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历史的镜子读后感1000字(吴晗历史的镜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历史的镜子读后感1000字(吴晗历史的镜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历史的镜子读后感1000字(吴晗历史的镜子)

台湾股市从1986年至1990年初的三年时间里,指数三年涨了12倍,当年的“台湾牛”与当前有极多相似点,甚至连信用危机爆发导致的“最后一跌”的牛市前奏,以及后期的泡沫特征都极端相似。而最大区别在于,当时牛市的背景是台币的升值趋势,而目前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

1986-1990年“台湾牛”的八大特征,与当前牛市相似度极高

特征一:市场热衷于追逐小市值、有故事的股票

当时的台湾市场,很多没有内在投资价值的股票遭到爆炒,投资者都将注意力放在各种内幕消息之上,热门股票包括壳公司,以及市值足够小,可流通股数量足够少,有故事以及有“幸运的名字”的公司。当时绩优蓝筹股难以跑赢大盘,台湾很多的蓝筹股票,虽然有很好的增长潜力,强劲的资产负债表以及有远见的管理层,但往往表现不佳。

特征二: *** 保证了市场几乎不会下跌

*** 将股市繁荣当作竞选口号, *** 对市场监管投鼠忌器。当时的台湾政坛,当权的 *** 当局将股市繁荣当做是他们的竞选活动广告,选举口号就是“丰厚的利润、伟大的繁荣”,市场将这种标语看作是防止市场下跌的保证。

特征三:散户主导的市场,交易额迅速攀升

当时台湾市场90%的交易量都是由散户完成,导致台湾证交所的交易量非常巨大。1989年台湾证券交易所的每只股票平均年换手率接近600%,而纽约证交所80年代的股票年换手率仅50%左右,最高纪录也没有超过100%。

特征四:券商监管放松

1988年后台湾券商准入放开,券商数量爆发。1988年6月持牌券商数量为28家,到1990年券商数量扩张到197家。近两年国内券商监管同样大幅放松,互联网券商的出现,以及“一人多户”等政策的放松带动国内券商数量的“隐形扩张”。

特征五:泡沫期的高市盈率

泡沫时期台湾股市整体市盈率达到100倍。1989年四季度,台湾市场整体市盈率接近100倍,高于当时的日本51倍,也远高于其他国家的10-21倍的市盈率区间。

特征六:大量的地下钱庄集资,保证金交易盛行

由“金融天才”经营的月息4%的地下钱庄盛行,很多非法但公开经营,且不受当局监管约束。同时,台湾股市存在大量的非官方的保证金交易,这给其股市带来了更大的杠杆系数和不稳定性。与当时台湾地下钱庄筹资的模式相类似,现在国内配资业务盛行。目前国内基本已经形成了“信托融资-股票配资资金供应商-渠道商-C端客户”的一整条完整资金链,且银行资金也同样配置了两融收益权、“伞形信托”等多种类型的结构化产品。

特征七:新股上市的低价发行承销

类似于现在的A股市场,90年初的台湾,新股发行价格同样是由证券交易委员会确定,而非市场决定,结果同样导致很多股票承销以低于市场的出清价格完成,新股发行往往超额认购,打新股基本都能获得无风险的快速盈利。

特征八:5%的涨跌幅限制,助长泡沫而非降低风险

当时台湾为了避免市场剧烈波动,将其涨跌幅限制设定为5%,这样的限制只能延缓而无法消除价格限制,而且阻碍的市场出清,导致了不必要的风险。

1990年“台湾牛”的背景、前奏、契机

“台湾牛”的背景:经济转型期、增速换挡期

80年代之后,台湾经济增速开始逐渐放缓,GDP从10% 以上的高增速走向7%-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从出口导向进入转型期。面对经济增速下行问题,台湾以基建拉动经济。基建稳增长的同时,为了提高竞争力,在台湾开始开发新竹科技园区来吸引高科技创业的企业入驻,以提升高科技产品的出口水平。

“台湾牛”产生的前奏——信用危机导致的“最后一跌”

80年代早期,台湾金融体系仍然相对落后,银行体系极大受制于 *** 管制,整体金融体系效率低下。1985年初,以国泰集团为代表的信用危机爆发,冲击了台湾的金融体系,引发了后期台湾对其金融体系的全面改革。国泰危机打击了市场信心,指数跌至1985年最低的636点,成为了台湾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之一的真正开端。

“台湾牛”的契机——台币进入升值区间,热钱流入催生资产泡沫

1986年之后,台币进入升值周期,“台湾牛”正式启动。从1985年初开始,新台币对美元汇率开始稳步回升,台币的升值趋势开始吸引外资回流。由于传统银行利率很低,外资回流资金更多关注地产和股市,股市和地产泡沫开始同步产生。

“台湾牛”的三次回头

第一轮回调(1987年9月):意想不到的外围冲击,1987年美国股灾,回撤30%

台湾股市从1986年初的800点起步,持续上涨至1987年9月的4000点,在涨幅几乎接近5倍之后,发生了牛市的第一次回调。1987年美国股灾,风险影响到全球市场,台湾股市同样出现回调。这场回撤在1987年四季度发生,指数从4000点跌到2800点,回撤幅度30%。

第二轮回调(1988年8月):监管冲击,征收资本利得税,回撤36%

第二回调发生在1988年8月,指数从8100回调至5200点, 回调幅度36%,指数下跌了一个季度。1988年9月台湾相关部门出台准备征收资本利得税的政策。之后股市连跌19天,从8813点连跌19天到4645点,几乎腰斩。后续管理层在投资者的巨大压力下宣布取消征收资本利得税的计划,指数恢复上涨。

第三轮见顶(1990年2月):基本面拐点,台币升值趋缓,贸易顺差也未再度走高,指数12000点见顶

台湾指数在1990达到顶部,主要原因是支撑这轮大牛市的流动性根源“热钱流入+利率下行”两个基础都已经出现拐点。新台币的升值趋势到1990年已经基本触底;而流动性方面,台湾信贷利率在1988年基本见底,1989-1990年短期两年利率处于回升阶段,期间利率从6%回升至10%左右。即流动性的两个方面,热钱流入与利率下行的基本面都已经不再支持市场的继续上涨。

结果:泡沫破灭,但实体经济成功转型

“台湾牛”在1990年初的12000点到达了顶点,然后在随后的7个月里大幅下滑到2800点,几乎跌到之前指数最高点的零头。虽然在这次市场下跌过程中投资者损失惨重,但乐观之处在于台湾的实体经济并未遭受重创,反而表现出依然强劲和稳健。到了90年代,台湾经济增速逐渐稳定在6%左右,出口增速也稳定在7%左右。且1990年之后,台湾的出口贸易逐渐形成新的模式,其对大陆的转口贸易日渐繁荣。此外,亚洲跨地区贸易也持续增长,东盟、韩国都成为台湾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来源:节选自方正策略组,作者:郭艳红、胡国鹏、钟青)

更多历史的镜子读后感1000字(吴晗历史的镜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