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自己实在是一个贪心的旅行者,一边奔驰在从奥克兰到罗托鲁阿的公路上,一边默默的把这个悄悄浮起的念头又静静地摁了下去。说起来原因很简单,每次出远门旅行的时候,总是恨不得把行程尽可能的塞满,有多满就塞多满,不把每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利用足,绝不肯善罢甘休。所以常常陷入一种身体极度疲劳但是大脑极度兴奋的状态,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囫囵吞枣的塞进脑袋瓜里,无论是靠眼睛,靠镜头,还是靠纸笔电脑之类,等到闲暇空余的时候再拿出来一点点咀嚼当时的味道,就像牛羊反刍一样。当然我可以用时间紧,任务重,钱不够三座大山来为自己辩解一番,虽然这些都是事实,不过真实的原因大概只有自己最清楚,就是那无可救药的好奇心,永远对于世界充满热情,永远对于未知充满好奇心,永远对于在路上充满了渴望和冲动,虽千万里,吾往矣。从奥克兰到罗托鲁阿,一共两百五十二公里,包括在市区内的兜兜转转,一共耗时三个小时。很多第一次来新西兰的朋友,基于航班便利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常常是选择在奥克兰入境,然后直飞南岛的基督城或者皇后镇,似乎大家默认只有南岛才是原汁原味的新西兰,而北岛由于进入了成熟开发的阶段,总感觉少了几分新鲜感。实则不然,作为一个花了两周时间纵贯南北的外来闯入者,以一点点走马观花的粗浅认知来看,北岛同样精彩,如果你是想更多的了解新西兰这个国家,而不仅仅是为了拍摄几张风光照片的话,请不要错过这里。第一次有了来新西兰看看的念头,是少年时代看过儒勒·凡尔纳的神秘岛,原型就是这个南太平洋最大的岛屿,再后来就是大名鼎鼎的指环王,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大神之作的外景地就是新西兰,熊熊燃烧的末日山脉出现在屏幕的瞬间便抓住了我的心,当然最后促使自己下定决心的就是那篇在穷游论坛赫赫有名的精华攻略帖。不过当时买好机票之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预订酒店或者研究线路,而是对于新西兰本地土著毛利人的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概一向以来都喜欢把人文历史和自然地理结合起来的习惯使然吧。按照现今的划分标准,毛利人被认为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从库克群岛或者太平洋中部的波利尼西亚地区驾驭独木舟,远涉重洋而来,现在还有一种理论认为他们和台湾岛的阿美族有些渊源,如果打开世界地图看看,从台湾到新西兰,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前提下,漂洋过海而来,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毛利人没有自己的文字,直到1840年英国人到来之后,才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文字记录本民族历史,顺便宗教信仰也从原始宗教改为了基督教。“Māori”这个词在毛利语语境中表示“正常”或“正常人”之意,当时的欧洲人进入新西兰地区,毛利人便如此自称。外邦人则称呼“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坦率的说,新西兰的现代历史就是一部毛利人被不断血腥镇压和屠戮的历史,这是大航海时代所有新发现地区原住民的宿命。只不过和隔海相对的澳大利亚土著相比,新西兰毛利人的命运已经算是好太多,至少今天本土尚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属于毛利人,而且 *** 算是尽了一些努力来保护传统文化习俗,不至于只是停留在历史课本的记载中。大概在1769~1770年左右,詹姆斯·库克James Cook船长环绕新西兰南北两个主要岛屿航行,写出了有关毛利人情况和新西兰适合开拓为殖民地的报告。很快为了猎捕鲸鱼,海豹等动物和寻求其他暴利机会的欧洲人登陆新西兰,开始了和毛利人的交往。随着枪炮、农业技术和传教士的传入,毛利人的传统文化和原始社会结构开始解体。尤其是可怕的传染病,杀死了远比子弹和刺刀更多的土著居民,因为他们对此毫无抵抗力,居第二位的是酗酒,沉迷于杯中之物的毛利人很快便在降维打击之下,沦为了新西兰社会的最底层。到了1830年代,新西兰与欧洲建立了相当密切的联系,因而越来越多的欧洲移民来到这里,对于土地的需求愈发旺盛,从而进一步引爆了和毛利人部落的冲突。1840年,大约两百到五百多个毛利人部落领袖同英国 *** 签定了《怀唐伊条约》,新西兰从此时此刻就合法的成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之一,不过我很怀疑那些部落领袖是不是真的理解这份条约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还是只不过拿它去换了几瓶威士忌。1840年,哦,在地球的另一端,我们开始了第一次 *** 战争。从1860-1870年之间,新西兰爆发了长达十年的土地战争,首先从奥克兰南部的怀卡托地区开始,很快便蔓延至全岛范围。显然,以石斧,弓箭,标枪为主要武器的毛利人在面对滑膛枪和榴弹炮的攻击下,是没有任何取胜机会的。战争的结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从此奠定了新西兰的现代雏形,毛利人的命运至此也就大体稳定下来。在罗托鲁阿有一个毛利人博物馆,不过讲真博物馆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意思,基本是站在胜利者角度演绎的历史和一些拿来充数的生活用品,倒是门口的一大片花园非常适合拍照,当时正在怒放的郁金香在夕阳火烧云的映衬下,分外迷人。罗托鲁阿是一个留下非常之多美好回忆的城市。此地最著名的就是地热,千万年来在地下默默喘息的火山为这个小镇带来了弥漫全城的硫磺气味,伴随而来的还有世界十大SPA之一的Polynesian SPA,微凉的天气下泡泡温泉还是很惬意的,旅途的疲惫一扫而空。初春的下午走在城郊自然公园Redwoods的步道,星星点点的阳光透过高达数十米的加州落叶松,欧洲榉,还有新西兰特有的蕨类植物,落在铺满陈年落叶的林间小径上,不时看到当地人从身边跑过,呼吸着格外清新的空气,享受着难得的宁静,让人思绪也随之飘荡起来。No e-mail,No cellphone,,No meeting, No biz travel,No weekly report,这TMD才是真正的生活。罗托鲁阿海边的日落非常之赞,被晚霞染红了洋面泛着金光,海浪温柔的拥抱着岸边的礁石,卷起了片片雪白的浪花,晚归的海鸟自由自在的滑过天空,一点都不怕人,相形之下,反倒是我们这些不经意间闯入的游客倒是显得有些突兀了。如此美妙的画卷在眼前次第展开,令人心旷神怡,不由得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饱览美景之余,些许遗憾来自咕咕作响的肚肠。中午的Fish&chip虽然热量十足,但是实在是有点过于油腻,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吧。抽空逛了逛当地超市Count down,大肆采购了一番,晚上亲自下厨煎了牛排,煮了盐水青口贝和土豆番茄汤,配以烤鸡,全麦面包,蔬菜色拉,开了两瓶葡萄酒,中西结合,大快朵颐。今晚入住的民宿老板是来自上海的一对夫妇,几年前移民此地,夫妻二人打点这间小旅店虽然不乏辛苦,不过夫唱妇随,倒也是其乐融融。临行之前老板特意嘱咐我多带点国内出版的报纸杂志前来,尤其是点名《申江服务导报》,为的是一解乡愁,消磨异国的漫漫长夜。晚上宾主欢聚一堂,相谈甚欢,再次验证了他乡遇故知的无比正确。热情好客的主人不仅迅速帮助我们搞定了初来乍到的诸多不适应,比如新西兰的炉子到底怎么用?为嘛这里的西红柿如此之贵?到底哪家超市物美价廉?单单是在万里之外听到熟悉的乡音,分享彼此才懂的笑话,便已经是人生乐事一桩了。那些关于在路上的点点滴滴:
巴黎二三事之碎碎念
巴黎二三事之蓦然回首一瞬间
巴黎二三事之B面
巴黎二三事之活色生香烟火气
哇哦!OMG! 太美了!
五光十色迈阿密
恍惚间,我好像又回到了阿里
突如其来的旅行
敢问路在何方
高棉的微笑
Lost in La Paz | 游荡在拉巴斯
关于京都那些最美好的回忆之五:莫道人心不如水
关于京都那些最美好的回忆之四: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京都那些最美好的回忆之三:此时无声胜有声
关于京都那些最美好的回忆之二:人生有酒须当醉
关于京都那些最美好的回忆之一: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场非典型旅行的非典型总结报告
突如其来的穆加贝,哈拉雷和津巴布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