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知青往亊)#金秋佳节话家常#往亊)
江畔居士廖
原创
2022-8-23 15:57 · 来自广西
狗爬界上过中秋(知青往事)
天刚亮队长就推开知青屋,递给我一个竹篮说:“今天是八月十五,送点小菜给你们过节。”我接过一看不仅有红薯、豆角、南瓜,还有一包花生和一段三寸多长的腊肉。我连声说:“谢谢队长!”
接着队长又小心地从怀里掏出一个月饼,轻轻地放到我手里说:“我抠鸡 *** 偷偷上街卖了几个蛋,买了四个月饼回来过节。留下三个给家里的老人和娃仔吃,还有一个送给你们尝尝。”我听了队长的话,一下就盈满了泪水,连忙把那个还带着队长体温的月饼,放进他贴身的的衣蔸里,咽呜着说:“谢谢了!你的心意我们领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填饱肚子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尤其我们插队的狗爬界是远近闻名的穷困村。全年有近三个月的时间需要“瓜菜代”过日子。这篮子里的红薯、南瓜在平时也是难得的奢侈品,更不要说花生腊肉了。月饼更是稀罕,只有在过中秋节时,凭供销社发的月饼票才能买到。虽然那时一个月饼才卖2毛钱,可我们出一天工,赚上10个工分才有三毛钱。在狗爬界过中秋节,一般人家也只是买几个1毛钱2个的小月饼哄哄小孩子。只有宽裕点的家庭,才偶尔买几个大月饼尝尝鲜。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好意思接受队长的月饼。队长把月饼掏出来不停地说:“莫嫌少、莫见外”,并趁机把它放进竹篮里,转身就快步离开了。
我望着队长匆匆离去的身影,抚摸着那个在推让过程中几乎捏碎了的月饼,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
插队生活虽然艰苦,但我们总是苦中有乐。当晚我们用队长送给的南瓜、豆角和腊肉加上大米熬成了一锅香甜可口的“八宝粥”。吃饱喝足后我对大伙说:狗爬界历来就有“八月十五、唱歌喝酒”的习俗。我们今天也随乡入俗,到界上去赏月好不好?“好呀!好呀!”大伙都不约而同地欢呼起来。
踏着月色,我们五个知青来到狗爬界顶上。阵阵晚风夹着桂花和泥土的香味,吹散了一天的劳累,也带走了暂时的乡愁,大家感到非常的惬意。
我们学着村民奉神祭祀的样子,把准备好的炒花生和烤红薯以及队长送的那个月饼摆在石板上,大家站成一排虔诚地向嫦娥娘娘作揖祭拜,各自还悄悄许了一个愿。然后边吃“祭品”边赏月唱歌了。
我丢了几颗花生进嘴里。不禁脱口说:“好香!如果有点酒就更好了”。
来到狗爬界插队后,不知是受当地少数民族喜欢喝酒的影响,还是常常借酒浇愁的原因,我们这些原来滴酒不沾的读书娃仔慢慢地成了“酒罐子”。不管是连老牛牯都醉得倒的“水牯冲”,还是酒精度高得用火柴点得燃的苞谷酒,我们都喜欢喝两口,有时甚至是一醉方休。
“看!这是什么?”,“猴子”变戏法似的,从后背裤腰带上摸出了一竹筒“水牯冲”来。“你可以啊”,我兴奋的 *** 拍了“猴子”一下。这酒是他双抢时借给耕牛喂酒偷偷克扣下来的,今儿派上用场了。大家依次拿起竹筒喝了起来:“今晚不醉不归。”
“呜喂……”正在这时对面山头传来一声清亮婉转的山歌声。
狗爬界人爱唱山歌,常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而且唱山歌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开头一定是高昂委婉的“呜喂……”声,相当于向对方打招呼,并有问好和准备唱歌了的意思。
“坏了!有人听到我们唱‘黑歌’了。”刚才在美丽的月色下,我们触景生情哼唱起了著名的苏联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还单独演来了一首《敖包相会》助兴。在那个年代,除“样板戏”和“语录歌”等少数几首歌曲属“红歌”外,其余几乎都是“黑歌”。谁唱了轻则说你是“资产阶级情调”,重则就要被抓去批斗。猴子以为对面唱山歌的人听出了名堂,不免有些担心起来。
“慌什么呀!”我沉着地安慰大家。狗爬界的人们纯朴憨厚,对我们知青一直很友善。“看对方唱什么再说”。我刚说完,对面山头就飘来了两句歌声——
“那边山上知青哥,
今晚过节好快乐。”
接着又听了后面两句歌词,我们紧张的心情立刻放松了下来:
“八月十五是歌节,
敢不敢来对山歌?”
原来对方是寻开心,要对山歌来了。
对唱山歌是狗爬界男女老少,尤其是年轻人相互传情、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我们常在村头地尾听贫下中农唱,有时甚至还与社员对唱打浑凑兴,所以并不生疏。“来而不往非礼也”。我趁着酒兴也兴奋起来,清了清嗓子和着对方的声调唱了过去:
“呜喂……
对面山上农民伯,
要我对歌你早说。
当年歌仙刘三姐,
有时还要向我学。”
刚一落音,“猴子”和尹静宜就向我竖起了大姆指,夸赞道:“不错!有水平。”魏筱红也高兴的说:“好歌。很大气!”肖德和更是打趣地说“有陶、李、罗三秀才的水平。(电影《刘三姐》中的对歌秀才)!”。我们相互击掌庆祝,欢快的笑声回荡在山顶上。
“对歌不是吹牛皮,
真材实料口里出。
要是今晚唱嬴我,
甘愿上门做女婿。”
对方听了我的歌显然不服气,不相信我们几个插队学生哥能唱赢他们。在对歌的时候还不忘揩油。当然这也是青年人对唱山歌的特点,总带有谈情说爱的意思。尹静宜隐约听出唱歌的人是队里40多岁老光棍憨牯的声音。她清了清嗓子挖苦他:
“嘴里不能出五谷,
勤劳才能人致富。
要娶老婆靠勤劳,
恩爱夫妻才幸福。”
对唱山歌一般都是男人出面,女人助兴。而尹静宜这个假小子的女“鸭公声”山歌,有一种特别的韵味。这歌一唱出去,可能是把对方“震”倒了。想不到女知青也能唱山歌。哑火了好长时间,隔了蛮久对方似乎换了个人接着唱:
“知青妹仔不简单,
山歌唱得我心欢。
有心上门去取经,
又怕不见把门关。”
对方人数比较多,没待我们回唱,另一个人就又唱道:
“八月十五月儿明
看见阿妹在对门。
有心想去见一面
又怕狗叫鸡又呜。”
显然对方是在试探我们。在尹静宜的影响下,魏筱红也来了精神,立刻唱道:
“亏你还是大男人,
胆小如同黄豆丁。
有心摘花莫怕刺,
何惧日晒雨来淋。”
她一唱罢我们就欢呼起来。对方在歌声的激励下,也更来了劲:
“听了妹歌暖哥心,
阿哥好想娶知青。
借着月光当路灯,
连夜上界去相亲。”
“怎么办?他们要过来了。”听对方唱完,两位女生有点慌了,生怕对方真的来找她们。要知道在桂北少数民族山区,男女之间往往是靠山歌传情见面定婚的。
“看我的”,这时我不慌不忙地跳上一块岩石,向对方高声唱道:
“天要下雨先打雷,
插秧先要把田犁。
要想见面先对歌,
不要彩礼要输赢。”
刚一唱完,两个女同胞和肖德和、猴子立刻如获重释般围了过来,连声称赞“好歌!好歌!。”猴子更是递过竹筒执意让我喝一口,以示奖励。
这时尹静宜推了一下正吃烤红薯的肖德和说:“别尽晓得吃,该你上了。”只见肖德和抹了抹嘴唱道:
“狗爬界上五知青,
插田割禾样样行。
别说对歌耍口经
上门更是壮劳力。”
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巍筱红听了没好气地说:“没出息,就晓得去当上门女婿。”肖德和也不与她计较,一个劲地哼哼傻笑。这时猴子也动心了,他高兴地跳上岩石,伸长脖子大声地唱道:
“狗爬界上过中秋,
赏月对歌竞风流。
南瓜红薯当月饼,
苦中有甜味道浓。
“怎么样?”猴子一唱罢就得意地问大家。我们连声赞道:“不错!不错!”
当晚双方你来我往的唱到了月儿西沉。最后对方唱道:
“插队知青真不差,
山歌唱得顶呱呱。
今晚对歌到此止,
明天请你喝油茶。”
显然对方要求“歇战”了。虽然是打了个平手,但是这首结束曲也算是对我们对歌成绩的最好评价了。
我们像打了胜仗一样,乘着如水的月色,沿着崎岖的山路,一边打着踉跄一边意犹未尽的哼着歌,向着山脚下的知青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