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新网4月24日电 一个端午香囊,一碗腊八粥,一杯解暑茶……当中医药文化逐渐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华老字号”方回春堂的“不忘初心”得到了最佳印证。
溯本追源,这是一家有36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国医馆。百年积淀,留下的是文化的精粹。寻文化脉络,始终坚持道地药材、名医好药的方回春堂,以传统为根,不断推陈出新,将中医药文化之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药者初心:名医好药乃立馆之本
2001年10月,杭州方回春堂借清河坊历史街区重修之际,集资近千万元人民币,整缮原址店屋,重新开业。
忆起刚开业时的情景,方回春堂河坊街馆馆长汪立源至今记忆犹新。为期三天的义诊结束后,馆内便“门可罗雀”,鲜有顾客。甚至复馆两年时间里,方回春堂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汪立源记得当时有人劝自己“好的医生和好的药材意味着低利润,实在不行医生差一点,药材差一点,总不至于亏吧”。
“名医好药,是方回春堂的立馆之本。”汪立源十分坚定,“只有坚持道地的药材,才能留住好的医生,为老百姓带来真正优质的中医服务。即便是亏本,也要将好的中医服务带给更多人。”
方回春堂坚守服务百姓的初心与决心在危急关头得到了印证。
2003年,全民抗击非典。那一年,中药材板蓝根和金银花都断货,很多市民跑遍全城也买不到,而有存货的商家纷纷借机涨价。此时汪立源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进价160元/公斤的金银花,以60元/公斤售出,并且只要有存货就卖,不计成本。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只有一点就是不能发国难财,宁可我们亏一些。开店要本着诚信的原则,不囤货炒货,不投机取巧,这也是方回春堂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规矩。”汪立源说。
凭借着这份初心和坚守,方回春堂不但赢得了百姓的赞誉之声,更吸引起一大批志同道合的中医名家。
国家级名中医陈意,在退休后仍坚持每年参加方回春堂的义诊和膏方节,他说方回春堂在用药、处方、管理、医保政策等方面都十分正规,“一家医馆只有正规,才是对社会、对患者、对医生及对自身品牌的负责。方回春堂就是这样一家正规的医馆,这是我为何会选择在方回春堂的原因。”
见证复兴:中医药发展蒸蒸日上
2010年,随着中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方回春堂正式开出第一家分馆——拱宸桥馆,从此正式打开了方回春堂在杭州的市场布局。
此后,方回春堂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脚步愈发自信。2014年,方回春堂正式迈入了集团化管理的阶段,目前已拥有近800位员工,并形成了以河坊街馆为中心,拱宸桥馆、下沙馆、萧山馆等17家医药馆在内的完整医药经营体系,真正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医药馆”。
目前,方回春堂已有一支由近700余名国家级、省级特色专科、名医嫡传弟子等名老中医组成的名医团队,有国家级名中医陈意领衔的大内科,国家级名中医何嘉琳领衔的何氏妇科,国家级名中医盛玉凤领衔的裘氏妇科等。许多浙江省内乃至全国各地的患者都慕名而来。
不仅如此,为让百姓们得到更好中医药体验,方回春堂还特聘国家级中药材鉴定专家,严格把关药材质量,其中药材质量一直位列全国前三甲。
“每年参茸节,方回春堂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为的就是让消费者买到高品质的放心参。”方回春堂集团副总裁郭怡飚说,方回春堂售出的每一支野山参,在到达消费者手上之前,都要经历重重大关才能“突出重围”。每年夏天,方回春堂的专家团队还会进到东北长白山地区现场选货。
2015年,方回春堂被评为“全国十大名中医馆”,2017年,方回春堂被评为“社会十佳办医机构”。
得百姓之赞许,得社会之认可,见证行业发展蒸蒸日上,对于一家老字号来说,大概是坚守于中医药复兴之路上最美妙的回响。
传承再接力: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更远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这是方回春堂自创立几百年来不变的愿景。
自2001年复馆以来,方回春堂举办了各种惠民活动。每年春秋两季的义诊,一年一度的膏方节和参茸节,一年总共600多场惠民服务,超150万就诊人数,让不少市民走进中医,了解中医药文化。
杭州市民林先生已经连续13年参与方回春堂膏方节了,每年秋冬进补一剂膏方对他来说变成了一种“信仰”。就连去北极,他都带了40包膏方放在包里,每天一包按时服用。
“勿忘初心,振兴中医,大医精诚,妙手回春。”这16个字,体现了方回春堂一如既往振兴中医药、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初衷。如今方回春堂正致力于把中医药文化推广至国际舞台,让世界了解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地球每个角落的人能够因科学、严谨的中医文化而重焕光彩。
传统文化沿袭至今日,依旧熠熠生辉。锻造中医药文化的“金名片”,是“老字号”方回春堂百年积淀下的新使命,也终将在历史长河上留下令人难忘的一笔。(李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