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 *** 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 之前是干嘛的?),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 *** 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 之前是干嘛的?)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 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 之前是干嘛的?)

没想到2018年一开始就出了个爆炸新闻:

*** 在微博宣布自己结婚了。

曾经很多人说起 *** 都带着不怀好意的笑,但这条微博下的祝福却意外的整齐:

中国粉丝喜欢叫她苍老师,如今在宅男心目中,她不单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AV *** ,更是一代人青春的性启蒙对象。

说来也滑稽,性教育在中国的位置一直很尴尬。今天是,100年前也是。

1926年,民国一个叫张竞生的人,他通过征询社会有关“性”话题的方式,编写成了一本名叫《性史1926》的书,打开了社会的性启蒙大门。

然而写书的人并没有苍老师这么幸运。

一本“小黄书”打开的性启蒙大门

开篇序言直击人们羞于谈论的性事,文笔挑逗又直白。

笔者通过对冬天萧瑟的环境描写,渲染了年轻人们没有性生活的悲凉气氛,突出了单身狗和情侣异地狗们无法排解内心孤苦寂寞的心情。

蝉主这个阅读理解是不是可以拿满分。

别害羞,把你们的性事告诉我

你以为这就完了?不不不,这篇序还有后文。

语气正常得像个问诊的大夫,但字里行间至今能让小姑娘家红了脸。

对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春事人皆有之,但这种公开谈论性细节的事,在100年前的民国,犹如平地一声雷。

其实作者的意图很简单,就是想要了解当时人们的性生活状况。

并且从人的本能起笔,到对性的好奇、探知、排解方法,甚至婚育生子,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了。

结果呢,事实是你不仅低估了笔者的超前意识,还低估了民国年轻人们的开放程度。

1925年,性史在《京报副刊》刊登的征稿启事,共先后收稿300余篇。

作者摘选了其中的7篇,编成了《性史》的第一集,1926年由“性育社”印行。

有对自身懵懂时期到嫁为人妇作尽详细描述的自述——

《我的性经历》——一珂女士

话说,蝉主发现,民国时期好像特别流行这种开篇以诗句打头的写作方式...

这篇《我的性经历》里,分别记录了一、二、三,三个自己不同年纪对性的体验。

此处蝉主节选一段投稿人婚后纪实的描写你们感受一下...

Part 3 性事纪实

顺便对当时麻木保守的同期 *** 尽情嘲讽了一番。

既然投稿人都现身说法了,那么编书的人也不能少了角色参与。

作者会根据投稿人的故事,加以评论,并奉劝各位,科学理性地看待性,别忍着。

有时作者还会夹杂一些个人对性情趣的见解,说他是民国调情第一,没人敢说第二了。

.....譬如有夫对妻说:“我看今夜你怎样对付我呢!”女子此时不免脸一红,但此时女子应当向其丈夫热热湿湿地亲一深吻,并应说:“恐怕你连战皆败啊!”

此时情况何等美丽,周围空气又何等热烈;若女子面一红就走避了,则变成何等寂寞与聊了。故只知羞涩而不敢大胆,与只知大胆而毫与羞涩的女子同样欠缺自然的美感。

民国第一“大 *** ”

说到这,是时候隆重介绍这本书的作者了。

张竞生,1888年生人,是民国第一批留洋法国的博士。

在出版《性史》之前,他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他有数不清听起来很牛逼的头衔,蝉主简单捋一捋...

民国时期哲学家、美学家、性学家、文学家、教育家....

巴黎大学哲学系学士学位,里昂大学哲学系博士学学位

第一个把卢梭的《忏悔录》译成中文的人

与胡适和顾维钧并列为民国三大博士之一

1921~1926年间北大哲学教授

......

另外他还曾是孙中山指派的民国代表团的秘书,认识不少民国时期的开国元老。

当时《性史》一经刊行,5000本被定尽,热销场面算是意料之中。

鲁迅和弟弟周作人都纷纷对张竞生的勇气表示钦佩。

然而在出版了《性史》后,他从此只有一个头衔——“民国第一大 *** ”。

一些更难听的称号也有,比如什么“卖春博士”。

因为 *** 和报社的批判加上其他不怀好意的人假借《性史》名刊印污秽小说,弄得张竞生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最后,和他同为当时北大哲学系最年轻的教授胡适,以北大为起点,走向辉煌,

张竞生却在“性丑闻”风波后逐渐销声匿迹。

名副其实的妇女之友

其实在《性史》的开篇张先生就解释过为何要编这本书的意图。

早年他在京师大学堂读书时,无意中瞥见了一本外国著作,作者施特拉茨详细用图文记录了不同国家种族女性的体态特征。

这本书算是他研究性的先导,后来自打他对政治不感冒留洋法国后,在“性”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加速。

在后期他的自传《一个性学博士的忏悔录:张竞生自传》(又作《十年情场》)和一些选文集里他也承认,在法国留学期间的确邂逅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浪漫史”。

《浮生漫谈:张竞生随笔选》中《怀年情人》节选

在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出版的《浮生漫谈:张竞生随笔选》里,张培忠在回答新京报整理出的代序中,有一句蝉主觉得形容得太好了。

性学只是他是个手指里头的一个小拇指

性学只是他众多研究领域的一小块

在当时学术交流频繁的文化氛围里,他积极组织邀请爱因斯坦来北大访问。

翻译各种外籍文字的书籍,到弥留之际还很后悔没有多翻译多些著作。

他也是最早提议实施计划生育、主张避孕节育和第一个成立性教育组织“性育社”的人。

开办《新文化》月刊社,普及性知识,维护妇女权益,比如赞成妇女的继承权。

出资开办了美的书店,请漂亮的女店员,编译“性”书籍。

尤其是那本备受争议的《第三种水》。

在此之前他致力于各种解放妇女的事业,倡导女学生游泳,反对封建礼仪对女性的束缚。

但是别说性教育了,就连这些措辞如今的人看了都不免害羞,张竞生又怎么敌得过当时社会的吐沫星子。

现在看回来,这就是外国文化与中国封建保守文化的一场正面冲击。

但遗憾的是,在时隔近100年的21世纪,大家也依然没能让科学的性教育普及。

一代学士晚年身败名裂

其实民国时期的学术氛围是很开放的,性并不是一件羞于探讨的事。

但许多“才人”一边研究一边却批判张竞生道德败坏。

从这点上说,张竞生是最表里如一的学者,敢于讨论,也敢于付诸实践,和那些道貌岸然的假君子不同,但他还是低估了这群人骨子里的迂腐。

2014年张竞生的著作《性史》再次出版。

所有对张竞生的骂名也都随着时间消失在历史滚滚的车流中,甚至历史也为他正名。

《性史(第一集)》在 1951 年被译成日文,1968 年被译成英文,对许多性教育的研究和普及都有很大的贡献。

张竞生后来在自传里说过,后悔做这些事,即使他的想法柔和了性、美学与人性。

但疲于应付这些骂战的张竞生,经历了批斗和谩骂,晚年遣回到家乡广东饶平,

1970年他在“牛棚”夜读,突发脑溢血,翌日即去世,终年82岁。

所以蝉主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大概是希望大家不要回避自己本能的欲望。

到如今,你无法改变五光十色的社会,但你有遵循和了解自己的本能。

都是成年人了,有时你了解得越多,越应该懂得如何做出不愧于自己的决定把。

不了解自己身体才是人类的悲哀,小孩是,大人更是。

更多 *** 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 之前是干嘛的?)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