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在世界玉米栽培史上,有档案记载的只有两个人。
一位是美国华莱士;另一位则是中国李登海。
从培育到成功一个玉米新品种,成功率只有12万分之一,李登海这位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却做到了。
他培育出的玉米种子已经在全国10亿亩土地上推广,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000亿元。
在国内,李登海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齐名,被种业界誉为“南袁北李”之一。
那么,这位被誉为“中国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的最美奋斗者究竟有怎样传奇的一生呢?故事还要从1949年说起。
01 弃文从农
1949年9月,在山东省莱州湾的海边渔村,一对夫妻正欣喜地迎来自己的第三个孩子。
父亲期望儿子将来长大能出海谋生,所以为他取名为李登海。
只可惜这个孩子一辈子都没有学会出海打鱼,而是在农田里干出了一番事业。
李登海从小就对吃饭问题记忆犹新,而饥饿更是充斥着他的童年。
为了填饱肚子,他吃过树皮,也吃过草根,甚至连玉米棒和树叶子这种难以下咽的东西都尝试过。
好不容易发了两张粮票可以去食堂领玉米窝窝头,可看着邻居家饥肠辘辘的老爷爷,李登海还是犹豫了。
思来想去,他还是把自己的那份递了过去。
“爷爷您吃吧,我不饿。”
话音刚落,李登海便头也不回地跑回了自己的家,心里暗暗发誓道:这辈子一定要让所有人吃饱饭。
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彼时的玉米在莱州当地的亩产量仅仅徘徊在二三百斤左右。
一旦遇上天公不作美时,全家人一年的吃喝用度都没有着落,简直是一个死循环。
为了早日绿色这个难题,李登海觉得只有考上大学学到更多本事才能改变中国的粮食现状。
只是家中这经济条件连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钱用来交学费呢?
或许是看出了儿子眼神中对知识的渴望,李登海的父母省吃俭用攒了一笔钱将他送进了镇上的小学。
他深知读书的机会来之不易,在学校里的他格外努力,历年的三好学生更是榜上有名。
乡亲们总说,这个孩子一定会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殊不知变故很快就发生了。
1968年夏,李登海顺利初中毕业,时局变换却断了他的大学梦。
没有办法,他也只能暂时中止学业,回到老家后邓村和父母与两个哥哥一起务农谋生。
回家后,李登海每天都在低着头种地,这也是他为补贴家用能做的唯一一件事情。
干活累了,他就坐下来望着天空发呆,而与此同时那份对迷茫未来的沮丧也不由得涌上心头。
“难道这辈子就要永远待在一望无际的农田吗?难道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理想就这么难实现吗?”
不知从何时开始,李登海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务农其实和读书在某些意义上是一致的。
只要都是为了改变命运而做出的努力,都应该尽力完成。
自此以后,李登海便一心一意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农田之中,玉米更是重中之重。
只可惜无论他怎样努力,玉米的亩产量仍然纹丝不动,这究竟是为何呢?
为了彻底弄清楚其中的缘由,23岁的李登海二话不说便担任了农科队队长,并立志带领全村乡亲们实现粮食自由。
与此同时,另外一则消息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这个决心。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正常化。
看着国内外新闻都铺天盖地报道着此事,李登海也不由得多看了几眼,不承想这一看竟然还有意外收获。
据报道说,美国有一家农民兴建的先锋公司,玉米产量足足达到了亩产2500斤。
对于亩产只有两三百斤的莱州来说,2500斤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李登海更是尤为震撼。
然而也正是这个数字,激起了他心中的斗志,别人能干成的事情,我们为何就干不成呢?
更何况对方是农民,自己也是农民,既然出发点一致,就没有什么不可能。
02 苦尽甘来
不过无论如何,做事情都应该讲究实事求是,从两三百斤直接过渡到2500斤确实有些天方夜谭。
退而求其次,李登海把1500斤定为亩产玉米的第一个目标,谁知话刚出口就引发了很多乡亲们的质疑。
“亩产1500斤,不可能,不可能……”
“这孩子是晌觉还没睡醒,说梦话呢吧……”
面对众人的窃窃私语,李登海始终没有做出任何回应,因为他知道,只有用实际行动才能让大家信服。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小伙子自从担任农科队队长以后也总结了三个提议。
第一个是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第二个是改革耕作制度,第三个则是引进良种,进行高额丰产实验。
为了扎实走稳这三步,李登海整日将自己“捆绑”在试验田中,日日夜夜地劳作。
通过对小麦、玉米、花生三大主要农作物的管理栽培,庄稼产量明显提高,村子里吃不饱饭的人愈来愈少。
昔日对李登海抱有质疑态度的老者们也都对此刮目相看,这小伙子还真有点门,能干成大事。
然而,乡亲们的夸赞却并没有让他沾沾自喜。
虽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只是这与目标1500斤相比还是遥不可及。
正当李登海为此事一筹莫展时,一个大好机会忽然出现在了眼前。
1974年,莱阳农学院首次向务农人员敞开招生大门,后邓村党支部二话不说便将其推荐前往。
这个机会对于李登海来说异常宝贵,也是在这里,他学到了很多农田里学不到的知识。
从光合作用到光合面积再到光合时间,他才明白搞农业原来是一个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莱阳农学院,李登海是最刻苦的学生之一,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与旁人的差距,所以才应该格外努力。
学校里的他不分白天黑夜地啃书本,晚上点着煤油灯学到深夜两三点更是常有的事情。
功夫不负有心人。
别人花四年才能学完的课程,李登海只用了一年时间便全部掌握。
此外,他还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经常在课余时间登门拜访老农,将前辈的经验认认真真记在本子上。
了解得越多,李登海的心中就越着急,中国的粮食增产之路可谓是困难重重,任重而道远。
好在他有一位恩师,莱阳农学院的刘恩训副教授把这位小伙子的努力全都看在眼里。
李登海永远也不能忘记进修结束的这一天,刘恩训教授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拿出一小包种子。
是20颗玉米种。
“这是老师好不容易从美国带来的优良品种,回去以后好好研究,总有一天能实现亩产1500斤的愿望。”
这份特殊的“毕业礼物”让李登海激动地说不出一句话,如获至宝的他只能重重地点头。
这20颗种子就像灯塔一样,指引着他努力前行的方向。
回到农科队以后,李登海就开始不分昼夜地对这些种子进行杂交实验。
在搞了四千多个组合,考察记录了五十多万个数据后,总算分离选育出“掖单1号”种子。
来不及犹豫,他立刻将这些新种子种在了试验田里。
为了早日见证到成功的那一刻,他甚至还将住所都搬了过去。
从小苗出土到收获的四个月里,李登海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扎进育种田里,整日忙着浇水施肥甚至连饭都顾不得吃。
1978年秋,“掖单1号”种子终于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心怀忐忑的乡亲们全都围在一起。
亩产量出来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不由得惊呼出声,903.6斤,这简直是大家从未敢想过的一个数字。
李登海自然欣喜不已,只是这与目标的1500斤仍然有一些距离。
众所周知,玉米的选种就是在一批玉米当中挑选出品质最好的种子种到地上,以此类推早晚有一天能赶超美国。
可李登海不愿等那么久,中国也等不了那么久,传统的一年一季玉米种植实在是太慢了。
恰在此时,这个聪明的小伙子从书中得知海南属于高温高湿的亚热带气候,只要精心栽培就可以额外多收获两季玉米。
当即,李登海便带着“掖单1号”赶了过去,试图成为那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在海南的这段时间,他和小伙伴们每天都生活在三十几度的山沟里,抛开闷得像蒸笼一样不说,蚊虫更是随处可见。
尽管如此,李登海仍然没有选择放弃,几十天如一日地坚持观察记录着上百个数据。
终于,“掖单2号”研发成功了,1979年将它种在后邓村的土地上后,首次突破了1500斤大关。
03 名利双收
或许连李登海都没有想到,短短7年竟然就创下了我国春玉米亩产的最高纪录。
不过,这并不是他的最终目的。
因为他永远都无法忘记当初的那则新闻报道,赶超美国打破世界纪录才算成功。
也是从1980年开始,李登海将海南作为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乡,只有在这里,他才能用一年的时间种几年的玉米。
一次又一次地尝试,一代又一代的育种,“紧凑型玉米”的时代悄无声息地开启了。
这种种子生产出来的玉米,可以让玉米叶子生长的角度在45度和50度之间,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增强种植的密度。
1989年,李登海的“掖单13号”横空出世,每亩1096.29公斤的世界夏玉米高产纪录瞬间轰动全世界。
闻声赶来的同行们络绎不绝,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美国先锋公司。
没错,这家公司就是李登海多年来致力于赶超的目标,没想到对手竟然就这样主动找上门来。
彼时的他对公司还没有太多概念,只是能和如此优秀的对手强强联手早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
正当李登海准备接受这份邀请时,美国先锋公司忽然提出了一个要求。
“只要让我控股,其他什么条件都可以满足。”
听到这里,他觉得似乎有些不对,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粮食,怎么能交由外国人掌握决定权呢?
从60%到50%的股权,美国先锋公司一步步退让,但李登海还是坚决不干,硬要争取到51%。
他在意的当然不是这1%的利益,而是切切实实抓在中国人手里的控股权。
或许是感受到了李登海的坚决态度,美国先锋公司竟然第一次妥协了,破天荒以49%的股份与登海种业合作。
2002年11月,山东登海先锋种业有限公司宣告成立,经过了七年半马拉松式的谈判,他终于赢了。
事实很快证明,能与登海种业合作,是美国先锋公司的福气。
2005年10月17日,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3719”再次创造出世界夏玉米的高产纪录,亩产达到了1402.86公斤。
这远远超过了30年前那个两千五百斤的纪录。
也是在这一年,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
其每股收益和每股净资产在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均排在1370家上市公司前十位,李登海身家更是一跃成百亿,成了莱州第一富豪。
如今这位“紧凑型杂交玉米之父”已经年过七旬,但他却始终不愿从自己的玉米帝国上退居下来。
正如李老所说,在培育种子的过程当中,岁数可能会老,但是时间永远不会变老,追求更不会变老。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好像只做了一件事,但正是这一件事让中国拥有了可以和世界对话的核心种植技术。
一粒玉米很轻很轻,但它又是沉甸甸的。
参考资料
《李登海:杂交玉米之父》新华网
《他与袁隆平并称“南袁北李”,杂交玉米让国人“吃好饭”》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