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如果只能选十本了解中国生活美学的书,你会选哪十本?”这个问题很大,但这让我想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把握中国人的生活美学?或许,从中国人的诗意,从中国人的四季,不一而足。
为此,我从书海中找出十本书,分享给大家。虽是一家之言,但很真诚。因为每本书背后,我都读到了中国人的模样。
《诗经》,中国文学源头,第一部诗歌总集。太多这样的荣誉,让我很抗拒。真正把《诗经》通读完,已是毕业一年后。在一个春天里,我体会到了“思无邪”。我看到里面的君臣孝子间,痴男怨女们,无一不是真情洋溢,没有强说愁的做作及无病 *** 的肤浅。
那里面还有中国四时风物,百物争鸣的美好;还有千年之前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那样的“真”,是古人最原初的美,只是后来,我们慢慢丢掉诗,忘却了真。读一本《诗经》,捡回中国原初的美好。
有人说中国人没想象力。那你可见过:“有种鱼,鸡头鱼身,红羽毛,三尾六足四头,吃了它会让人忘记忧愁。”“西王母不是美女,是个豹尾虎齿,动不动就嚎叫的人。”“有个叫帝江的神,长得像红色的书包,会唱歌跳舞,但却没有脸。”
这些都来自《山海经》,一个上古世界,有各种天马行空的生物和山川河海,还有夸父、女娲、大禹的故事。现在的奇幻妖怪都源自那本小册子。犹记得第一次看《山海经》的震撼,惊叹于古人自由的想象力,奔放的思维,那是中国人想象力的巅峰和摇篮。
每次提到风骨,我都会想起《世说新语》。那里记载了魏晋名士的奇闻轶事。纵情自适,藐视世俗,是“风骨”最真实的表现。在压抑的世道下,我感动于阮籍驾车乱游,任其走到路的尽头再痛哭而返。也没忘,刘伶为反对虚伪礼教,嗜酒佯狂。
在风骨下,还有潇洒适意,王子猷在雪夜访友,到了门口却折返回去,他说:“乘兴而行,兴尽而返。张季鹰想念家乡的鲈鱼脍,说了声:“人生贵得适意尔”就辞官回家。这样的风骨与潇洒,是中国文化的高光时刻。仅仅一句“礼法岂为我辈所设。”便是中国人最震撼人心的宣言。
古代人的精致生活是怎样的呢?有人了解吗?《闲情偶寄》正是一本古代生活美学的书,每个部分都写满了生活的精致与讲究。作者李渔是个享乐主义的生活家,他从词曲、居室、饮馔等方面。描绘了一副闲适悠乐的生活画作。
他热爱生活,所以能领略尘世生活的乐趣。不像我们,一边用闲暇换金钱,一边抱怨生活无趣。读这本书,让我有幸 *** 了古人的生活。闲趣不在“远方”,只在一言一行,一餐一饭的当下。有一个闲适的心,生活处处是乐趣。
关于中国的贵族,毋宁是《红楼梦》讲得最好曹雪芹以亲身经历写贵族生活最真实的日常,节日庆祝,结社写诗,夜宴看戏,祭拜宗祠。构筑了一个诗意与现实并存的世界。
读的时候,心情随着四大家族的没落而起伏,直到最后一个字符停止时,心瞬间被抽空。这是我读红楼的真实感受。这本书无需说太多,中国人的贵族生活都在这百万字中。
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中国人的春夏秋冬,是我认为在世界上最美的四季。《时间之书》就是这样一本讲中国人四季的书,记录了中国人的历史和习俗,承载了中国人的存在与时间。现代人缺失时间感,我们跟天地自然隔绝了,脱离了时间。
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追寻回被遗忘的生活方式。就如同清明时节,书里说:“人生或日常生活能否清明,一个人是否是一个干净的人,就像清明节名称本身提示的境界,在清明节期间,值得我们扪心自问。”或许,关于四季,关于生命意义,我们都该扪心问一问。
每个江湖儿女,都曾梦想仗剑走天涯。谈起快意恩仇的江湖,绕不开金庸。那里有长河落日圆的大漠,杏花春雨的江南,还有星空穹隆的草原这些中国景色。那个江湖中,像极了现实的模样。那些英雄豪杰也像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命运无常,也困惑于人生意义,也纠缠于国仇家恨。
尔虞我诈间,却也有令人情感,许多人的爱情观和友情观都是从金庸江湖中树立的,我的文学入门,也正是因为金庸中引用的诗词。金庸的江湖就是我们现实的框架。读懂了金庸,其实也读懂了中国人的江湖。
很早就读过北岛的诗,那些朦胧的意象深印脑海。
当守门人沉睡
你和风暴一起转身
拥抱中老去的是
时间的玫瑰
——《时间的玫瑰》
夜马踏着路灯驰过
遍地都是悲声
我坐在世纪拐角
——《晴空》
从大海深处归来的人
带来日出的密码
千万匹马被染蓝的寂静
——《过渡时期》
玻璃晴朗
桔子辉煌
——《过节》
诗歌很有诗意,没有矫揉造作,
诗人用敏锐的触觉和细致的眼睛,
看到我们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现实糟糕,
其实事实不是如此。
当我们换诗意的方式去看世界,
也许可以看到玻璃晴朗,橘子辉煌。
《中国记忆》,是从文物的角度去了解历史。它汇集各地的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五千年只是空泛的概念,真正能感受到时间跨度的是文物。记得梁家辉说他有次拍戏,月夜在城楼俯视故宫,他想:以前的皇帝,会不会在这个角落看自己的家。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就如我看此书时的奇妙感觉,当我凝视它们时,千年时间的距离就消失了。为那些中国历史的辉煌瞬间叹服。
《传家》就像它的书名一般,是一本可以传递给下一个百年的书。作者用文字、影像,从四季中勾勒出中国人的生活、食物、手艺、节日和情感。就如她说元宵节时,会说,“元宵节,就是灯节,孩提时代,为了能得到一个像样的灯笼出去炫耀,平常再调皮的我,元宵节前几天都会特别乖巧…”
像一个母亲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生动而有情感。让中国人的生活,不再仅存于博物馆的刻板文案介绍。在夏夜里,可以拿起这本书,听母亲在跟前,说起那些被遗忘了的中国精致生活。
卡尔维诺说:"经典作品乔装成个人或集体的无意识隐藏在深层记忆中。"有些书早已内化为中国人的基因,深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只是时代繁忙,这个记忆隐没了起来。
今天分享这十本书,是想在这个善于遗忘的时代里,唤醒这个记忆。当某天我们想了解中国生活时,起码有一扇门。让我们不至于慌不择路,这十本书,就是那扇门。
专栏中国文化中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方法作者:学之道课堂39.9币41人已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