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米奥会展价值,米奥会展承办了哪些会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米奥会展价值,米奥会展承办了哪些会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米奥会展价值,米奥会展承办了哪些会展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信达证券 范欣悦)

米奥会展:国内领先的会展服务平台

一、公司概览:境外自办展龙头,激励机制完善

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一带一路”的会展服务平台。公司主营境外会展策划发起、组织承办、推广及运营服务,是集“自主产权、自主品牌、独立运营”为一体的展览公司,聚焦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制造”量身打造拓展全球市场的会展服务商。

展会主要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已在阿联酋、印度、南非、墨西哥、波兰、土耳其、巴西、埃及、哈萨克斯坦、约旦、尼日利亚、肯尼亚、伊朗等 13 个国家举办过线下展会。截至 19 年,公司是中国境外办展数量最多、办展面积最大的机构,规模较大的前 10 个项目中,公司拥有其中 7 个。

“一带一路”自办展颇具影响力。

公司于 10 年在杭州成立,主要从事会展服务中的代理展; 13 年顺应“一带一路”政策,成功在印度举办境外自办展;14 年于新三板挂牌;14~18 年持续发力境外自办展,16 年境外自办展已遍及 9 国,成为国内公司拓展境外市场的优选平台。疫情前连续 6 年境外自办展的办展面积为国内出境展览行业第一,并在“一带一路”国家已经形成广泛的影响力。19 年成功在创业板上市。

疫情影响,转战线上展览。

16 年,公司便开始研发会展互联网产品,定位于展前企业与买家沟通渠道,18 年,网展贸产品便试运营成功,形成了双线参展模式的雏形。

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全球展览活动几乎全面陷于停滞,公司抓住契机率先推出在线数字展览产品网展贸 Max。

21 年,海外防控政策逐步放开,但国内人员依旧无法前往海外参展,公司推出双线双展产品“网展贸Meta”,实现国内厂商足不出户线上参展,展品海外出展,海外买家线下参展。

股权相对集中,管理团队会展从业经验丰富。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方胜欢、潘建军与姚宗宪,三人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截至 22 年 6 月末,三人合计持有公司 57.25%的股份,股权相对稳定且集中。公司管理层拥有丰富的会展行业经验,多名管理成员拥有 20 余年会展行业从业经历,不乏国际知名展会公司的前高管人员加入公司。

股权激励持续落地。

公司的股权激励计划持续落地,目前已实施三期,20~22 年股权激励计划中激励对象分别为134/195/7人,主要针对公司高管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归属条件中包含 22~23 年公司营收层面的明确考核(22 年公司营收不低于 4 亿元、23 年公司营收不低于 6 亿元时限制性股票可全额归属)。

二、业务介绍:疫情重塑业务模式,彰显强劲韧性

公司业务可分为自办展、代理展、数字展及其他。公司的会展业务可以分为境外自办展、境内自办展、境外代理展及数字展,境外自办展为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

在传统会展业务的基础上,公司以大数据为驱动,通过全球海关数据和展览买家数据相结合,线上线下推广和运营相结合,打造全新的数字展览新模式。米奥会展目前为境外自办展行业龙头,线上数字展在行业也处于领先地位。

2.1 自办展

自办展为公司以自主品牌办展,承办展前、展中、展后全流程展会服务。自办展为公司以自有品牌办展,通过负责会展项目的策划与发起、会展实施、招商招展来获取收入,拥有会展品牌的所有权。

1)境外自办展

境外自办展主要分为 Homelife 和 Machinex 系列。公司以“米奥兰特国际会展”品牌运营境外自办展项目,细分主题会展包括 Homelife 和 Machinex 两大系列。随着海外办展次数的累积以及覆盖区域的扩大,Homelife 及 Machinex 系列展已成为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1)Homelife 系列会展主要针对中国品牌家居,展出内容涵盖家具、家用电器、家用纺织、面料及服装、家居用品及装饰装修材料等。

(2)Machinex 系列会展主要针对工业机械类行业,涵盖塑料机械、印刷包装、食品加工、五金及汽摩配、电力及新能源等。

(3)22 年 3 月,公司收购中纺广告展览 60%的股权,形成亚太展会市场的有力补充,核心项目为日本 AFF 展会(日本最大的纺织服装 OEM 展会),每年分别于 4 月在大阪、9 月在东京举办,至今已有 35 届,展会复购率达 60%以上。

服务内容囊括展前、展中、展后服务。

具体展会服务包括:展前(展前市场调研、产品价格考察、签证、机票预订、物流、食宿、撮合配对等)、展中(现场贸易撮合、贸易配对、经贸论坛、现场翻译等)、展后(总结展后数据、撰写分析报告)全流程展会服务。

直销模式为主要销售方式。

公司销售模式分为直销、经销及代销。直销模式下,公司与参展企业直接签署参展协议,根据展位数量、随展人数及其他服务等收取费用,签订协议时收取一定比例预收款,展前收取全部参展费用。

经销模式下,公司与经销商合作,由经销商向参展客户招展并与参展客户签订协议,公司给予经销商折扣或返利比例。19H1,直销、经销、代销模式收入占比分别为 74.7%/24.5%/0.8%,销售方式以直销模式为主。

境外自办展数量逐年提高,为主要收入来源。

新冠疫情前,公司境外自办展数量逐年增加,从 16 年的 9 个增至 19 年的 20 个,展位销售面积从 16 年的 5.4 万平米增至 18 年的 8.0 万平米。19 年我国外贸发展环境复杂严峻,中美贸易摩擦,世界经济增长略有下降,公司展位销售面积略有下降至 7.8 万平米,自办展规模在疫情前已达到较高水平。

公司自办展收入占比提升明显,自 16 年的 84.4%提升至 17~19 年的 90%左右。20 年起因疫情原因,公司境外办展全部暂停,全面转型数字展,详见 2.3 数字展部分。

疫情前,境外自办展销售单价提升。

以 18 年单展收入超 2000 万元展览中的迪拜、波兰、印度、土耳其展为例,16~19H1 展位销售单价均呈上升趋势。标准展位定价在 3~5 万元/展位,提价后价格仍然处于行业中游位置。

办展结构优化显著,规模效应凸显。

会展行业成本端相对刚性,单展规模越大,规模效应越显著。16~19H1,单展收入规模大于 4000 万的展览毛利率在 50%左右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规模较小的展览。17~19H1,单展大于 4000 万元的展览占收入比重逐年提升,从 17 年的 38.3%升至 19H1 的 76.4%,带动境外自办展毛利率显著提升,从 17 年的 40.3%升至 19H1 的 45.5%。

2)境内自办展

境内自办展主要为 CEET。China Educational Equipment & Technology (“CEET”)创教展:21 年收购深圳华富 51%股权,深圳华富开办了 CEET 创教展,在深圳、成都、石家庄、西安、抚州等地开办了教育装备博览会。

疫情带来内展兼并购机遇。国内市场的展会并购中,由于境外展览公司拥有较高的知名度, 在内展收购中更具吸引力,大部分内展收购方为境外知名展览公司。新冠疫情爆发后,境内展会业务停滞,境外展览公司因为境外疫情形式严峻,普遍出现资金不足的情况,与内展的合作暂停,为公司创造了并购内展的机遇。20 年 8 月,公司引进深耕中国展览行业 30 余年的罗维强担任副总经理,负责发展内展业务,未来内展业务有望持续发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2.2 代理展

代理展通过销售展位赚取差价,规模逐年缩小。公司代理的展会均为全球知名度较高的展 会,一般为买断式合作,签订框架协议时公司向展商收取一定比例预收款。

公司代理展会涉及工业、纺织、塑料、食品、汽配、建材、美容、广告等多个行业,并与德国杜塞尔多夫展览集团、德国法兰克福展览、迪拜世贸中心等诸多全球知名展览集团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

代理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且利润率较低,公司战略向自办展倾斜,加大自有展会品牌的建设,缩小代理展业务规模,代理展数量由 16 年的 23 个降至 19H1 的 2 个。

2.3 数字展及其他

互联网产品领先布局。公司在 16 年就投入了会展互联网产品的研发,17 年,互联网产品 “China Homelife 247”展会外贸 O2O 撮合平台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解决了卖家企业对 “一带一路”地区了解有限的问题。参展企业可在展前通过互联网产品与潜在买家提前沟通交流,提高了交易成功率。

新冠疫情爆发后,业务迅速转型。20 年新冠疫情爆发,线下办展几乎停滞,根据全球展览 行业协会 UFI 发布的数据,20 年展览行业收入损失近 2000 亿欧元。公司业务也受到巨大 冲击,20 年境外自办展全部暂停。

公司围绕“一带一路”及“金砖国家”市场需求为核心,实现业务模式的迅速转型,在原有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历时约 3 个月的研发,率先推出了纯在线数字展览——网展贸 Max。

打造了集数字资讯、数字展示、数字撮合、大数据挖掘、数字商洽五大服务模块为一体的全要素数字展览,实现中国参展企业可以不用走出家门、国门,在家做外贸、在家找客商。

网展贸 Max 平台还承办了中国国家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全球首场大型国际性在线数字展览——中国-拉美(墨西哥)国际贸易数字展览会等 14 场数字展览。

21 年进一步创新推出“双线双展”。

海外逐渐放开疫情管控,各国展会陆续恢复举办,公司创新推出了双线双展产品——网展贸 Meta(网展贸 Pro+)。

网展贸 Meta 主要针对当前境外展览恢复而中国企业出展依然受阻的市场变化,为中国的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量身打造的线上线下、境内境外全流程服务。产品实现了展品出海、卖家上线、买家到场、即时商洽,在当前疫情现状下尽可能地还原了线下参展体验。

政策明确鼓励“双线双展”参展模式,国务院 22 年 5 月发文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境内线上对口谈,境外线下商品展”等方式参加展会。

“双线双展”贴近线下参展体验“双线双展”的优势在于:

(1)展品体验更优:相较于普通数字展,“双线双展”在展品出展、买家到场的前提下,买方对产品能够更充分地了解。

(2)实时线上交流:买家在购买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与卖家在线视频交流沟通,有助 签单成功率的提高。

数字商洽集市即时对接买家。公司互联网产品还包括外贸对接平台——数字商洽集市,国内外贸商家仅需注册后选择感兴趣的采购需求、基础意向信息,便可由专人对接与买家 1V1 视频完成商洽订购,不但会提供会前指导,还会帮助企业后续持续与买家对接,服务收费为 5000 元/场。

数字展览产品覆盖范围广,双线双展发展迅猛。21 年网展贸 Max 产品服务了来自全国 24 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的近 3000 个展商,对接了来自迪拜、墨西哥、波兰等在线数字展会 举办国及所覆盖区域的 127 个国家的各行业买家,实现年度贸易采购 300 多亿元。

21 年推出的双线双展迅速取得市场认可,22H1 网展贸 Meta 在印尼、巴西、埃及等 8 个国家共举办了 9 场双线双展,共 1100 家次企业参展,4.5 万个买家在展会现场与展商进行了近 3.5 万场即时商洽,达成采购意向金额近 5 亿美元。

研发投入已过拐点,22 年计划减少研发人员。公司的研发投入顺应互联网产品推出的趋势, 20 年之前,互联网产品主要定位于线下展的展前预撮合,因此研发费用率相对稳定,约在 1%左右。

20 年疫情爆发之后,公司迅速调整业务模式,全力研发线上展览,研发费用率在 20 年增至 14.5%,后逐步下降,22H1 降至 7.4%。由于公司在数字展览方面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且熟练工数量增加,21 年 9 月开始对研发岗位进行优化,实行优胜劣汰,22 年计划缩减研发人员,我们估计未来研发费用率或将稳步下行。

三、公司优势:品牌优势铸就高壁垒,卡位潜力市场

UFI 认证构建品牌壁垒。UFI 认证在国际具有较高认可度。

UFI 是世界贸易展览组织者和领先的展览运营商的全球协会,也是主要的国家和国际展览协会,以及会展业的选定合作伙伴,目前全球 82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2 个成员组织已成为会员。UFI 对主办商、场地、语言及参展商数量均提出较高认证要求,认证门槛较高。

21 年,公司拥有获得 UFI 项目认证的境外展会数量达到 10 个,品牌优势明显,占整个中国境外展览获得 UFI 论证项目的 71.4%。

境外自办展主要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和 RCEP 市场,颇具增长潜力。

截至 19 年末,境外自办展市场主要覆盖迪拜、印度、土耳其、波兰、约旦、墨西哥、巴西等 11 个国家,大部分国家与我国贸易往来密切且互补性强。

未来公司将加大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国家市场的开发(目前已布局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日本),并不断完善“一带一路”市场的布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指出 RCEP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占世界人口的近 30%,GDP 总量占全球 30.5%。且区域经济增速较快,具备增长潜力,其中印尼(19 年 5.0%)、越南(19 年 7.2%)、泰国(19 年 2.2%)、马来西亚(19 年 4.4%)。

21 年,我国对 RCEP 其他 14 个成员国进出口 12.1 万亿元,增长 18.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 30.9%。

卡位优势明显,龙头地位稳固。

会展是一项行业性和地域性特征明显的公众活动,特定主题展会在既定国家每年只能举行一到两次,当公司开发了既定国家的某主题展会以后,新竞争者很难进入。

公司先行布局“一带一路”市场,在“一带一路”深耕境外办展(含代理展)业务近十年,先发优势显著。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公司 14~19 年连续 6 年境外自办展办展面积为国内出境展览行业第一。19 年,公司境外自办展办展面积达 21.1 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 39.9%,龙头地位稳固(受疫情冲击,20/21 年线下展览面积较小,不具备参考意义,因此使用 19 年数据)。

疫情下迅速转型线上,具备韧性。

20 年疫情来袭,线下办展业务停滞,公司迅速转型业务模式,在原有互联网平台基础上历时约 3 个月研发,率先于市场推出了纯在线数字展览——网展贸 Max。

根据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从境外线上展来看,21 年共计举办了 888 场线上展,其中 363 场由公司举办,占总举办场次的 40.9%,远超同行业水平。

从中国境外自办线下展来看,21 年共计举办了 14 场展览(含代理展、双线双展),其中 3 场由公司举办(均为双线双展);境外办展总面积达 2.4 万平方米,其中公司达 1.0 万平方米,占总办展面积的 42.5%。

优质客户资源积累建立正循环。

通过十几年全球办展积累了数量可观的全行业的优质供应商数据与采购商数据,有超过 180 万条展会买家数据。

公司持续在大数据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大量资金,不断完善外部数据的同时,也在通过加快内部数字化管理,打通内部管理和各个业务板块的数据融通,通过自身采购全球顶级的 CRM 系统,自动化营销系统,数据中台系统的使用,打造公司的大数据运营平台。

此外,会展行业在疫情中业务难以开展,部分竞争企业与境外买家断联,而米奥与展会的买家和卖家仍通过线上业务保持联系,若线下展会后续放开,有望更好更快地开展业务。

四、财务分析:疫后业务转型带动业绩逐步恢复

收入受疫情影响大幅下滑,数字展支撑后疫情增长。

疫情前,公司收入相对稳定,19 年实现收入 4.3 亿元、同减 2.5%,20 年疫情对行业造成较大冲击,线下办会停滞,收入大幅同减 77.8%,公司及时推出线上展业务;21 年收入在数字展引领下得到恢复,在海外线下展会恢复、而国内企业出境受阻的背景下,顺势推出“双线双展”产品,收入同增 92.5%至 1.8 亿元,其中数字展及其他同增 86.2%至 1.5 亿元;22H1 尽管国内疫情反复,收入依旧实现高速增长,收入同增 45.8%至 1.0 亿元。

公司收入呈现季节性。

受国内外风俗习惯影响,公司展会主要集中在 6、9、12月,同时因规模较大的迪拜展、印度展等主要展会集中在 Q4,因此收入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19~21 年公司下半年收入分别是上半年收入的 1.5/4.0/1.7 倍。

合同负债因业务转型占收入比重显著提升。

公司线下会展收入在当展会已结束,根据合同约定提供相关服务时确认收入。

线上业务收入确认主要分两种情况:

(1)提供展前培训、开幕式和论坛等服务在服务完成时确认收入;

(2)线上数字展示业务按照合同约定期间内直线法摊销确认营业收入。

20 年线上业务的推出使合同负债占收入比重迅速提升,主要因为线上业务收入确认较线下业务需要更长时间,部分参展企业线上路演后,尚未有买家与之交流,未与买家视频、电话联系,因此收入未能全部确认。22年6月末,合同负债达1.0 亿元,合同负债稳定增长。

21 年毛利率超疫情前水平。

分产品来看,由于数字展无需支付展馆、机票地接等成本,数 字展及其他毛利率水平最高,超过 60%;自办展次之,约为 40%,代理展毛利率最低,约 35~40%。

17~19 年公司毛利率水平稳步提升,自 17 年的 40.0%提升至 19 年的 46.3%, 21 年,公司经营逐步恢复,且收入结构以毛利率较高的数字展览为主,因此整体毛利率水 平提升至 56.8%;22H1 毛利率同比下滑 20.5pct 至 38.3%,主要是国内疫情反复所致。

疫情后期间费用率控制良好。

17~19 年,期间费用率比较稳定,销售费用率在 20%左右,管理费用率在 6%左右,研发费用率在 1%左右。

20 年疫情爆发,公司业务停滞,收入骤降,加大投入转战线上展会,因此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大幅提升至 82.6%/35.5%/14.5%。

21 年线上带动收入大幅恢复,期间费用率明显下滑。22H1,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大幅下滑,分别为 36.9%/25.2%/7.4%,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归母净利润减亏,盈利能力向好。

17~18 年,归母净利润与盈利水平稳中有增,19 年因为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国际外贸发展承压,归母净利润同减 3.3%至 0.7 亿元,净利率为 15.5%。

20年受疫情影响,归母净利润-0.6 亿元,净利率大幅下滑至-70.0%,21~22H1 随着线上展 和双线双展的发展,公司实现减亏,净利率不断回暖。

会展行业:中国地位凸显,静待疫后复苏

一、疫情前稳步增长,亚太逐步成熟

会展行业市场空间大,亚太地区规模占比提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的深化,全球会展服务行业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 2018》,13~18 年全球会展行 业复合增速为 5.2%,18 年全球会展行业市场规模达到 355.2 亿美元。

根据 UFI 发布的全球展馆地图,全球展馆数量及展览面积持续增长,全球展览面积自 17 年的 0.35 亿平方米预计增至 22年的 0.41亿平方米。我们假设 22年每单位全球展览面积收入与17年时相同,估计 22 年全球展览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382.2 亿美元。

欧美成熟市场地位稳固,新兴市场如亚太和中东非地区规模占比不断提升。

国际会展行业形成了以欧美国家为中心,辐射亚太、中南美、中东非的格局,13~18 年欧美会展行业市场占比略有下滑,自 13 年的 74.6%下滑至 18 年的 72.1%,但领导地位依旧稳固。

亚太地区、中东非地区会展市场占比不断提升,自 13 年的 18.6%提升至 18 年的 20.6%,主要是因为亚太、中东非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带来当地贸易需求增加,当地会展市场规模随之增长;同时,众多国际知名的会展品牌纷纷进入亚太、中东非市场。

过去五年以中国为首的亚太地区会展行业蓬勃发展,UFI 预计 22 年亚太地区占据了全球展 览面积的 32%,仅次于欧洲的 39%,北美预计达到 20%。世界展览市场仍然保持以欧美为 主导,亚太等地区快速发展的格局。

经济贸易深入促进展览行业蓬勃发展,中国于世界展览业中地位凸显。

顶层合作倡议如“一带一路”的推进使得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交流进一步活跃,企业借助展会开拓新兴市场的需求日益增强,展览面积大幅增长。

17~22E 展览面积 CAGR 最快的五国分别为中国、巴西、俄罗斯、阿联酋、墨西哥,其中大部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金砖五国”。UFI 预计 22 年中国展览面积占总面积的 28.7%,为世界拥有最多展览面积的国家,在国际展览行业中地位渐渐凸显。

我国会展行业产业链以会展公司和展览场馆为核心。

会展行业产业链由会展主办方和承办方、展览服务机构、会展代理销售机构、参展商和参展观众等组成。

上游主要为场馆租赁方及相关配套服务,其中会展场馆为会展的载体,为产业链中关键组成,是业内的竞争性资源,向会展主办方签订协议收取租金。

中游为会展主办公司及承办公司,主要负责会展活动的策划与发起、宣传推广、招商、 *** 产业协调等,并向参展企业收取展位费用及人员费用。下游主要通过直销、经销和代销三种方式对接参展企业(国内卖家)。

会展行业资产质量、现金流良好。

首先,会展行业以租赁展馆办展为主,因此固定资产投资相对较小,属于轻资产运营。

其次,会展服务以预收货款销售为主,通常展前向客户收取全部参展费用,因此现金流良好,以米奥会展为例展位销售工作通常在会展开始前 6-9 个月启动,出展前 1 个月基本结束,向客户预先收取货款。因此会展行业资产质量较好,主要以货币资金为主。

会展行业粘性高、品牌壁垒强。

会展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将直接影响参展商参展效果,参展商在选择会展品牌时需要对会展公司服务和品牌进行严格考查,如果参展客户连续参展,会展企业会为该类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或进行二次客户开发,进而提升参展商的参展效果,一旦客户参展获得较好的参展效果后便愿意持续购买该展会,因此会展行业通常具有较强粘性。

会展行业的品牌是该行业的核心,会展通常会以特定主题举办(国别展/行业展),如果特定地区已经具有市场认可度较高的特定主题展会,那么市场新进入者想举办类型相似主题的展会则难度较大。

疫情冲击国内出展行业,行业空间大幅萎缩。

13~19 年中国出国办展数量及展览面积总体呈现增长态势;20 年受疫情影响中国出国自主办展大幅缩量,自 19 年的 137 场展览缩减至 20 年的 2 场;21 年部分企业创新推出“双线展”、代参展等模式逐步恢复线下办展,展览数恢复至 14 场。

米奥会展为境外办展龙头,外展行业竞争格局较为集中。

19 年米奥会展在境外办展面积达 21.1 万平方米,占我国总境外办展的 39.9%,为境外办展龙头企业。外展行业集中度相对较 高,19 年 CR3 达 64.8%。20 年起境外线下办展几乎暂停,展览行业受到巨大冲击,20/21 年线下展览面积较小,不具备参考意义,因此使用 19 年数据。

房产家居、纺织服装、工业机械为主要参展行业。

疫情前,境外自办展中房产家居、纺织服装、工业机械为办展面积最大三大行业,常年位居行业排行较前位置。

二、疫情冲击带来行业洗牌和转型动力

疫情对行业冲击较大。20 年疫情爆发后,各国密集出台限制入境措施,包括停发、取消签 证等,航班大面积停飞,超过 60%展商未能如期参展。

20 年 Q1 末,国内疫情缓解,国外疫情爆发,99%境外展览宣布延期或取消举办,中国企业集中参加的境外大中型展览超过 600 项被延期或取消;20 年 7 月末,疫情二次爆发,多个复展计划再次被取消、延期或转向线上。

行业洗牌,谋求业务转型。

疫情对行内企业冲击较大,据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统计,20 年超 40%的企业受疫情影响极大,88%的企业收入下降超 50%。

根据会展经济研究会《2021 中国展览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截止 21 年 8 月,超过 70%出展企业进行了业务转型,42% 的出展企业选择转型线上展模式,30%的企业选择做跨境电商,18%的企业努力重启境外线下展,24%的企业选择转型代参展模式,不到 5%的企业选择了线下线上双线展览模式。

可见疫情对行业企业冲击较大,大多数企业收入骤降、业务转型,行业出清部分抗风险能力、韧性欠佳的公司,行业集中度有望继续提升。

目前数字展览已成为国际展览的重要手段。

相继出台的数字展会支持性政策,鼓励企业以数字展览模式服务国外采购商,提供线上交流洽谈机会。根据 21 年 UFI 发布的《UFI 全球展览行业晴雨表》数据,全球 58%的受访展览企业在现有的展览产品中增加了数字服务和产品。

据统计,21 年中国境外线上展共计举办 880 余场,已成为国内出展企业的重要办展手段。

米奥会展境外线上展览数量远超其他公司,为数字展览龙头。21 年米奥会展共计举办了 363 场线上数字展览,占总境外线上展数的 40.9%,远超其他同行业公司举办数量,为行业龙头。

三、全球恢复至七成左右,静待疫后复苏

预计 22H2 全球约有 7 成展会企业可正常举办展会。根据 UFI 全球会展晴雨表,22H1,1~3月约有4成的企业预计减少展会举办,4~6月能够正常举办展会的企业占比明显提升;UFI 预计 22H2 全球约有 7 成展会企业可正常举办展会。

全球会展企业平均收入 22 年预计恢复至疫前 7 成水平。根据 UFI 全球会展晴雨表,21 年 15%的企业经营利润将较 19 年增长 10%以上,UFI 预计 22 年,有 50%的企业全年收入恢 复至 19年的 50%-75%,全球会展企业平均收入恢复至 19年的 73%。静待会展行业复苏, 后势可期。

盈利预测及估值

收入及毛利率:22H1 实现收入 1.0 亿元、同增 45.8%,我们预计随着全球疫情向好,外展 复苏,公司自办展收入有望逐步恢复正常,并且随着对 RCEP 国家的进一步布局以及内展 的布局有望使自办展收入快速增长,我们估计 22/23/24 年收入 3.4/7.9/9.4 亿元、同增 88.6%/129.4%/19.1%,其中自办展收入 2.3/6.5/7.8 亿元、同增 759.5%/177.2%/20.0%。

未来随着办展规模的提升,规模效应愈发凸显,毛利率有望超过疫情前水平,我们预计 22/23/24 公司毛利率为 50.2%/49.4%/49.6%。

净利润及 EPS:22H1 实现归母净亏损-0.15 亿元,同比减亏 0.4 亿元,展会规模效应明显, 随着规模的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明显提高,我们估计 22/23/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0.3/1.5/2.0 亿元,同比增长 154.2%/381.2%/30.8%,对应 EPS 为 0.31/1.50/1.96 元。

绝对估值法——DCF 估值:无风险利率使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2.73%,市场预期收益率使 用 91-21 年上证指数年化收益率 10.4%。beta 使用 2021/09/26~2022/09/26 ST 易尚、米奥会展、锋尚文化、兰生股份四家会展公司平均 beta 0.80,根据 CAPM 模型计算得权益成本为 8.81%。

债务成本使用 1~3 年期银行贷款基准利率 4.75%,税率 25%,计算得 WACC=8.78%;取永续增长率 1%,计算得每股价值 33.06 元。

报告总结:公司是会展行业的领军企业,在 A 股具有稀缺性。以境外自办展为主业,虽然新冠疫情导致线下办展停滞,公司率先转型线上,推出“双线双展”产品,还原线下参展体验,实现业务的重构。同时,抓住境内自办展的发展机遇,通过并购拓展境内展市场。

会展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随着海外和国内疫情向好,公司在疫情中的人才、买卖家储备有望助力业绩弹性充分释放。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对会展行业的影响:若疫情持续反复,将对公司境外线下办展产生不利影响。

宏观经济对会展行业的影响:宏观经济下行对会展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办展地政治经济的影响:办展地政治环境变动、经济政策调整、动乱及冲突等突发性因素导致境外会展无法按期举办或者会展规模下降。

汇率波动的影响:公司境外办展业务,以人民币兑换美元、欧元等外币结算展馆租赁成本、 宣传推广成本等办展成本,汇率波动或对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 报告来自【远瞻智库】

更多米奥会展价值,米奥会展承办了哪些会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