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无穷尽的人流,鲜艳夺目的旗帜,嘶哑而又悲壮的口号,继续沸腾在古老的故都街头和上空,雄健的步伐也继续在不停地前进——不停地前进……”
上一次看革命巨著,还是六年前的《红岩》。
六年之前,我躺在家里的躺椅上,流着热泪读完了《红岩》。结尾伴随着江姐的英勇就义和其他同志终于逃出渣滓洞,那大概是我第一次以更加真实立体的感觉了解那个血肉模糊、国破家亡却又斗志昂扬、万众一心的年代。
而这一次,是带着大学老师的强烈建议阅读的,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心境,却能够让我带着批判性、敏锐性和捕捉的眼光穿越历史,回到一个世纪之前,那个在中国历史上青年人的声音响彻云霄的时代。
这本书我前前后后读完花了大概半个月时间,也因老师讲到书中的后半部分失去了动人的情感,显得过于概念化和平铺直叙而产生过放弃继续阅读的念头。
但是最终读完了。
这不仅仅是一部青春的赞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部历史的画卷,将一个世纪之前中国社会知识分子的群像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
从林道静,到张秀玉,再到路芳,不仅仅是名字的演变,更是林道静从一个过度理想主义的小资青年到一个勇敢坚定地 *** 员的成长过程。
书中的主要任务着墨颇多,但是却产生了虚幻感和空洞感,反而是一些小人物,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比如“三分之一”主角余永泽。
从最开始余永泽的出现、转变到最终与道静形同陌路,我看到了余永泽的善良,也看到了他的心机,看到了他为家庭所做的努力,也看到了他的自私,在乱世中求得一份安宁而去整理国粹和民族服装,也大男子主义,也希望爱人相夫教子。
这个从最开始拯救要跳海的道静的余永泽,到后来逐步变得面目可憎的余永泽,显得极其戏剧化。
比如小人物王晓燕的父亲——王鸿宾,当时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从最开始得知道静是革命分子之后告诫女儿不要和道静接触,但中间帮道静从监狱中救出来,再到给道静介绍工作,最后一点一点了解进步思想,甚至带领妻子和青年大学生一同 *** *** 。
“第一次,王教授像一个姑娘般脸红了。他望着这些青年学生纯真的热烈的眼睛,忍不住忍泪盈眶、喉头哽咽。他频频向人群挥着手。一边挥手一边拉着妻子,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慢慢地羞怯地走进排好了的队伍当中。”
书里很多文字的细节刻画都深深地戳着我的心。
“卢嘉川坐在老王的小屋里又等了一会儿,老头回来告诉他,大门口果然有好像侦探的人在转悠,因此他只得留下来,直到下午七点,他才在一个同学屋里换上一套漂亮的西装,摇晃着身子吹着口哨,像一个浪荡公子,趁着黄昏时的骚乱,走出了北大三院的大门。”
“偷东西的人最喜欢骂别人是贼,三妻四妾的道德要家,最会攻击女人不守贞操……”
“我又不是男人身上的附属品。”
“我们那时的人全都四零五散啦——牺牲的、坐牢的、叛变的、妥协的、不知下落的。”
“你说咱俩的关系,可以比同志的关系更进一步吗?”
“暴风雨又要起来了!看,这些年轻的鹰是多么勇敢啊!”
“华北虽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就像书中我最喜欢的卢嘉川一样,用血肉之躯换取坚守不变的信仰,虽牺牲,却永垂不朽。
其实上面种种的表达都没有让我淋漓尽致写出我对这本书的深刻感受,我懊悔自己的文字的匮乏和视野的狭窄,不能用更加广博的目光和更加开阔的眼界去理解书中的人物形象。
愿今后进一步提升阅读效率,浸润书海之间,让更持久更厚重的快乐,代替生活中那些短暂轻飘的快乐。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