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简介,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图片,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简介,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图片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简介,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图片

“新京味儿”四十年

——访摄影家王文扬

40 Years of the “Neo-Beijing Style”

—— Interview with Photographer Wang Wenyang

摄影/王文扬  嘉宾/康泰森

采访/阳丽君 李德林

Photos by Wang Wenyang Guest: Kang Taisen

Interview by Yang Lijun, Li Delin

赶上这天真不赖,1983 年1 月 王文扬 摄

阳丽君:“广场漫步”系列在当时摄影圈影响很大,你们四兄弟还联合办了一次展览?

王文扬:是的。从 1981年到 1983年,我从事了 3年的专职摄影工作,见着什么都拍,对选择拍摄题材,什么是好照片等问题没有太多概念。1983年老三王文澜提出,我们可以围绕天安门广场拍摄一个“广场漫步”的专题。从 1983年中一直到 1985年将近两年的时间里,我没事就到天安门广场拍摄,其中老百姓的活动拍得最多。到 1985年 10月,我们的这些作品,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了“广场漫步”摄影联展,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乘凉,北京展览路,1981 年 王文扬 摄

冬练三九,1984年 王文扬 摄

当时有评价说,能够在天安门广场这么一个小的范围内,通过摄影展现一个国家的脉动、步伐,是有开创性的。这个展览给我启发非常大,从那以后我就知道该如何去拍,以及拍什么题材。我生活在北京,熟悉这里的生活、百姓,应该记录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人群。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变化,这也给了我们记录拍摄的动力。现在回头看,我们拍摄的生活点滴,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些细节见证了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的变化。我们以小见大,用镜头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出行的三代人,北京西城区官园大街,1985年 3月 王文扬 摄

霹雳声呵斥霹雳舞,北京西长安街,1988年 6月 王文扬 摄

李德林:有些人关注重大事件,你关注胡同里的趣味点。胡同就是北京的特色地域,老百姓生活在其中。

王文扬:关注北京老百姓的生活,就可以把北京通过改革开放带来的生活的那种变化用影像记录下来。1981年夏天,我拍俩老太太,当时没当回事,后来把这个底片找出来扫描,一看俩老太太坐在十字路口中间的安全岛上拿着大蒲扇乘凉,那时候,我刚拿到单位发的照相机,闲着没事在我们家门口展览路那边溜达,随手拍了一张,不像其他照片有那种对比冲突,这个没有,是一种祥和的感觉。这次成都国际双年展,我给了八张作品,策展人就选了这张。这是这张照片第一次展出。

门脸儿,北京西四东大街,1989年 8月 王文扬 摄

阳丽君:现在新京味儿的题材你还在拍,新京味儿主要有哪些特点?

王文扬:主要区别在于,新京味儿有好多时尚的东西。刚才说我拍了很多老北京胡同生活中的冲突性画面,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胡同环境变了,不好拍。原来有旧胡同与新人、新文化的那种冲击,拍出来特别有意思。早先零几年胡同刚有人买车,老太太摸着他儿子的车,拍下来就很有戏剧性。现在胡同翻新了,满胡同停着车;胡同里的老北京人也逐渐搬走了,出现了好多租房子的人;服装就不用说了,变化更大;前门到王府井东华门那一带,都是各个地方的人开的商店,跟原来的味道不一样。这种时代的变化,拍出来自然就是新的味道。你接受它的同时,心里还装着旧的场景,这对个人来说也是个好玩的事儿。

庙会风情,北京地坛,1985年 王文扬 摄

观舞,北京景山公园,1996年 5月 王文扬 摄

阳丽君:你们四兄弟在摄影界很突出,我看八九十年代拍胡同的作品,感觉你和王文澜先生的作品有时候风格很像,你应该还是受他影响最大。

王文扬:对,他在《中国日报》工作,我也在报社工作,接触的人、参加的摄影活动也差不多。当时《中国日报》有抓拍专栏,我们经常投稿,作品也经常发表。曾经有一版照片反映民间的晨练,还有一版拍北京的风沙,其中不少都拿了新闻奖,这改变了很多新闻记者的拍摄思路,他们转而把镜头对准老百姓。还有《中国青年报》,他们旗下的摄影师像贺延光、刘占坤、解海龙等都是有代表性的,他们的作品也会给我启发。

胡同足球,1996年 王文扬 摄

阳丽君:你和康先生都是北京人,照片都带点“京味儿”。

王文扬:“京味儿”实际上是老北京的一种文化。1978 年以后改革开放,传统北京的那种老京味儿逐渐向新京味儿过渡,呈现出一种新旧观念、场景的撞击。新生活、新变化带来新的体验,我们作为摄影师就是记录百姓生活在这个变化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细节,这能在好多照片中看出来,刚才讲的烫发等只是其中的一些场景,还有比如街头跳霹雳舞,大妈出来呵斥,都是很有时代意味的。

胡同人家买新车,北京白塔寺,2008年 4月 王文扬 摄

说到“京味儿”,可以想到北京人艺演的《茶馆》《龙须沟》等话剧,尤其以《茶馆》为代表,里面的人物、风俗是传统京味儿的,玩鸟、喝茶、穿戴等也都是传统中传承下来的东西。1949年之后,京味儿也有变化,比如改造,龙须沟的改造老百姓都叫好;胡同改造、建筑改造带来的现代化,有时候也给人一种文化的失落感。现在逐渐又把传统的东西恢复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京味儿,我拍的主要还是新京味儿风情。胡同里有汽车、共享单车,老百姓穿上新式的衣服,刷抖音,这些变化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阳丽君:谢谢!

疫情来了,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2020年 3月 王文扬 摄

作者简介

王文扬,1981年开始从事专职摄影工作,曾任《中国知识产权报》摄影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四十年来,在全国各种报刊发表摄影作品千余幅,其中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外各种影展或比赛中获奖。曾获 1992年首届“全国十大青年摄影家”、第三届“全国人像摄影十杰”称号;1999年第四届中国摄影金像奖;第五届尼康(中国)摄影大奖赛大奖。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王氏四兄弟“广场漫步”摄影展览;1989年由中国美术出版社出版《京味摄影集》。2004年参加“中国人本”大型摄影展览,参展的多幅作品被广东省美术馆收藏;2006年中国摄影家协会成立 50周年获“突出贡献摄影工作者”称号;2008年 8月配合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王氏四兄弟“运动与生活”专题摄影展。

来源丨节选自《中国摄影家》杂志2022年第11期,文章标题《“新京味儿”四十年——访摄影家王文扬》,摄影/王文扬。

声明丨本文所刊载内容,版权均为《中国摄影家》杂志所有,侵权必究。如需转载,请提前与本刊联系。

编辑丨郑家伦

更多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简介,摄影家王文澜个人资料图片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