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华晨宇呐喊破音视频,华晨宇呐喊视频,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华晨宇呐喊破音视频,华晨宇呐喊视频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华晨宇呐喊破音视频,华晨宇呐喊视频

这是一篇来自音色流业余听众的听歌感想。

不同于合唱的《光年之外》,需要考虑双方和声状态的和谐,而在表达、音色上略带顾虑和克制,个人认为这首歌更能体现华晨宇的音乐特色,演绎发挥得更加自由自如。

整首歌的层次很丰富,改动很大,基本《呐喊》原曲已经只剩下主歌和“HO-HI-YIAN”。原曲我听了很多遍,很棒,但是这一首完全可以当成新歌听了。

“我一个人站在放眼无际的荒原

看着地的尽头天的边缘 看不见

我一个人等待经过无限的时间

感觉所有回忆旋转围绕我身边”

首段,歌词忠实原曲,和张韶涵清亮嗓音的处理完全不同,开口缥缈空旷,尾音拖出的质感犹如黄沙划过指间,激起触觉和嗅觉的通感,仿佛置身悬崖边,鼻尖呼吸到了远方沙漠吹来的风。这个低起的“套路”深究起来细节满满,一下子就把人拉到意境中去,这也是原曲我非常欣赏的一点。

从“看太行 历风霜 我孤勇前进”开始,歌词进入爆改,把《呐喊》原曲追忆情感的主题,变成了自我态度的表达,衔接上前几期的歌曲,从“杯也从容、歌也从容,转身矗立山峰的时候,Say it’s a new world”点题,从容延伸,顺势铺开对人生和世界的宣告,仿佛说,看,我超脱自我,创造了一个新的音乐世界。

中间穿插有点类似陶笛音色的吟唱,我不知道用意,但是从音色的角度,如风声呜咽般延伸出来的美感,营造了独自崖边风声萧索的画面。有点感慨,这个舞台上,有的歌手邀请了长调小姐姐助唱,有的邀请了合唱团助唱,而华晨宇却极简设计,小气到唯一的乐器,就是他的声音,让听众的注意力,也只能系在他的歌声上,真的很有底气。

“HO-HI-YIAN”这句呼喊的旋律本身是略带缓慢沉重的,后面与听众互动唱和时,从简单到丰富的编曲,从慢到快一点点鼓舞起听众心跳,仿佛黑暗压抑中挣扎破蛹,暗暗积蓄的力量从“New World”一句进入爆发。

后半段的音区对于男声而言非常高,“Tonight we are young”那一段,他歇斯底里的呐喊和嘶吼就像有人说的那样和声带负荷的生理极限相抗衡,仿佛在奋力挣扎。这是之前的演绎里他很少用到的唱法,嘶吼带来的情绪张力更加直接和鲜明。

最后归于“Its a new world”,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发声,为他自己发声,呐喊着开创一个崭新的世界,情绪丰满,充满着勃勃生机,在最后一刻绽放。

屏幕前作为听众的我,一路从跟唱到投入,整个人都热血沸腾。

听华晨宇唱完《呐喊》,我内心第一时间的感觉是,“圆满了”。

不只是因为这是这一季《歌手》决赛的他个人最后一首竞演歌曲,更是因为《呐喊》的出现,让我恍然大悟,《我》的自我回归绝对不是终点,《呐喊》才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当下状态的最好表达,也是对华晨宇艺术人格的丰满和塑造。

叔本华说过:“太在意意义反而失去了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最值得关注和善待的还是自己。见自己,再见他人,然后见天地。”每个人都要不断认知自己,悦纳自己,最终去面向这个世界。就像华晨宇自己所说的,如果说《我》是找到自我,那么《呐喊》就是他所说的爬上山顶之后的超脱自我了。算上《光年之外》,11首歌,整个“我”这个个体的追问、挣扎、奋起的过程历历在目。

这种一以贯之的自洽人格,最简单也最难。至少这一季的《歌手》舞台上,能做到这一点的歌手寥寥无几。

我欣赏华晨宇,并对此毫不掩饰。

也思考过为什么对他这么有共鸣?

也许是因为我也站在28岁这个时间点上。过着上班族普普通通的生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地思索思考、修炼修行;只有人格完整才能找到真正的安详,而自省是每个人都要自己做的功课。听歌于我而言就像看书一样,每一个歌手的演绎,就像翻开一本书的某一章。而华晨宇这本书,很完整,很丰满,很有意思,也许碰巧,他翻开的章节段落,和我差不多。

华晨宇最后一段“Its a new world”的嘶吼,让我莫名想起,曾经应酬频繁、觥筹交错、虚与委蛇的日子里,有一天回到家后终于忍不住爆发出的愤怒。我不想再困顿在他们的世界,再屈从他们的规则。那是前人的欢乐场,却也是我梦想和坚持的屠宰场。与其妥协,我宁愿开辟一条新路。这是一个二十几岁青年的傻气和坚持,可以被嘲笑,但是一定要坦坦荡荡,就想去闯闯看。如果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活出了四十岁、六十岁的状态,那才是真的悲哀。而华晨宇这整首歌的演唱,完全唱出了这样的心声。

曾经在Bob Dylan的《Chronicles(编年史)》里看到一段话:“我曾是里奇的重视歌迷,现在也仍旧喜欢他,但那种音乐已经在淘汰的边缘。它不再有任何意义,那种东西是没有将来的。没有错的是比利·莱昂斯的鬼魂,拔倒大山,在East Cairo和Black Betty的歌声中徘徊。这就是正在发生的音乐,能让你对惯常接受的现实提出疑问,能够带着破碎的心丢弃美丽的风景,它拥有精神力量。"

我欣赏腾格尔大哥,欣赏Jessie,我喜欢他们的音乐,但是他们的歌不是我的歌,他们不是我的未来,他们表达不了我的困境与惶惑,鼓舞不了我的坚定和坚持。他们,不在我这个小小个体、小小时代的语境里。这首呐喊,乃至于华晨宇的歌手这一系列很多演唱,对于像我这样的一代人,就是“正在发生的音乐”。在这个话题下,我只想充分表达自己对这首歌的偏爱。

借用《编年史》里的比喻,如果整个乐坛都充斥了牛奶和糖,并没有真正体现这个时代双重性格的歌曲,那么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感到悲伤的事情。

感谢华晨宇。

愿余生,杯也从容,歌也从容,醉也从容,我也从容。

在这个当下,只想和你一起呐喊,Its a new world!

———————————

看到其他评论有说演唱瑕疵的。

不回避这次的演绎是有少量瑕疵,但是瑕不掩瑜,不妨碍歌曲整体的表达。就像之前有一期很多人过多拘泥于为了过审改的歌词,而忽视了歌曲本身核心思想的传达。这一首歌,如果一直揪着瑕疵不放,而错过了改编和整体演绎上的精彩,那就有点可惜了。

如果认为演唱就应该无瑕疵才是可接受的,我想说可能摇滚乐听得有点少了。

就像我前面所说,这种嘶吼的唱法华晨宇很少用。但是,很巧的是我以前经常听的另外一位歌手,非常擅长这种唱法,所以我接受起来完全无障碍。怕无谓的比较,不再具体展开。

正好正主发博了,搬一个吧。很荣幸我那么脑洞的解读,没有与歌手原意偏离太多。

更多华晨宇呐喊破音视频,华晨宇呐喊视频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