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家长给予孩子最直接的鼓励就是:要学会倾听,让孩子把话说完。
父母唠叨不停,不给孩子自由表达的机会,有时候恨不得把孩子的嘴巴封起来,然后自己说个不停,这样对待孩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1、建议家长多听听孩子的话:在生活中,孩子会有自己的思想。年龄小的时候,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说话的时候可能会词意不搭。或者孩子有顾忌时也不会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长时间如此会影响亲子关系。如果家长耐心地鼓励孩子把话说完,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家长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这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如果父母没有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孩子说话得不到父母的重视的话,他们会把自己的秘密藏在心里,父母就不知道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就无所适从。当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时间长了,孩子和父母之间就会产生距离,沟通不到位孩子对父母会产生对抗情绪,导致最后双方相互不信任。
比如:有时候孩子犯一点错,当父母对真实情况不了解,只凭着自己的了解对孩子的行为做出评价,当孩子在争辩时,父母会更生气,认为你是在狡辩。会大声地喝令孩子:“不用解释了”,这是对于孩子的委屈,你能想到得到吗?就算事后因为你冤枉了他,向他道歉了,但是这种伤害已经造成了。对于孩子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
2、建议家长,孩子在说话的时候,让孩子把话说完:在孩子想说话的时候,父母要学会倾听,让孩子尽情地说。如果孩子不说话、沉默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说话。这是因为有的孩子胆怯,根本不敢为自己辩解,这时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心里的想法、不满和委屈,这样做会让他变得善于思考,也会使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表达能力增强。
父母要知道听和说是联系在一起的,要学会当孩子的听众,只有耐心地听才会有健谈的孩子。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很认真地在聆听,孩子才会有表达的欲望。
当孩子情绪偏激时,父母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对于孩子讲述的有道理的话给予肯定,没有道理的话可以先听着,告诉孩子说:“让妈妈再想想”。等孩子情绪稳定以后,说不定孩子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孩子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你再怎么去谈自己的看法,都没有用的。
有的父母会很好奇,为什么自己和孩子沟通很困难,问一句答一句,问得多了还不耐烦。但是孩子却能和同学朋友聊得兴高采烈、滔滔不绝的,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孩子,而是父母没有给孩子倾诉的机会,没有拿到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如果父母能打开孩子的心灵锁,其实孩子最为愿意为之敞开心门的人是——父母。
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交谈时,千万不能只顾着自己说话。如果不让孩子把话说完,会影响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还会使得孩子产生自卑情绪。
当孩子向父母倾诉时,有利于提高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如果孩子的说话机会被剥夺,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交往中会出现表达困难,从而产生自卑情绪,成为缺乏自信的人,很难谈上心理健康,更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而且,在孩子的讲述中,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在孩子的争辩中,也能了解到事情的真正原因,这样才有利于说服,以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