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来自个人论文的一部分,如需转载请务必联系。
既然问题是歌词含义,我就只回答歌词层面,不多言作曲、演唱和编曲层面的内容。
虽然我因为不忍心拆开我心爱的《似水流年》专辑而没有去查看原歌词本,但是严格按照歌唱停顿来表现的标准歌词格式应当是如下这样的(建议使用网页版知乎浏览):
绽放
作词:左右 作曲、编曲:李健
演唱:李健
紫色的火
穿越夜的云朵
流星一样飞过
雨的线索
繁花碎落
打开平静湖泊
鱼鹰一样急迫
远去的我
另一边世界的光亮
在这片水面下摇晃
每一颗水珠已绽放
在生命最美的地方
在生命最美的地方
每一颗水珠已绽放
在这片水面下摇晃
另一边世界的光亮
远去的我
鱼鹰一样急迫
打开平静湖泊
繁花碎落
雨的线索
流星一样飞过
穿越夜的云朵
紫色的火
另一边世界的光亮
在这片水面下摇晃
每一颗水珠已绽放
在生命最美的地方
花碎落
平静湖泊
夜的云朵
远去的我
歌词的点题句是“每一颗水珠已绽放”。绽放的主语是水珠,不是花朵。而这水珠又不是普通的水珠,而是贯穿始末、隐为暗线的雨珠。它从“夜的云朵”和“紫色的火”(雷电)中孕育,像“流星一样飞过”高空,打落湖面好像“繁花碎落”,在湖水倒映和非倒映的两边世界,达成完美的“绽放”。
应该说,“远去的我”只是作为“有我之境”中的“我”而存在,就是一个感受雨滴从孕育到实现绽放全过程的旁观者,应该并没有什么具体所指。另一方面,雨珠本身就被赋予拟人化的人格,在“生命最美的地方”的绽放已经印证这一点。尽管不论雷电、云朵还是水珠、湖泊都不是生命,却各自生机勃勃,物我之间深深交融,“我”被赋予“物”的品质,因此“我”又像是这美妙自然世界中的一份子。
从结构的角度,歌曲每四句为一小节。从词的层面看,以四个字母代替四段歌词,结构可以概括为ABC CBA C D,其中加粗斜体的字母表示在原段落的基础上翻转倒装。可以看见在ABC和CBA之间形成轴对称。而从曲的层面,以三个字母代替三段旋律,结构又可以概括为AAB BAA BC;A是主歌部分,B是副歌;C像是主歌的变体,也是歌曲的尾音。AAB和BAA之间也形成轴对称。词与曲结构上既具有回环的共性,又具有个性,从而彼此交错;两者相交融而达到极致的形式美,也是词与曲高度的辩证统一。
综上所述,《绽放》不仅富有回环诗般的形式美和格律美,不仅具有情趣美和情怀美,还具有物我浑融契合、意象交织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尤其是《绽放》所体现的如同水上和水下镜像统一的倒映的歌词形式、水面的两边世界彼此相映的歌词内容以及旋律的回环三者所形成的独特情趣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仿佛见到中国古代回环诗的音乐化版本,堪称“诗中的诗,巅峰上的巅峰”。
(以上基于《似水流年》收录曲《绽放》)
如此巧夺天工,其无斧凿痕、自然之处甚至堪称“鬼斧神工”的一首歌曲,从来没有为听友们忽视(伪歌迷当然另当别论),但也没有引起真正意义上的重视。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这并不是一首只有“形式本身”意义的歌曲,如前面所言,歌词所展现的自然界“雨珠”成长的过程是一个极其少见的异质主题;“绽放”从一般常识上的对象花朵迁移到了“水珠”,是一种物性转移:充满了闲情雅趣,对于主题和题材的开拓、情感和情趣的开拓这不是一种甚至近乎创举式的意义吗;而就算主题不那么清奇,我们又能说单纯状物类的诗歌抑或散文就没有其内容上的意义吗?其中运用到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格,难道就没有内容上的意义吗?
后续时间可能会修改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