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今日(2月10日),随着长安汽车对外公布其1月份的销量数据,头部中国品牌的销量排名也随之出炉。给大家划一下重点:比亚迪蝉联单月销冠,长安紧随其后,吉利与奇瑞差距不大,长城依旧处于转型阵痛期。下面,就跟圈哥来进一步了解一下榜单的具体情况吧。
比亚迪:蝉联单月销冠
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份累计销量达15.13万辆,同比增长58.6%,再度夺得了单月销量冠军。其中单月出口量达10409辆,同比增长超57.8%。具体来看,DM车型销量达7.88万辆,EV车型销量达7.13万辆,插电、纯电“两条腿”基本做到了“五五开”。其中,宋PLUS家族销量达35741辆,驱逐舰销量为4966辆,海豹销量为6618辆,海豚销量为17629辆,汉销量为12215辆,秦家族销量为14185辆。
对于比亚迪1月份的市场表现,一个字就是“猛”,单月销量同比增幅超58%,就是最好的证明。当然,比亚迪的上限还很高,尤其是海洋网系列车型,像海豹、护卫舰07等车型,都是未来可观的增量。不仅如此,比亚迪在海外市场方面也开始发力,这都是今年比亚迪销量再创新高的重要推手。当然,腾势起势之后,市场表现也非常值得期待。此外,今年下半年,比亚迪还将推出个性化品牌,品牌发展将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长安:稳中有进
数据显示,1月份,长安汽车自主品牌销量达14.62万辆,同比下滑35.28%。自主乘用车销量达12.46万辆,同比下滑21.4%。自主海外销量达1.79万辆,同比减少24.8%。值得一提的是,长安自主品牌新能源单月销量超2.8万辆,同比增长超106%。
对于长安1月份的市场表现,用“稳中求进”来形容比较合适。一方面,传统燃油车方面,在CS75系列、CS55系列、CS35系列等SUV家族的带动下,整个销量的基盘还是算比较稳定。从乘联会公布的数据来看,这三款车型也顺利进入榜单前15位。另一方面,新能源持续发力,尤其是在深蓝SL03的带动下,长安新能源实现了销量与品牌的双提升,这一点值得肯定。今年,长安还将推出长安逸达、CS75PLUS智电iDD、CS55PLUS智电iDD、深蓝S7等多款新品,值得大家期待。
奇瑞:“双市场”格局稳固
数据显示,奇瑞控股1月份销量达10.13万辆,同比增长16.5%,连续8个月单月销量超10万辆,成功实现“开门红”。具体来看,奇瑞品牌单月销量达7.42万辆,同比增长10%;星途品牌单月销量达4752辆,同比增长20.8%;捷途品牌单月销量达1.6万辆,同比增长59.3%。其中,瑞虎8、瑞虎7、捷途X70三款明星产品,稳居月销过万车型阵营。
对于奇瑞汽车1月份的市场表现,可以用“厚积薄发”来形容,进一步巩固了国际国内“双市场”格局。数据显示,仅春节期间,奇瑞就向欧洲等地区的国家发送了2.4万辆车,足见其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2月1日,奇瑞集团旗下四大品牌联合官宣,共同推出“全系车型整车终身质保”政策,再一次彰显了“技术奇瑞”的自信。据悉,奇瑞瑞虎9、星途瑶光、E03、捷途T-1等一批重磅新车型也将于今年上市,将带动集团销量持续快速增长。
吉利:新能源+高端齐步走
数据显示,吉利汽车1月份累计销量达10.34万辆,同比下滑约29%。其中,新能源单月销量达11031辆。具体来看,吉利品牌单月销量达87255辆,中国星·高端系列销量达21145辆;几何纯电系列单月销量达5825辆;领克品牌单月销量达11066辆;极氪品牌单月销量达3116辆;睿蓝汽车单月销量达2015辆。值得一提的是,海外出口单月销量也达1.51万辆,同比增长9%。
对于吉利汽车1月份的市场表现,还算比较“稳”。新能源与高端系列表现依旧非常强势,这也是吉利销量结构的一大亮点。尤其是领克以及极氪品牌的表现,进一步推动了吉利品牌向上。同时,吉利在出口方面也持续发力,预计今年会有不错的市场反响。另外,吉利还将于2月23日发布吉利品牌新能源战略,中高端新能源系列以及首款产品也将首发,吉利在新能源智能化转型也将再提速。
长城:加快新能源、全球化转型
数据显示,长城汽车1月销售61519辆。其中,海外销售新车15998辆,同比增长25.47%。具体来看,哈弗品牌单月销量为39192辆,魏牌单月销量为1056辆,欧拉品牌单月销量为3676辆,坦克品牌单月销量为5915辆,长城皮卡单月销量达11680辆。
从长城汽车1月份市场表现来看,销量承压还是比较明显。不过,受春节假期以及新能源转型等多种因素影响,这样的市场表现不算太差。值得一提的是,长城海外销售同比增长25%,智能新能源发力全球市场,有望带来不错的增量。同时,今年长城汽车还将推出超10款新能源产品,产品交替的阵痛期还得忍受一段时间。此外,长城汽车在品牌战略方面也将进行全面重塑,未来市场表现值得期待。
总的来看,受春节假期的影响,头部中国品牌市场表现不算特别抢眼,部分品牌销量同比下滑比较严重,这样的表现其实是符合市场预期的。不过,从各大品牌产品结构来看,新能源、出口将是今年争相发力点,至于结果如何,就交给时间来验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