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望春風這首歌由台灣著名作曲家鄧雨賢於30年代時所作,那時的台灣正處於日本統治之下,以閩南語客語傳唱的歌謠本就是少數,故望春風一曲除了歌詞內意思之外,更有對日本反抗、對時代反抗的象征。 而到了1949年之後,抵達台灣的國民黨政權對台灣原有的本土文化不滿意,便開始推動國語運動。像望春風這樣的台語歌曲就被打入冷宮。而同時,國民黨開始了一系列對台灣本土文化壓制的運動,高壓統治與文化霸權的影響下,台灣的本土文化發展淒慘。在60-70年代的時候,台灣大學師生多次反抗文化壓制,爆發了多次運動,而這時,望春風也就成為反抗運動的象徵,甚至被譽為台大的地下校歌。(如今在台大的校史館,望春風和舊校歌一樣被並列台大校歌) 到了80年代,台灣逐步解嚴,民主化自由化浪潮開始出現。來自西方的波普文化開始進來,影響台灣的年輕人,搖擺舞、迪斯科、喇叭褲成為了潮流,而同時,如望春風、雨夜花等優秀的台語歌曲被重新拾起,走上檯面。年輕人回望自己的本土文化,但很難體會到這當中所蘊含的故事了。 回頭再看潘瑋柏的歌詞 爆炸頭在望春風 左右搖擺上下一指神功 黑白電視可能無法感受 但相信你們可以悟出黑色幽默 當中所講的,並不只是戲謔,而是台灣歷史的真實寫照。 再附上望春風的歌詞: 望春風
Wang Chun Feng (Looking Forward to Spring)
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
Alone at night sitting by the lamp, I feel the breeze caressing my face 十七八歲未出嫁,當(音燈)著少年家
Unmarried in my youthful prime I picture a handsome lad 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
With features comely and refined; I wonder about his family 想要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
I’m afraid to ask, while my heart cries out with passion
想要郎君作尪婿,意愛在心裡
But the eager desire to marry you I bury deep in my heart 等待何時君來採,青春花當開
Oh come to me soon, for youth will never wait 聽見外面有人來,開門該看覓 Someone is approaching, I open the door to see 月娘笑阮憨大呆,被風騙不知
The moon *** irking at my folly; ‘twas only the stirring bree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