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任应秋于1914年,出生在重庆市江津区,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中医大师、中医教育家,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当代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学的标志性人物。
任应秋的家境很殷实,祖父任益恒是江津有名的乡绅。所以,任应秋4岁就开始启蒙读书。他的祖父对他寄予厚望,为此重金聘请前清的进士等到家中任教,主要学习《十三经》,特别是后来得到了著名的经学大师廖季平的悉心指点与传授,使任应秋打下了非常深厚的国医功底。这样一对一的精英教育持续了十一年。
1931年,祖父任益恒创办了“江津医学研究社”,高薪聘请了当地名医刘有余任教。任应秋与其他5位族中兄弟一起师从刘有余,从此走上了学医的道路。在3年的时间里,任应秋系统学完了《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和《脉诀》等中医经典著作。一般情况下,学中医需要5年才能出师,但任应秋国学基础深厚,加上悟性极高,3年就出师了,在油溪镇“济世诊脉所”开始独立行医。3年后,他离开江津,辗转沪湘广为拜师求学。
1936年,任应秋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深造,在这里他有幸师从上海名医丁仲英、曹颖甫、陆渊雷和陈无咎诸多中医前辈,受益匪浅,极大开阔了自己的眼界,提升了对中医的认知,不仅学业大进,而且医术日益提高。后来,任应秋返回四川,自开诊所,行医治病,很快声名鹊起,成为当地的名医,尤其以擅治杂症出名。
有一次,他接诊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病人。患者感冒之后腹胀,一直找不到原因,一年的时间走遍了当地的大小医院,中医、西医都试过了,均没有得到缓解。患者非常痛苦,日益消瘦,找到任老时,已经骨瘦如柴,风吹可倒。经过任老的仔细诊断,认为是“胃肠感官神经功能症”。
三服药下去,患者明显得到缓解,复诊调方后,7天痊愈。患者千恩万谢,后来成为朋友,经常走动。这样的案例,在他的行医生涯中数不胜数。时间一长,任老医术高超、擅治疑难杂症的名气越来越大。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中医药大学将其聘请为中医教授。
任应秋不仅医术高明,而且提出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比如,他认为阴阳双方,阳为主导。他认为对于人体而言,阳气至关重要,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医学术思想。根据此思想,他认为临证要阴阳虚实分治,这对中风的治疗,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也在临床上收到了非常好的实效。
此外,任应秋在精研《素问》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中医运气学说。他认为中医学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得非常重要,对应四季气候的变化都会在人体上得到反应。因此,他下大力气进行了深入研究。任应秋第一次将运气学说的概念发展为一门科学。鉴于他的医术高明,因此业内称之为“杏林泰斗”。
任应秋对中国还有一个突出的贡献就是为中医正名。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进,很多人对中医产生了疑问,甚至排斥。当时著名的学者,中医世家出身的陈寅恪就公开说过:“宁让西医治死,也不看中医”。受此思潮的影响,当时上层有意将中医废除而专用西医。在这种情况下,任老挺身而出,联络国内外中医知名人士,积极奔走呼吁,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展示中医的良好疗效,在众人多方努力之下,终于将中医予以保留,任应秋成为保卫中医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一生著有专著40余部,先后撰写论文500多篇。主要代表作《任应秋论医集》,这是一本系统、准确、完整地介绍了《伤寒论》《金匮要略》《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和温病、脉法、方剂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学习的方法,非常适合中医爱好者,初学者学习,参考。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