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感悟先辈初心(坚守初心传承),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感悟先辈初心(坚守初心传承)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铭记先辈初心 传承中哈友谊

——电影《音乐家》创作经历

沈 健

电影《音乐家》剧照

电影《音乐家》海报

电影《音乐家》剧照

电影《音乐家》剧照

(本文配图由出品方提供)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 *** 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时,讲述了一个故事:“古丝绸之路上的古城阿拉木图有一条冼星海大道,人们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1941年伟大卫国战争爆发,中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辗转来到阿拉木图。在举目无亲、贫病交加之际,哈萨克音乐家拜卡达莫夫接纳了他,为他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创作了《民族解放》、《神圣之战》、《满江红》等著名音乐作品,并根据哈萨克民族英雄阿曼盖尔德的事迹创作出交响诗《阿曼盖尔德》,激励人们为抗击法西斯而战,受到当地人民广泛欢迎。”

2022年9月13日,在应托卡耶夫总统邀请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前夕, *** 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真理报》发表题为《推动中哈关系在继往开来中实现更大发展》的署名文章中再次提到了这个故事。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触动。冼星海在中国家喻户晓,他的代表作《黄河大合唱》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史诗,但他生命的最后5年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却鲜为人知。

1940年5月,冼星海受 *** 中央派遣前往苏联,为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1941年6月因苏德战争爆发导致后期制作中断。冼星海原本打算经新疆回延安,却因当地军阀盛世才 *** 、交通中断而未果,被迫羁留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音乐家拜卡达莫夫将贫病交加的冼星海安置在他的姐姐达娜什家中。在哈萨克斯坦期间,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合作,进行了大量音乐创作,为哈萨克斯坦音乐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的友谊基于对艺术和音乐的共同追求和对各自国家与人民的无比热爱。两位音乐家在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中相互帮助、彼此激励。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因工作原因与哈萨克斯坦电影界早有渊源,哈方曾多次向我表达希望与中方合作拍摄电影的意愿,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的经历正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哈电影合拍题材。于是,我们开始进行调研并数次前往阿拉木图探访,哈萨克斯坦国家电影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

当时健在的卡利娅老人在阿拉木图家中向我们深情追忆冼星海与她和母亲达娜什共同生活所经历的艰难岁月;拜卡达莫夫的女儿拜卡达莫娃对我们说:“冼星海当年化名黄训,没有人知道他是谁。即使我父亲没有遇见他,我相信也一定会有别人去帮助他。我们哈萨克民族有一句谚语‘救人一命,家里的羊会生双胞胎’。”向落难的人施以援手的哈萨克民族传统与我们中华民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文化传承不谋而合。

我们在杭州拜访了冼星海唯一的女儿冼妮娜,她与远在阿拉木图的卡利娅情同姐妹。冼星海前往苏联为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进行后期制作与配乐、离开延安时,冼妮娜只有8个月大。她和母亲钱韵玲苦等父亲的痛彻记忆伴随了她的童年,她非常渴望能通过大银幕与爸爸重逢。

承担《音乐家》剧本创作统筹工作的中国知名编剧、时任电影剧本规划策划中心主任苏小卫在创作研讨时说,“我们欠冼星海一部电影。”明察历史可以照见今人。冼星海的在哈经历体现了哈萨克民族“施恩不图报,予人不追悔”的高尚品格;希望通过电影创作,传承中哈友谊,同时承载中华民族“知恩图报”的文化传统。

在中哈两国电影主管部门的鼎力推动和支持下,《音乐家》成为2017年中哈两国元首见证签署《中哈电影合拍协议》的启动项目和首部作品。

中哈两国外交部门,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事馆和哈萨克斯坦驻华使馆在影片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中始终给予了坚定支持和协助。

冼星海曾留下重要生命与创作轨迹的北京市、上海市、湖北省、陕西省以及西安市、延安市的宣传部门和西安曲江影视集团、湖北长江电影集团、上海电影集团等相关电影公司共同支持了这部影片的拍摄。

中哈联合组成的主创团队堪称一流。担任导演的西尔扎提·牙合甫是中国新疆 *** 尔族国家一级导演,他的电影作品曾多次在哈萨克斯坦展映并受到欢迎;扮演冼星海的胡军是中国知名演员,来自音乐世家,为体验和表现冼星海当年在阿拉木图的战时艰难生活,筹备期间即开始长时间空腹断食;扮演冼星海夫人钱韵玲的演员袁泉,第一次听我们向她讲述剧情便感动得潸然泪下;拜卡达莫夫的扮演者、哈萨克斯坦知名演员别里克·艾特占诺夫亲自帮助“俄语零基础”的胡军纠正每一句台词的俄语发音;担任艺术指导的萨比特·库尔曼别克夫是哈萨克斯坦享有声望的电影导演,他对中方担任影片的导演工作极为尊重和支持,他多次向我表示:“为了表现两国伟大音乐家的患难友谊,我不挂名都可以。”拍摄过程中,萨比特多次请中方主创到家中做客,给我们留下十分难忘的记忆。

《音乐家》的剧组人员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工作现场经常同时说着汉语、英语、俄语以及哈萨克语,以至于片场有时竟有20多个翻译同时工作。

哈方同事几乎都知道冼星海在哈萨克斯坦创作的代表作《阿曼盖尔德》,并能哼唱其中的经典片段。每天早上开工时,中哈剧组人员常以“冼星海”作为问候语。拍摄《音乐家》的过程中,大家都非常投入,“入戏”很深,其间经历很多心灵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剧组中许多资深电影人都感慨,从影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温暖友善的剧组氛围。

《音乐家》从筹备到完成历时5年,辗转中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三国拍摄,先后有两万余人参与拍摄,每一个重要工种和岗位均由两国人员共同参与、合作完成,开创了中哈两国以及中国和中亚地区电影合拍的先河。

在《音乐家》北京首映发布会上,卡利娅老人不顾身体虚弱和病痛,坚持来华,与冼妮娜时隔20年重逢。卡利娅今年5月在阿拉木图去世,冼妮娜托我向卡利娅的女儿转达她的悼念:姐妹隔绝80年,重逢于银幕前。亲爱的姐姐卡利娅,我多么地舍不得你啊!永远爱你的妹妹妮娜!

在努尔苏丹和阿拉木图分别举行的首映式上,哈萨克斯坦观众为剧情打动,掌声经久不息。我站在台上面对台下数千名观众的一片泪光,此情此景,终生难忘。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音乐家》应邀在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土耳其、巴西、尼泊尔等地参加电影节和放映活动,获得不少奖项和当地媒体与观众的好评;此后,《音乐家》又在哈萨克斯坦数家国家电视台多次放映。我和西尔扎提导演以及演员胡军还应哈萨克斯坦国家电视台邀请录制了视频,向哈萨克斯坦民众的抗疫表示声援。该视频在哈萨克斯坦各大社交媒体广为转发和传播。2020年10月,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与位于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的阿斯塔纳电视台联合主办中国电影月活动,《音乐家》作为开幕影片,播映收视率高达9%,电视台立即决定次日重播。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2018年6月7日对《音乐家》剧组的所有人来说是个难忘和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哈两国元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了《音乐家》主要演职人员并观看电影片花。

电影是极具大众传播效应的艺术形式,电影人在世界各国也是社会关注度与影响力较高的人群。电影的合拍过程,从创意、创作、筹备、拍摄、制作、发行、上映的每一个环节,均能创造和建立与合作对象国和合作者之间沟通和友谊的桥梁,成为促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的重要平台。

电影制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电影的国际合拍涉及两国的文化与外交,更具有挑战性,也更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在阿拉木图冼星海大道的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冼星海用音乐在两国人民之间建起了一座友谊之桥,让我们永远铭记他的名字,愿中哈友谊世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哈萨克斯坦人民不仅没有忘记冼星海为哈萨克斯坦创作的大量音乐作品和以音乐为武器激励哈萨克斯坦人民投身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而且因为共建“一带一路”,中哈两位伟大音乐家的患难之交成为两国人民传承友谊的一段佳话。冼星海的许多作品至今仍是哈萨克斯坦国家歌剧院和爱乐乐团等音乐团体的演出保留曲目。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着绵长的边境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如果说中哈友谊是一棵大树,只有代代浇灌,友谊之树才能枝繁叶茂。

希望在《音乐家》之后,未来能有更多的中哈合拍电影问世,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外电影合作助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和“民心相通”不断走向深化,展现更多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画卷。为此,我们愿意与哈萨克斯坦以及世界电影界的同行们继续努力、探索与实践。

(作者系电影《音乐家》总策划、出品人)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更多感悟先辈初心(坚守初心传承)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