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提琴的音色低缓深沉,就像暗夜里与你倾述分享故事的老友,当旋律响起时,慢慢舒展,所有的哀愁与悲伤情绪便会随着低沉波动的琴弦顺流而下……你会发现有时候最忧伤的音乐往往也最能治愈于心。
几百年来,众多优秀的作曲家为我们创作了无数大提琴的传世佳作。下面,“影音新生活”就与大家一同欣赏:
巴赫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自从卡萨尔斯在图书馆的一角发现了巴赫这部尘封了百年的六首组曲后,它们便成为了每位大提琴家都试图攀登的顶峰。
巴赫这六首组曲应该是他在哥德堡担任宫廷乐师时期(1717-23)的作品,这六首曲子皆采取标准的古典组曲形式,即集数种古典舞曲组成。每曲包括六个乐章:Ⅰ前奏曲、Ⅱ阿勒曼舞曲、Ⅲ库朗舞曲、Ⅳ萨拉邦德舞曲、Ⅴ小步舞曲(或布雷舞曲、嘉禾舞曲)Ⅵ吉格舞曲。
鲍凯里尼
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
174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鲍凯里尼,不仅是大提琴的祖师级作曲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演奏家。他的这首《降B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几乎是每个学大提琴的学生必学的曲目,即使是在今天都还是最常演奏的一首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
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
海顿的《D大调第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与舒曼、德沃夏克的同类曲目并称为“三大大提琴协奏曲”。该曲是海顿五十一岁时作品,传说是为当时知名宫廷大提琴家安东·克拉夫特所作。
舒伯特
琶音琴奏鸣曲
《舒伯特a小调大提琴奏鸣曲》,D821,作于1824年。此曲是舒伯特为当时吉它形大提琴演奏家舒斯特(Schuster)所写的吉它形大提琴教材。(吉它形大提琴又称琶音琴,为斯塔法(G.Staufer)所发明,它是一种小型大提琴,使用于巴赫时代,形状类似于古小提琴,又像吉它。这种琴有6根弦,以四度音程调弦。)这首奏鸣曲现在一般都以大提琴演奏,共3个乐章:
舒曼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s in A Minor OP.129)反映了他性格中最为动人的一面。从头到尾都是发自内心的典雅。一位作曲家当他的情感出自内心深处,其敏锐的想象力得到最大发挥时,其作品越感人。就在创作这部大提琴协奏曲的一个月前,舒曼和妻子克拉拉从德累斯顿移居到杜塞尔多夫。他们两人对新的环境满心欢喜。这样欢欣的成果还有《莱茵河》交响曲和这部大提琴协奏曲。
勃拉姆斯
第一、第二大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一生只写过两首大提琴奏鸣曲,第一号 e小调和第二号F大调作。这两首作品都是大提琴曲目中的经典作品。
勃拉姆斯其实一共作有3首大提琴奏鸣曲,在这一首之前,有一首18岁之前创作的作品,但后来这首早期作品散佚,于是这首成了第一号。这首奏鸣曲是继贝多芬五首大提琴奏鸣曲之后的大提琴奏鸣曲代表作,是作曲家在1862~1865年间完成的。全曲三个乐章都是用小调写成,而且节奏速度都是快板类型。
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
勃拉姆斯《F大调第二大提琴奏鸣曲》(作品99号)创作于1886年。这首奏鸣曲是作曲家在完成他的第一首大提琴奏鸣曲21年后创作的。当时50岁开外的勃拉姆斯,已经创作完成了他的最后一首大型作品《第四交响曲》,进入他人生创作的顶峰时期。这首《F大调第二大提琴奏鸣曲》也是勃拉姆斯晚期的力作之一。根据勃拉姆斯一贯的创作作风,这首作品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完成的,由此使得这首作品篇幅长大、结构复杂、乐句宽广、乐思充满思辨、欢乐与伤感等多重意味的特点,无论对演奏者与聆听者来说,都是一部重量级的作品,所以有人形象地把它比作一部交响乐,足见一斑。
《F大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
德沃夏克
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德沃夏克的《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于1895年完成,是德沃夏克晚期的作品,也是他应聘前往美国纽约国民音乐院任院长职期间的创作之一,后回国转任布拉格音乐院院长,才将这阕协奏曲题献予本国的大提琴演奏家哈努雪·威汉。
这首作品旋律性强,充分展示了德沃夏克对故乡的爱,整体来说,这首乐曲所拥有的活泼的节奏与浓烈的情感,在华丽的管弦技法安排下,仍然展现出浪漫乐派的特性。
圣桑
a小调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
《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72年,是圣桑的杰作之一。整部曲子绚丽多彩、形式严谨,表现出热情的自由幻想与纯法国式的典雅相结合的特色,当然也有批评认为,曲子徒有华丽,处处是技巧,流于肤浅等。无论如何都得承认,这首时长不到20分钟的曲子,在技巧上是有点难度的,它要求演奏者同时兼备速度、 *** 和暴发力,因而成为很多大提琴家争相诠释的经典曲目。
埃尔加
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这首充满深秋凄凉景象的大提琴协奏曲,是艾尔加晚年的传世之作,反映了艾尔加晚年的心情。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让艾尔加的心灵世界顿时阴暗,不管精神或肉体状况皆极为不佳。1917年,他移居英格兰南部乡村,并于1919年写成了堪称生平代表作的「大提琴协奏曲」,曲中可以听见一名作曲家晚年的人生孤寂与感叹。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肖斯塔科维奇于1959年写下这部协奏曲,其独特的结构及隽永的思想内容令人印象深刻。乐曲的整体方向是阴沉而充满斗争性。这部乐曲在二十世纪的室内乐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多次被不同的大提琴演奏家灌录,魅力经久不衰。
在表达分析这首乐曲的思想内容前,先将乐曲的结构简单梳理一遍。本曲没有采用传统协奏曲的三乐章形式,而将第二乐章的装饰乐段单独作为第三乐章,这是本曲在结构上最明显的创新,第二乐章复杂的曲式结构更是令人感到目不暇接。
结语:迷人的弦色在演奏着世纪以前那些沧桑的往事,低沉而温婉,宛若醇厚浓郁的红酒一般,荡漾出艺术的光泽。这样安静的夏夜,我们就最需要这样的音乐来平抚情绪,漫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