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导言:
自然水域垂钓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一些大水面的湖泊、河流以及水库,有些水深可达5/6米深,这种水体环境不管是用手竿,还是用海竿、筏竿都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但丰富的水资源,常有多年生长的大鱼出没,为此钓鱼人专门摸索、尝试各种方法以满足垂钓要求,本文以此为起点,聊一聊深水手竿垂钓的问题。
深水垂钓的难点
与常见的水深相比,深水垂钓的难点显而易见。首先是扬竿、收竿不方便,如果水深达5米,而平常用的竿长主要集中在4.5米或5.4米,钓底难以做到,即使是钓半水中鱼收竿,也经常因鱼在水中奋力挣扎、脱钩。其次是打窝诱鱼,如今野钓资源匮乏,以是不争的事实,人多鱼少,打窝聚鱼是垂钓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充足的水资源,足够的水深的水域,往往有巨物的存在,所以众多钓友喜欢寻找大水面垂钓。不过,水过深给打窝聚鱼留下了不小的问题。常用的红虫颗粒、发酵老坛玉米、嫩玉米等,比重大,入水便往水底沉。另外足够的水深,相比浅水鱼层交错不同,有明显的鱼层分布。所以想要将底层目标鱼诱集到设定水层,不仅对窝料提出更高要求,垂钓天气的选择也极为关键。除去上述几个问题,像饵料选用、线组搭配,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以便于深水垂钓。
深水如何具体垂钓
前文介绍了深水垂钓的几个难点,这恰为钓友改天垂钓方法提供了方向,尽可能将这些不利因素规避掉,这样才有可能有更好的垂钓,具体措施如下。
1、尽量选择气温稳定、适宜的天气垂钓
深水水域的鱼层区分明显,那么常见的鲫鱼、鲤鱼也多逗留、栖息在中下水层,特别是底层。之所以强调适宜、稳定的天气,主要是为获得一个稳定的水体温度,鱼是冷血变温动物,如果水温各个水层温差过大或者水温急剧变化,鱼进行体温调节,有强烈的不适感,此时大多鱼会栖息在水温稳定的深水区,上浮的可能性微小。相对而言,水温稳定的情况下,像惯于在深水底层活跃的鲤鱼更有可能向中上水层游动、迁移。
2、窝料使用比重要小、雾化要好
与浅水垂钓不同,因钩饵就位深度的要求,窝料不能沉入水底,否则鱼诱集到下层水域,钩饵只能孤军奋战了。此时多选用比重小,雾化佳的粉末状窝料:比重小,则窝料入水后,缓慢下落,延长了下沉的时间;雾化佳,充分利用这个时间,通过气味分子的扩散、传播将附件周围的鱼群诱集到窝点。像玉米面、豆饼粉末、麦麸、稻糠这么粉末状窝料,非常适合深水诱鱼,比重小、雾化佳能够在设定水层起到诱鱼作用。
3、饵料比重小、蓬松、雾化佳,味型突出
深水垂钓钩饵悬浮在水中,像比重大的搓饵,下压浮漂严重,吃水量过大,并不太合适。一般选用的饵料要比重小、蓬松,提高饵料的适口性;要求雾化效果好,充分发挥商品饵料边诱边钓的优势,在钩饵中下方,形成柱状雾化带,气味分子也内外浓淡有别,这个状态动感十足、层次分明,对鲤鱼、大鲫鱼的诱集效果显著。味型突出,但不是过于浓郁,主要是相对窝料而言,饵料味型鲜明,更容易引起目标鱼的注意,避免窝料气味喧宾夺主,让鱼忽略饵料。
4、垂钓方法需针对性调整
前文提到选择适宜、稳定的水温天气垂钓,利于鱼群向中上水层游动,鱼群适宜水温多集中在15-25℃。另外窝料多是粉末状,容易散落、雾化、扩散,水温适宜下,很容易布满窝点的整个中上水层,鱼群分布也常有乱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般选用行程钓法或飞铅钓法,值得注意的是,飞铅钓法操作简单,不需更换其他配件,常是首先钓法:将铅坠上移至距离8字环10或15公分的位置,极端情况下,铅坠紧靠浮漂的下脚,这样无疑是延长了子线的长度。钩饵入水后,在水中做大幅度的钟摆运动,下落速度缓慢,类似于在水中自由下落的小虫,制作最后到达设定水层、就位。下落过程中穿越各个水层,速度慢所以给各水层鱼留出充足发现饵料的时间,加之饵料的动态效果,很容易引起鱼的注意,中途截口黑漂显著常用。
5、深水垂钓值得注意的地方
深水垂钓相对而言,小鱼闹窝的现象少一些,但少并不代表没有。所以频繁起竿、再扬竿即劳累,还容易惊扰窝里鱼群,但浅水常见的跑铅、双铅钓法,这这里有不适用,只能在饵料方面做文章。比如小鱼感兴趣的腥味饵料少加,谷香味饵料适当多添加,或者添加一少量经高度曲酒浸泡后的诱鱼药酒,药酒味型多辛辣、浓烈,绝大多数的小杂鱼不怎么感兴趣,但适量的药酒,大鱼接受度更高些。
写在后面
通过本文的介绍,采用合理的技巧、策略,深水钓鱼不是多么难得事情,但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并非本文所陈述的钓点,比如大鱼资源情况,钓点的选择及各种其他因素等等,都会影响鱼情、渔获。钓友在实际垂钓过程中,结合具体环境加以调整,相信会有更好的渔获。
原创:野钓集结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