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明月叶(爸妈进化论主笔)
一位班主任在班里开了一场特别的讨论会——你最反感父母的什么行为。
结果出人意料,孩子们最反感父母的行为竟然是“唠叨”。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纷纷“控诉”父母对自己“惨无人道”的精神折磨。
课后,当她把这份调查结果发到了家长微信群里,群里立刻像冷水溅进了热油锅,一下子炸了起来,家长也争先恐后地发言,纷纷“声讨”孩子“不着调”的幼稚行径。
群情汹汹,却透着委屈和无奈。
家长们嘴里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心里却是怕:怕孩子分不清好坏,怕孩子在人生的路上走岔了道,遭遇坎坷和风雨。
家长也有太多的期许:希望孩子茁壮成长,希望孩子将来过上比自己更好的生活。
唠叨是爱,还是控制?
家长的唠叨要表达的信息是关爱和期许,而孩子收到信息却是不信任,是指责,是控制。
一位妈妈说,孩子不让给他夹菜,还委屈地说:“妈妈,在你眼里,我连夹菜都不会吗?我到底是有多蠢!”
孩子的话一下子戳痛了她。
连夹菜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唠叨动怒。这是有多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啊!
可是,妈妈也是为了你好。
“我是为了你好”这恐怕是最让孩子憎恨和无奈的一句话了。
爱唠叨的人,常常自以为是为你好,为你掏心掏肺。但是对于被唠叨的人来说,你的“爱”却是一种压力——意味着你根本不信任我,你要控制我。
有位爱唠叨的妈妈,经常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喜欢乱画,就是不爱写字。
孩子上学后,老师发现他上课常常在书上乱涂乱画,也不愿写字,对老师的提问完全不理会。
老师怀疑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可智力测验结果表明智力正常。最后专家鉴定,孩子患的是“诱导性智愚症”。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妈妈播下“笨”种子,结出“傻”瓜儿子。
社会心理学认为,“我是谁”不仅取决于自己,也受到别人的影响——他(她)觉得你是“天才”还是“笨蛋”。“说孩子笨,孩子就越笨”的心理基础,就在于此。
爱是包容、忍耐,爱是理解、信任。但当给孩子香甜的蛋糕里却裹着尖利的钢针,爱就成了伤害。
爹妈的唠叨是因为爱。
纯真在唠叨声中变质,但爱之花结出的却不一定是香甜的果
唠叨的结果可能是孩子“选择性失聪。”
在网上看到过一段很有趣的视频。小朋友想喝牛奶,妈妈说不行,小朋友却觉得妈妈同意了,马上拿了一罐,还很有礼貌地“谢谢妈妈”,等明白妈妈的意思后,立刻就变了脸。
孩子也喜欢听他想听的话。
经常被父母的唠叨“轰炸”,孩子避无可避,就会启动“选择性失聪”来保护自己,关闭自己的心理阀门,自动过滤自己不想听到的东西,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充耳不闻”。
你家孩子也有选择性失聪的情况吗?重庆晚报有一篇报道,记者针对这个问题,采访了很多位妈妈。她们均表示,自家孩子也常常对妈妈的话爱答不理。
关心期待进不到孩子的心里,再恳切又有什么意义。
唠叨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才在网上看到一则让人哭笑不得的新闻。
事情起因很简单,小男孩不想写作业。成年的姐姐唠叨了他几句,让他赶紧写作业。没想到小朋友乘姐姐忙其他事情,直接开门跑了出去,还找警察帮忙寻爸妈。
姐姐几句随意的唠叨竟让弟弟离家出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恐怕弟弟在家的时候,姐姐是没少唠叨的。一次又一次重复地念叨“快写作业”,让小朋友越来越不耐烦,以致最后反感讨厌,生出“我就不”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无休止的唠叨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会让孩子感到被控制,让孩子有压迫感。委屈在沉静中积聚,不满在缄默中汇集。当能量蓄满,火山便爆发了。
唠叨培养出了“火爆小孩”,但也可让孩子乖巧听话啊。
但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2010年的做出撞人杀人案的药家鑫不就是一个乖巧听话、温和安静,受过良好教育的“好孩子”吗?
而他之所以杀人,却是因为一个可笑至极的理由:害怕回家挨打。因为自小他的父母就对他非常严厉,不听话动辄挨批,甚至是挨打。
不管大事小情都喋喋不休的唠叨,其实质是对孩子实行严厉的管控。“乖”无非是将创伤和自我压抑到潜意识中无奈的表现,当激发其恐惧的情境出现时,天知道这些听话的孩子会干出来什么事。
唠叨的结果可能是亲子关系的疏离。
唠叨让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
初一女生离家去云南散心,10岁男孩作业没写完离家出走,12岁男孩因监控太严离家出走15天……
孩子离家出走的消息不时见于报端,本应是温暖港湾的家为什么却让孩子情愿远离?
家长简单粗暴的“唠叨”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聪明的爸妈,会“演”
广场上,一场亲子绘画活动正在举行。
我两边的家庭都是妈妈陪着儿子来的。
左边的妈妈嘴巴说个不停,一会儿让儿子换颜色,一会儿让儿子洗画笔……可孩子像没听见一样,依旧我素我行。
整个过程就见那位妈妈在那里指手画脚,孩子做什么也都是错。
而右边的妈妈和孩子间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孩子需要颜料,妈妈就递过去;孩子要洗画笔,妈妈马上倒水;孩子画不好,妈妈提起笔来帮孩子描好边……
没有重复的提醒和严厉的呵责,只有笑声在广场上回荡。
好的爸妈,会“演”。演,不是演戏,而是演示。不说教,做给孩子看。让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教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上行下效,耳濡目染才是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方式。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很喜欢读书,每天晚上7点过后,他便进入书房开始读书学习,风雨无阻,多年如一。
孩子们在他这种“读书无止境”的行为的影响下,也跟着喜欢上了读书。他们后来个个都成就不凡。
很多时候,无声的演示,比任何苦口婆心的说教都有效。
聪明的爸妈,会“骗”
有人说,学会欺骗,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有一个孩子很喜欢唱歌。可老师说他的歌声糟透了,劝他不要再折磨别人了。
孩子准备放弃了。妈妈却很坚定地告诉他,孩子你有天赋,只要坚持唱下去,一定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歌唱家的。
孩子相信了妈妈的肯定,他坚持为梦想努力。后来,他成了意大利著名的歌剧家,他就是恩瑞哥·卡罗素。
恩瑞哥的妈妈很聪明,她没有轻易地否定孩子,“骗”孩子说有音乐才能,鼓励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努力。
“骗子”妈妈造就了音乐奇才,是不是很神奇?
期待孩子成为样的人,那就把孩子当成这样的人来对待,即使他现在还不是。
有时候,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
这种对孩子的欺骗促使孩子成长的现象,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欺骗不是蒙蔽,而是期待、鼓励。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给孩子传递积极的期望,美好将与他不期而遇。
要鼓励孩子,而不是表扬孩子。
鼓励会让孩子找回自信、勇气,突破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表扬却会让孩子依赖他人,失掉自信和勇气。
鼓励基于具体的事实。“你给自行车画上了翅膀,真的很有想象力。”
鼓励着眼于孩子的感受,而非大人的。“你之前还觉得自己坐不了10分钟,现在你可是超了两分钟了!”
鼓励着眼于努力,而非结果。“从这个分数我看到了你的辛勤和你的认真,你真的很用心!”
“你是最棒的”、“我家宝贝就是比别的孩子写的好”、“考了100分,爸爸带你去游乐场玩”这样抽象、夸张、 *** 的敷衍表扬浇灌不了希望的花。
真诚的尊重与欣赏才能激活孩子内心力量。
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
孩子是爸妈永远的牵挂家长零零碎碎的唠叨声里包含了太多的关心、期待和指导。
爸妈总是希望孩子的人生之路顺一点,再顺一点。
却在不自觉中将家长的人生期许,生活不如意的焦虑和对孩子未来生活的担忧借唠叨将压力垒压在了孩子身上。
唠叨可能是真切的关怀,却是低效的,甚至是恶劣的沟通方式。
孩子无法选择父母,但我们可以选择成为什么样的父母。
不妨蹲下来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说话,与孩子进行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沟通,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得到父母鼓励的孩子,才会更自信更阳光,才会更愿意尝试不怕犯错,才会更容易取得进步,也更容易变成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孩子,我相信你,你可以的!”
亲爱的家长,唠叨有毒。
十分的爱中有一份苦心,两份信任,七份阳光。
作者简介:明月叶,富书专栏作者,富书亲子写作营第8期学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爱好家庭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宝爸,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图片所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