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一览:
绿茶的冲泡方法
有关绿茶的冲泡方法
绿茶是我们祖先最早发现和使用的茶,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绿茶因其茶汤呈碧绿而叶底呈翠绿而得名。绿茶较多地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
如茶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就保留了85%以上,叶绿素保留了5%左右,维生素损失也较其它茶要少,绿茶以形美色翠、香幽、味和、四绝著称,其中香型就有栗子香、豆花香、蛋白香等,而滋味则幽远而醇和,甘鲜而爽口,清人陆次云说:“茶真者,甘香兰,幽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股太和之气弥留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所以冲泡绿茶一定要掌握绿茶的特点,通过技法把绿茶的特点表现出来。
一、器具:簿瓷壶一把,公道杯一只,浅口小杯五只。
二、选茶:明前、雨前绿茶最为适宜。
三、冲泡步骤:
1、将沸水注入茶壶、公道杯。
2、将公道杯内的沸水注入小瓷杯内,再将沸水注入公道杯,降温备用。
3、倒掉瓷壶内的沸水,置茶入壶。
4、第一泡茶, 将公道杯的温水注入壶内至满;倒掉小瓷杯内的温杯水, 将沸水注入公道杯降温备用。
5、提壶出茶,均匀分置于五小杯内,请客品茶。
6、第二泡茶将公道杯的温水注入壶内续水,收取客人饮用杯,加水、温杯、倒掉、然后提壶出茶,均匀分置于五小杯内,请客品茶。
四、投茶量:瓷壶容量的1/5,多、少、浓、淡,可按客人喜好而增减。
五、水温、沸水温至80度至85度。
六、浸泡时间,第一泡一分钟,第二泡一分半钟(绿茶一般冲两泡)。
整个冲泡过程,非常简单,稍加训练,即可掌握,但要达到动作优雅,流畅自然、准确;茶汤鲜可口,则需假以时日,更需多冲泡,多品尝,多总结。
茶香飘逸乡间茶居
故乡饮茶的店铺,不叫茶馆叫茶居。乡人农闲之余,喜欢喝几盅茶,叔伯兄弟之间要寻觅某人,如果遍寻不见,必说:准是上茶居去了。如有要事去寻,十有八九在茶香飘逸、烟雾缭绕的茶居里找到。
乡间的茶居设在兴旺的老街上,门口人来车往,出出进进,煞是热闹。小时候随父亲到龙山墟的茶居饮茶,翻过一个小山丘,老远就闻到一阵阵沁人肺腑的茶香。走进茶居,只见茶桌一张挨着一张,人头涌涌,热气腾腾。父亲好不容易找到一张空桌子,刚坐下,伙计随着一声“来也”立马赶到。他左手提着一把紫铜茶壶。
右手捧着盛有茶叶的杯子,来到桌前放下茶杯,把茶叶倒进茶壶,须臾,再持一个装满开水的大紫铜水壶折回来,提起水壶往茶壶冲水,烟雾升腾之中,一壶红茶便冲好了,而桌面却干干净净的,滴水不溅。
乡间的茶居,尽管喝的都是红茶,但经滚烫的开水一泡,倒在白瓷茶杯里一闻一啜,倒也色香味俱全,于是慢悠悠地喝,喝浅了再冲,冲满了再喝。乡间的茶居冲水不需吆喝,茶壶里没水,只需拎起茶壶盖子搁置茶壶上,伙计在茶桌之间巡行,见到揭开盖子的茶壶,随即赶来冲水。慢慢的喝了几口热茶,我顿觉心通肺畅,一边喝着茶,一边听着周围的茶客聊天。年幼的我无耐性,嚷着要吃东西。父亲要了叉烧包、钵头糕,先让我吃,他仍恋恋不舍地喝茶,意犹未尽。
到茶居喝茶的大多是农民、匠人和乡镇小市民,不管是酷暑严寒,不管是刮风下雨,那些老茶客都赶早起床,准时到茶居。乡人把那些每天雷打不散泡在茶居的茶客唤做“茶虫”,他们把生命的一半时间都扔在茶居里。茶居何来这等魅力?细究起来,老茶客恋茶居,恋的其实非茶,而是茶居之氛围也。一张桌子,或三五人,或六七个,可聚可散,自由组合
新朋旧友,无亲无疏,只要你愿意,随你坐多久,只要你有肚量,随你灌多少。家里有了闲气,邻里有了是非,到了茶居,一杯又一杯地喝,一壶又一壶地灌,还真能把什么都冲洗得清清淡淡的。喝足喝够了,走出茶居门口,大家拍拍肩膀,道一声走好,又是一团和气。难怪乎乡村的茶居,从早到晚,从春到冬,永远坐满了茶客,只缘坐在这样一种地方,真是茶有味,烟有味,人也有味。
茶盏的挑选有哪些讲究
茶盏该如何挑选呢?所谓美食不如美器。茶盏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盛名于世。那时候南方和北方的越窑及邢瑶是最为出名的。茶盏的形状一般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口沿比较直。另一种是嫩口像喇叭一样。
现如今应该怎么挑选一款好的茶具呢?一般茶类当中以瓷器和陶器是最好的茶具,其次是玻璃茶具,最后是搪瓷茶具。瓷器传热不会与茶叶产生化学反应。沏出来的茶水也会更加的香。而陶瓷的雅致造型以及古朴的色泽被称为宜兴紫砂壶中的珍品。
每一件成品的瓷器如果外表都找不到什么差异,那么则表示此瓷器的釉色很稳定可大量的生产。
正统的诏安式茶艺欣赏
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饮茶泡茶方式,而且所使用的茶具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下面我们来认识下诏安式 茶艺 吧,诏安式属于福建省漳州市的一个小县城,是福建与广州接壤的县,与广东的泡茶方式可能会有点影响。
诏安式茶艺 是福建闽南一带居民所特有的 泡茶方式 。它较为讲求泡茶的技术,因此皆以宜兴式标准单口茶壶,配上蛋壳杯来泡茶。
备茶﹕壶把方向与主泡者约呈45度角,将欲用之茶叶置于纸中,折叠包起后,以手压碎约一一三次,并依茶形整理出──碎、断、条三类,置于一侧备用。
烫壶﹕诏安式泡茶法是不绑壶盖的。先将壶盖斜置于壶身上,以热水一并烫过。烫壶最应注意的是其时效性的掌握,一般若控制恰当,壶壁刚好热透后,紧接着置茶,应可随即闻到被蒸散出来的茶香。
置茶﹕将适才在纸张上压碎的茶倒入壶中,需依﹕碎→断→条,由后下至前上,逐层置入。
时闻﹕由于是以烫杯时间的长短来掌握,所以每泡的'烫杯方式稍有不同。
第一泡﹕冲水时,需将热水沿着壶口,以一半在内,一半在外的方式冲入壶内。切勿直冲,以免水流过强破坏茶形而阻塞了流口的顺畅。
烫杯﹕杯内注入三分之一的热水,双手各拿一个茶杯,以对杯方式将水倒入另两杯且旋转一两圈,从声音的清脆程度,可以立即分辨出杯子的造工精制与否,而烫杯动作之俐落灵巧更可表现出泡茶的手艺。
干壶:将壶底在茶巾上沾过,使不滴水以保持清净。
倒茶﹕在杯子之间,缓缓的轮流来回倒出,以使茶汤均匀,至茶流成滴即停。
奉茶﹕将茶送至桌中,请客人取其近者品茗。 诏安式泡茶 通常摆置四个杯子,若品茗者只有三人,便将第四杯倒与在座的长者或尊者。
第二泡﹕烫杯方式与第一泡略有不同的是,需将杯内注入热水至杯面呈表面张力,即将溢出为止,再以双手中指各轻拨杯子使其略倾,倒掉少许水,再以食、拇指拿起杯子,倒掉剩余的水。
第三泡﹕烫杯方式与第二泡不同的是,此泡以单手单杯轮流操作。三泡茶是诏安式所推荐的,因为第三泡以后的茶味不纯,且破坏味余韵故不取。
去渣﹕将壶底朝上,手执壶把,轻摇令茶渣自然倒出,最后,再冲入少许开水,摇晃壶身,将茶渣清出。
还原:清洁茶具,并归位还原。
更多地区式茶艺:
安化黑茶的茶艺烹煮法
黄山茶道
安吉白茶茶艺
简述日本茶道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世代相传,数百年长盛不衰。而茶道连同能乐、俳句、水墨画、庭园艺术等,又无不受到禅文化的渗润,并形成“空寂”与“闲寂”的美学思想,今天仍支配着日本人的文化生活。今天,茶与生活我就给大家简述日本茶道文化。
在日本,茶道组织遍及全国,研习茶道的人据说有四五百万人之多,其中90%以上都是女性。有位日本友人对我说,在京都,你不应问女性“您是否学习茶道”,而应问“您学习的是哪家茶道”。
日本茶道文化的源流,应上溯至8世纪上半叶。那时日本从中国引进茶文化,完全是照搬中国贵族书院式的茶道模式。可是,经过四五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到了16世纪,千利休提倡茶道应以“无中万般有”、“一即是多”的禅宗思想为根底,去掉一切人为的装饰,追求至简至素的情趣。他首先改革了茶室,由书院式的茶道,发展为草庵式的茶道,从茶室建筑、装饰和摆设,到煮茶方法、使用茶具样式和吃茶礼仪,进一步融入禅的简素清寂的精神,俗称“空寂茶”。由此在日本有“茶禅一昧”的说法,茶道也因此成为修炼精神和交际礼法之道。
这些年来,我多次出入茶室,感受到茶室的特殊韵味。草庵式茶室是原木结构、草葺人字形屋顶,内外均为土墙。窗框是苇编的,不镶玻璃,糊上白色的日本纸,一切保持原色,顺其自然。茶室都很狭窄,仅有二铺席乃至一铺席半的面积。但整个茶室色彩沉静,使茶人容易达到纯粹的精神交流。
作为茶室组成部分的庭园,叫做露地,地形细长,是进出茶室的必经之路。在前庭置石灯笼和踏脚石,底部和周围缀满苔藓。踏脚石由约7至15块的奇数组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摆法顺其自然,以不引人注目为度。同时种植松、竹,日本人认为松是纯洁的表现,青竹是“清寂”的表现。茶室与露地相配合,营造出一种枯淡的气氛。
茶室室内的惟一装饰就是设有一个壁龛,内挂一画轴或字幅。画轴一般多是日本水墨山水画,其最大特色,就是画面留下很大的余白,这种余白不是作为简单的“虚”的“无”,而是一种充实的“无”,即用“无心的心”来填补和充实。也就是渗进了强烈的禅的“无中万般有”的艺术思想。不摆脱虚妄之念,是无法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的。比如画风,风本是无色,作为无色的色,在水墨画面却存在无限的色。有如清代画家金冬心所言:“能画一枝风有声”,以无声、无色而达到“绘声”、“绘色”的艺术效果。在柔和的线与色中潜藏着敏锐的禅机,不用禅的“心眼”是感受不到的。
壁龛内还置一个花瓶,多为竹制,上面吊一支花或插上一朵小花。小花瓣上点一滴水珠子,在茶室昏暗的光线下,像是散落的一颗珍珠,晶莹欲滴,托出一朵小花比百花更加生辉。
总之,草庵式茶室里里外外,与茶道的“空寂”的精神,以及“和敬清寂”的理想是完全协调一致的。正如南坊宗启的茶道书《南坊录》所说的:“一宇草庵二铺席,充满了空寂”。
;
[img]绿茶的冲泡方法和步骤
绿茶的冲泡方法和步骤如下:
第一种冲泡方法:上投法,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热水至茶杯的七分满,等水温适宜时再放入茶叶,此泡法适用于明前细嫩的炒青绿茶,越嫩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85度左右为最适宜水温,根据茶叶品种和鲜嫩程度可适当调整水温,越细嫩的绿茶对水温的要求越低,有些清明前的茶叶只需70度的水温,茶叶的清香味便释放得淋漓尽致。
第二种冲泡方法:中投法,杯中先放入茶叶,然后往杯中注入1/3杯的热水,再将杯子稍微摇动几下,让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开来然后再注入开水至茶杯的七分满,选用中投法冲泡比较好控制水温,可避免茶叶渗出苦涩味,不过茶汤的清香鲜醇滋味不及上投法。
第三种冲泡方法:下投法,先将茶叶放入杯中,然后一次性向茶杯中注入热水至杯子七分满,此泡法适用于茶叶嫩度比较低的绿茶。下投法冲泡方法简单,对茶叶和茶具的要求都不高。对水温掌握不好的话容易把嫩茶泡老了,茶汤会闷泛黄,茶味缺少清香鲜爽,有熟汤之味。下投法最为常见,方便不分场合,一只杯子一撮茶叶一壶开水即可。
绿茶的冲泡分为烫洗杯具、投茶、冲泡、品饮4个步骤,泡茶前先准备一壶开水并将杯具充分烫洗一次,然后取6g绿茶投入玻璃杯中,沿着玻璃杯壁向杯中低冲注水,对于嫩度较高的茶叶注意降低温度,最后等待5分钟时间,待茶汤温度降低、适口即可细细品饮。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正确冲泡方法
绿茶能够多喝,但不能够乱泡哦!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假若冲泡绿茶粉,以40℃~60℃左右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cc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冲泡好的茶要在30分钟~60分钟内喝掉,不然茶里的营养成分会变得不安靖。
4.绿茶粉不行泡得太浓,不然会影响胃液的排泄,空腹时最棒不要喝。
中国古代饮茶风俗的变迁!
中国是最早采制和饮用茶的国家。《神农本草经》中曾记述了牛首人身的炎帝“神农氏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萘解之”的传说(萘即茶)。
而古巴蜀国地区是最早种植茶树和饮用茶叶的地方。中国最早的地方志《华阳国志.巴志》中有记载说,3000年前的古巴蜀国已有种植茶树,并进贡天子周武王。
早期的茶
最初、原始人将茶作为蔬菜来食用,后来人们发现茶叶具有解渴、提神和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于是将茶叶单独煮成菜羹,以后又将其熬煮成茶水作为饮料。商周时期,这种饮食茶叶的习惯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茶叶的苦中有甜,苦后回甘,令人回味,广泛受到普通人和王公贵族的喜爱。此时,巴蜀地区茶叶生产已有一定规模,并有优良品种进贡中央朝廷。春秋战国时期,茶叶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到战国末期,黄河流域饮茶之风开始流行。
在中国古代的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如荼、诧、苦茶、茗、皋卢、茶等。用的最多的是荼字,自唐以后才,茶字成为通用名称。
两汉、魏晋、南北朝——南方饮茶成风
到汉代时,茶的保健作用已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有专门的茶市,茶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所需的商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饮茶之风流传到长江中下游,茶叶已成为日常饮料,宴会、待客、祭祀都会用茶。文人雅士多喜喝茶,并有诗文反映茶事。
郑和影响海外饮茶风俗
郑和下西洋影响海外饮茶风俗
郑和七次下西洋所到之处,加强了中国和各国之间 的往来,发展了包括茶叶在内的中国大批货物和各国货物之间的交换,扩大了中国茶叶的输出量和茶种外传的地域范围。
2005年在福建参加的"郑和下西洋与华人华侨论坛"的海外学者认为,“荼文化”也是随郑和七次下西洋由中国传到海外去的,对东南亚和东非的饮茶风俗起了推动作用。 海外学者考证,在明朝以前的古籍资料中,很少发现记载中国茶叶出口的。而明朝以后的文字资料,才不断地出现,并影响了海外的茶风,海外有关亚非各国饮茶的风尚习俗时有记叙,以后也逐渐有了种茶制茶的行业。有关专家还认为,英语"茶"的单词,写成"Tea",就是根据中国福建方言"荣"宇的读音译过去的。郑和船队有不少福建人,而福建人自古以来就有饮茶、品荣的习惯。有些福建人后来就留在东南亚没有回来,成为明朝以后的一代福建华侨。
就是这些福建华侨跟随郑和下西洋,把中国饮茶的习惯和种荣、制荣的技术带到东南亚各国去,尤其是福建人爱泡"功夫茶",习惯喝早晚茶,善于"茶道",把中国的"茶文化"传播到海外,至今影响着海外的茶风。
在世界最大的漳州天福茶文化博物院的明代展厅里,记者看到郑和下西洋期间有关茶叶发展的记载。明朝朱元璋厉行"茶马政策",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下诏"废团茶,兴叶茶",促进了炒青绿茶的发展。随后的郑和下西洋,把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了海外各国,尤其是中国的茶风,明成祖时期中国的茶风很盛,散茶的兴起成为中国茶叶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
国际茶文化交流会会长李素贞介绍说,明代改团饼煎煮之法为散茶冲泡品饮,更祟尚自然之美,茶文化到了极致。强调注重茗茶、荣器、水品、环境、礼仪、人品等,连品饮的人数也非常的讲究,更主张保持茶叶的本色、真味、顺其自然之性。文人雅士领导茶文化 新潮流,喜会于泉石之间,处于松竹之下,对浩月清风,坐明窗独饮。
李素贞还告诉记者一个有趣的现象,郑和下西洋所到的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斯里兰卡、印度、肯尼亚等亚非国家,目前都是茶叶销售量最大,也是茶文化最普及的地区。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华人、华侨出资三千万人民币,在马六甲郑和官仓遗址建一个 郑和文化馆,在古老的中 国馆里就开设了茶馆。
陕西省的茶俗茶风
陕西汉中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
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客文化生活。这类文艺茶馆增添了茶客的雅兴,是一种崭新的茶俗,很受欢迎。
在乡村,一家一户也是一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喝茶的习惯,还形成“客来先敬茶”的风尚。宾客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群众对饮茶解渴、消食、清热、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认识,不饮茶的也饮起来了。茶客们又总结出这样的茶诀: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茶馆与茶风茶俗
茶是四季常青的植物,茶叶是人们生活必需晶,利国利民,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因此,茶在古代又是吉祥的象征。在某些茶区,每当吉庆之日,往往合家乃至全族欢庆于茶山上。《茶经》中就有“当吉庆之时,亲族 *** 歌舞于山上,山多茶树”的记载。明代《七修类稿》已经有以茶为婚礼的记载:“种茶下籽,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可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又聘以茶为婚礼者,见其从一之义”。
《红楼梦》中,王熙风打趣林黛玉云:“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还不给我们家当媳女?”这种以茶作为姻亲礼聘的习俗,不仅仅在汉族,在不少少数民族中也相习成风,历久不衰。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藏王松赞干布,当然要带去许多珍贵礼物。也许在无数珠宝珍奇中 *** 特别喜欢的就是茶叶,从此,就形成了 *** 以茶为婚姻的象征习俗了。
《 *** 图考》中,就有“ *** 婚姻……得以茶叶、衣服、牛羊肉若干为聘证。”
谈论茶风俗,不能忘记茶馆
茶馆,又称茶寮、茶社等。它的历史渊源也是极古的了。在唐朝,已有“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的盛况。尔后,茶馆逐渐变成多种用途的场所,除了饮茶歇脚外,还可以接待亲朋,洽谈生意,解决纠纷。茶馆还是古代人民文化娱乐的场所,是我国戏曲、曲艺杂技等文艺的摇篮。这种功能不仅在古代,就是在近代和现代也还得到发挥和发展,我们可以从老舍老生的《茶馆》和京剧现代戏《沙家浜》中看到生动的表现。阿庆嫂的“春来茶馆”开得有声有色,一边掩护新四军的伤病员,一边与忠义救国军司令者流应酬。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发生在茶馆酒肆才是合情合理的。老舍先生的《茶馆》,将一个时代的缩景那么繁富、那么真切地表现出现,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大舞台,出演了数也数不清的话剧。
茶馆也是人们消闲解闷,摆龙门阵的好地方。人们在这里一边吃茶,一边谈天论地,从古到今,从猿到人,想说什么说什么。古时候的传播媒介少,茶馆成了人们获得和交换信息的重要场所,人来人往,天南地北,容量大,辐射广。作为群体中人,人们还是想了解更广阔的天地里更多的同类,想了解一些关系到自身利益的信息,想知道更多新鲜有趣的事情。人们“听”与“说”的欲望可以在茶馆里得到充分的满足。有些江湖豪客、文人雅士也好到茶馆来结纳朋类,评说时事。茶馆馆主对这类人又欢迎又害怕,故而在墙头柱上贴一个字条,上书“莫谈国家”,来提醒茶客。
潮州人喝茶礼俗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饮工夫茶是潮州人平常生计中的一种外交礼尚,从中产生了许多礼俗。
“酒满敬人,茶满欺人”
因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会被烫;而茶是热的,茶满了客人接手时茶杯很热,这就会让客人的手被烫,有时还会因手受烫而致使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给客人形成尴尬。
“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茶冲好后,冲茶者到人家跟前说声“请喝茶”,对方回以“莫拘礼”、“莫谦让”、“谢谢”。假若是较多人的场合,杯不方便回收,便放在各人面前桌上。在第一次倒茶时,要先尊老后卑幼,第二遍时就可按序斟上去。对方在承受倒茶时,要有回敬反响,喝茶是老一辈的,用中指在桌上轻弹两下,表明感谢;小辈平辈的用食、中指在桌面轻弹二次表明感谢。“先客后主,司炉最末”。在敬茶时除了论资排辈,墨守成规之外,还得先敬客人宾客,然后敬自家人。在场的人全都喝过茶之后,这个司炉的,俗称“柜长”(煮茶冲茶者)才能够饮喝,不然就对客人不敬,叫“蛮主欺客”、“待人不恭”。
“强宾压主,响杯擦盘”
客人喝茶提杯时不能恣意把杯脚在茶盘沿上擦,茶喝完放杯要轻手,不能让杯宣布动静,不然是“强宾压主”或“有意寻衅”。
“喝茶蹙眉,表明厌弃”
客人喝茶时不能蹙眉,这是对主人示警举措,主人发现客人蹙眉,就会以为客人厌弃这茶欠好,不合口味。
“头冲脚惜,二冲茶叶”
主人冲茶时,第一遍有必要冲后倒掉不行喝。因为里边有杂质不宜喝饮,本地有“头冲脚惜,二冲茶叶”之称,要是让客人喝头冲茶就是欺负人家。
“新客换茶”
宾主喝茶时,中心有新客到来,主人要表明欢送,当即换茶,不然被以为“慢客”,“待之不恭”。换茶叶之后的二冲茶要让新客先饮,如新客再三推脱叫“盛情难却”。
“暗下逐客令”
潮州人热情好客,每以浓茶待人,但有时因本人作业关系,喝茶时间长会误作业或是客人的话不投机、客人夜访影响睡觉等缘由,主人成心不换茶叶。这时客人就要察觉到主人是“暗下逐客令”,动身告辞,不然会惹主人难堪。
“无茶色”
主人冲茶待客,茶水从浓到淡,数冲之后便要替换茶叶,如不替换茶叶会被人以为“无茶色”。“无茶色”其意有二,一是茶已无色还在冲,是对客人冷漠,不尽主人之谊;二是因为上面的意思引申对人不恭,就事不仔细,作用不明显,故有“或人无茶色”的说法。
潮州拳馆里的茶规
潮州拳馆(也称武术馆)里的工夫茶,有其传统共同的茶规。
拳馆的工夫茶,通常设左、中、右三杯,以待客人。左面的称为主人茶,中心的称为老爷茶或叫师傅茶,右边的称为客人茶;主人敬茶,客人有必要要拿右边那一杯,假若客人茶被人先拿了,须借左面主人茶移到右边客人茶方位上,然后再饮。切不行端拿中心那杯老爷茶,假若进馆就饮老爷茶,此属不尊重主人,有意捣乱之意;再者端茶杯时,杯脚切不行擦茶盘,若擦茶盘,一场较量刹那到来。
;
如何泡绿茶
1、准备10克绿茶,放进干净的容器里备用。
2、提前准备好茶壶,取适量茶叶,倒进茶壶里。
3、将茶壶里倒入烧开的热水,然后滤出茶水。
4、茶水稍凉后加入蜂蜜,因为温度太高会破坏蜂蜜的营养。
5、拌匀后倒入杯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梅子或者柠檬片等提味。
扩展资料:
一般的绿茶冲泡方法及注意事项:
1、冲泡绿茶时,水温控制在80℃~90℃左右。若是冲泡绿茶粉,以40℃~60℃的温开水冲泡即可。份量是2公克绿茶粉配450毫升的白开水。
2、冲泡茶叶的第一泡不要喝,冲了热水后摇晃一下即可倒掉。
3、绿茶粉不可泡得太浓,否则会影响胃液的分泌,空腹时最好不要喝。
冲泡绿茶的6大步骤
冲泡绿茶的6大步骤
喝绿茶有利于健康,所以现在有很多的人喜欢喝绿茶,但是有很多的人不知道绿茶冲泡方法。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冲泡绿茶的6大步骤,欢迎参考~
高档细嫩名绿茶
一般选用 透明度好的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
至于普通绿茶,因不在于欣赏茶趣,而在于解渴,或饮茶谈心,或佐食点心,或畅叙友谊,因此,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洁具
就是将选好的茶具,用开水一一加以冲泡洗净,以清洁用具,平添饮茶情趣
泡茶
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 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对名优绿茶的冲泡,一般视茶的松紧程度,采用三种方法冲泡 :
一是上投法,它适用于外形紧结的高档名优绿茶,诸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等等,即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
对条索比较松散的高档名优绿茶,一般采用中投法, 即先投入水,再置茶,后冲入沸水。至于普通大众茶,当然是采用下投法:也就是先置茶后冲水了。
赏茶
这是针对高档名优绿茶而言的,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相,以领略茶的天然风姿。
观茶
对细嫩名优绿茶,在泡饮之前 ,通常要进行观茶。
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绿茶的天然风韵。对普通大宗绿茶,一般可免去观茶这一程序。
饮茶
饮茶前,一般多以闻香为先导,再品茶啜味,以品赏茶的真味。
另外,绿茶冲泡,一般以2-3次为宜。若需再饮,那么,得重新冲泡才是。
;
绿茶的冲泡方法步骤
绿茶的冲泡方法步骤
绿茶属不发酵茶,内含维生素C和氨基酸,它的特点是清香,鲜爽,色泽翠绿。那么绿茶的`冲泡方法步骤具体应该怎么操作呢,相信看过下面的文章,你会有很大的收获!
一、备具:
根据品饮人数准备好茶杯碗以及茶叶罐,茶则,茶匙,赏茶盘,茶巾以及烧水壶。
二、赏茶:
倾斜旋转茶叶罐,将茶叶倒入茶则。用茶匙把茶则中的茶叶拨入赏茶盘,欣赏干茶成色,嫩匀度,嗅闻干茶香气。
三、温杯:
用开水将茶杯烫洗一遍,提高杯温,在冬天,尤显重要,利于茶叶冲泡。
四、置茶:
冲泡绿茶的茶杯一般容量为150毫升,用茶量在3克左右。用茶匙将茶叶从茶盘或茶则中均匀拨入各个茶杯内。
五、浸润泡:
提壶将水沿杯壁冲入杯中,水量为杯容量的1/4或1/3,使茶叶吸水舒张,便于茶汁析出,约30秒后开始冲泡。
六、冲泡:
用"凤凰三点头"法,冲水入杯内至总容量的七成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经过三次"高冲",使杯内茶叶上下翻动,杯中上下茶汤浓度均匀。另外表示礼节,对客人到来以示欢迎。冲泡过程,要求水壶高悬,使水流有冲击力,并有曲线的美感。
七、奉茶:
冲泡后尽快将茶递给客人,以便不失时机闻香品尝。为避免茶叶过长浸泡在水中,失去应有风味,在第二、三泡时,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再将茶汤低斟入品茶杯中。
八、品饮:
一般是先闻香,再观色、啜饮。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