌,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虽然供给会增加,但电力的需求也是在增加的,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增加了8.5%。

国家虽然在大力倡导清洁能源,但实际上可利用的水电资源接近开发完毕,核能电厂的合适建厂地点寥寥无几,太阳能、风电等新能源成本太高,量还太小,国内天然气资源不足,旺季满足居民用气都是问题,还存在国内外价格倒挂的情况,煤炭依然是成本较低、储量最大的资源。全社会用电量在2018年依然有8.5%的增幅,如果不逐渐放开煤炭产能,什么样的能源能弥补这一缺口呢?国家的能源使用格局是与国内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状况一致的。

当前的煤炭供需格局要比2012年之前稳定的多。我们将上面3幅图综合来看,2008年之前,用电需求十分高涨,增速很快,由于需求的增加,煤炭采掘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也在快速提高。但08年金融危机已经导致用电增速趋缓,只是由于4万亿的 *** 政策,用电需求被强制拉了回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滞后性,其规模几乎没有受到负面影响的冲击,只是煤价短期内经历了一轮剧烈的过山车。但是2012年,4万亿政策的 *** 减弱后,需求就开始迅速萎靡,产能投放滞后于需求的变化,那时候到处都是煤炭投产的信息,产能维持在高位,煤价从那个时候开始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下跌,一直跌到2016年中。

经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煤炭价格的剧烈波动是供需关系的不稳定导致的。需求增长较快,供给快速增加,而在产能达到高位的时候需求却减弱了,此后需求持续疲软,煤价才因此跌入谷底。但是当前需求持续复苏,用电量稳定上升,而煤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却持续下行,新增煤炭供给远小于12年的水平,供给的放开和需求的稳定增长相匹配,煤价也相对稳定,说动力煤企业是公用事业一点也不为过。

说到公用事业,很多成长股投资选手略表失望,我先要提醒一下,美股不少公用事业公司10年10倍的回报,其次,你再看看陕煤、神华等企业的估值又有多少呢……还有一点,全国的产能其实也在往头部企业集中,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小煤矿逐渐关产,在供给总量一定的情况下,优先给大煤矿进行产量置换。越来越多的小煤矿退出市场,产能在往大企业集中(当然这个过程比较慢)。最后再偷偷告诉各位,有家煤炭公司还有较大规模的新增产能哦,算是煤企里面的成长股了。

更多煤炭定价管理办法(煤炭的定价权在哪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