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童年(班得瑞)(班得瑞的童年记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童年(班得瑞)(班得瑞的童年记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曾经,我是不折不扣的班得瑞粉丝,13张专辑,186首曲目,不敢说如数家珍,但熟悉程度也绝对超于常人,打假(盗用班得瑞名义的盗版专辑)、扒谱、表演首选,每一事都占全了。班得瑞和当年的理查德克莱德曼一样,那种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与音响感受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耳朵,旋律动听,轻松愉悦,成为了那批成为“流行音乐”的“纯音乐”。

多数介绍如是说:1990年发迹于瑞士的班得瑞乐团, *** 了一群爱好生命的作曲家,演奏家及音源采样工程师等等青年才俊……班得瑞最独特之处莫过于每当执行音乐制作时,从头到尾都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坚持不掺杂一丝毫的人工混音,直到母带完成……这样的叙述让班得瑞的音乐更被人为添上一层迷幻的色彩,我以为这就是现代新世纪音乐(New Age)的精髓。

存在or不存在

就像是孩子长大了就渐渐知道圣诞老人、奥特曼不存在一样,随着获取信息渠道变多、见识逐渐积累,就有了质疑的能力——为什么这样的现代音乐从未有官方演奏视频?为何在国内已经被用到泛滥程度的音乐在国外反而从未有人提及?网上更是不乏“班得瑞是一场骗局”、“班得瑞是假的”这样的言论,心中信仰的大厦已然倾颓,但班得瑞曲目数量之多且风格统一,制作上可称精良,并非无中生有、随便捏造。

班得瑞专辑上的介绍,除20周年选集外共13张专辑

好在这个问题在知乎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可靠的回答,班得瑞还是存在的,不过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样一个乐队,而是瑞士的一家唱片公司AVC(Audio Video Communications)旗下的一个音乐项目,由AVC公司的彼得·博萨提出,初衷是为了制作一些能让人们经历一整天紧张、焦虑的工作之后能够得到放松、沉思、冥想的音乐。该项目邀请了包括奥利弗·施瓦尔茨在内的数位德国作曲家进行创作,很显然“发迹于瑞士”这样的描述不算贴切,Bandari倒是与德国人有更深的联系。

原创or改编

如果你听的音乐再广泛一些,很容易就发现一些班得瑞的音乐“似曾相识”,著名的一些的如歌手恩雅Enya、神秘园Secret Garden、在紫禁城办过演奏会的雅尼Yanni,美国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指环王3》的配乐、伦敦奥运会上憨豆参与演奏的《火战车》,都存在于班得瑞的专辑中,不少作品的原作者是没有班得瑞出名的,比如《森林中的一夜》(A Woodland Night)和的《罗兰》(Lauren)的原作者David Friedman,《童年的回忆》(Childhood Memory)原作者热田宫纪(Kiminori Atsuta)……还有一些地方民歌,如爱尔兰民歌《迷雾水珠》(The Foggy Dew),粗略估计班得瑞作品中原创的作品可能是少于其曲目数量一半的,大多都是进行改编后的翻奏。

《指环王3》主题曲《西部风云》,Into the West
https://y.qq.com/n/yqq/song/002AdiJZ2uNWPu.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y.qq.com/n/yqq/song/002AdiJZ2uNWPu.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
班得瑞《西部风云》,Bandari-Into the West
https://y.qq.com/n/yqq/song/000yzFyz0V7Otb.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y.qq.com/n/yqq/song/000yzFyz0V7Otb.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

当然据这些非原创曲目是签署了相关合同的,只是一直以来班得瑞的传播过程中缺少了关于原作者信息的宣传,让很多人误以为它们本来就是班得瑞的作品。“一旦开始策划新的音乐便深居在阿尔卑斯山林中”这样的描述显然不实,不过是挪用了他人的作品进行了一些改编,虽然少了原创这个标签,但以“放松”、“冥想”、“自然”为中心选择这些曲目、形成如此风格的专辑,也算是班得瑞的一番创意。

这里说一下我较为认可的两首改编,《森林中的一夜》和《童年的回忆》:

David Friedman《森林中的一夜》,David Friedman-The Woodland Night
https://y.qq.com/n/yqq/song/003AMh0y2f1lpc.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y.qq.com/n/yqq/song/003AMh0y2f1lpc.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

《森林中的一夜》原本是一首钢琴曲,除了主旋律钢琴以外,简单的加上了电子合成的背景长音、竖琴,以及略显拙劣的电子合成大提琴和定音鼓。

班得瑞《森林中的一夜》,Bandari-The Woodland Night

班得瑞的改编将整体速度放慢了一些,主旋律使用的长笛和小提琴是真实乐器声音,伴奏加了一些轻打击乐 *** 乐拨弦,保留了原曲有的竖琴,个人觉得最妙的是增加的大管旋律。全曲听起来很有徜徉在森林中的感觉,这首改编还是不乏班得瑞自己的一些想法。

班得瑞《童年的回忆》,Bandari-Childhood Memory
Childhood Memory - Bandari - QQ音乐-千万正版音乐海量无损曲库新歌热歌天天畅听的高品质音乐平台!y.qq.com/n/yqq/song/003zliFw0Q5Tgx.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

热田宫纪创作的《童年的回忆》原曲是一首钢琴独奏,这里没有版权暂时没有链接,乐曲长度较长,超过8分钟,本身也是一首安静动听的曲目,比班得瑞的多一个中间段落。

这首是班得瑞的代表性曲目之一,班得瑞的改编大大缩短了乐曲长度,主旋律使用了长笛和英国管,这两者也使用了真实乐器,除了保留一部分钢琴外,还增加了电子合成的弦乐、竖琴、一些轻打击乐、合成人声,整体听感也很好,在热田宫纪之外发挥了自己的巧思。

乐器原声or电子合成

原本我并没有能听出乐器原声和电子合成音区别的音乐素养,那些各种我叫不上名的乐器声音我从未怀疑过其真实性,得益于后来听了更多的独奏作品和现场音乐会、并参加了乐团,某一日无意间重听班得瑞才恍知都是大段的电子合成音,只有少量曲目主旋律才会用一些真实乐器录音,失望之余,感叹音乐素养提高反而让自己少了一份从前的快乐。

班得瑞《追梦人》,Bandari-Dreamcatcher

班得瑞的版本中,除了主旋律用了真实的小提琴,其他部分均使用的电子合成音。

神秘园《追梦人》,Secret Garden-Dreamcatcher

细心对比听一下原作者神秘园(Secret Garden)的版本,这里的小提琴由神秘园成员、同时也是小提琴演奏家的奥诺拉·莎莉(Fionnuala Sherry)演奏,虽然班得瑞的小提琴演奏也并不能说有问题,但与神秘园的小提琴演奏相比少了亿点点处理,神秘园其他伴奏声部基本上全部使用的真实乐器,整体更具张力与感染力。

班得瑞《柔板》,Bandari-Adagio in C Minor

再以另一首《柔板》为例,这一首班得瑞版本全曲使用的都是电子合成音。

雅尼《柔板》,Yanni-Adagio in C minor

原作者雅尼Yanni的版本听起来明显大气磅礴许多,全曲也都是真实的乐团演奏,仔细对比听来,班得瑞的电子合成音还是生硬机械了不少。

虽然电子合成并没有错,还能有效降低成本,高水平的电子合成音乐也不会太影响听感,但是其欣赏价值还是低于真实乐器演奏的,将以电子合成为主的班得瑞描述为“坚持不掺杂一丝毫的人工混音,直到母带完成”显然过于不实了。

总体来说,现在班得瑞的音乐让我感受到的是10%的真实乐器、10%的原创、50%的电子合成、30%的编曲,班得瑞在许多方面并不是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天然美好,流传的那段文字介绍也有些失实,造成了一些误导。

但其实班得瑞是否真的存在、如何存在、是否原创、是否电子合成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曾经被它的音乐治愈、热爱这些音乐的人是真实存在的。它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到了中国,填补了一些大众音乐上的空白,能算得上是一代的记忆、一代的经典,也因此得以一直存在于街头小店、睡前故事磁带、广告背景音乐中。

只是时代在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在不断进步,班得瑞早已不足以满足这个时代的耳朵,它的位置现在也被各种新的纯音乐创作者、电影配乐甚至是游戏配乐代替,也愿未来你我能遇见更多更好的音乐,生活中有自己热爱的音乐相伴。

文|MYY

编|MYY

更多童年(班得瑞)(班得瑞的童年记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