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稳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稳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稳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泾河两岸,冬色皑皑,跳动着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临近岁末,从全省强工业行动推进大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市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红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获评全省先进企业,安贞虎、牛文斗被授予“全省优秀企业家”称号。这是一组振奋人心的数据:去年前11个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7%,邵寨煤矿、国维淀粉等11户新入库企业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个百分点。这是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前11个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34.61亿元,增长25.6%;利润总额50.56亿元,增长112.5%。这是一幅热火朝天的画卷:国维淀粉一期项目达产达标,产品源源不断地发往外地;五举煤矿建设规模调增获批,计划今年建成联合试运转;海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理固(危)废项目建成投运,可年处理各类固(危)废物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240万元……华能平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工作人员在生产厂区巡查设备运转情况。这是平凉工业经济蓬勃向上、活力涌动的发展态势。在2022年极为特殊的宏观形势下,平凉市笃定不移推进强工业行动,全面、精准、及时落实国家和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稳”字当头、“进”字加力、“保”字托底、“干”字提效,工业经济质效并齐、稳健前行,连续三季度荣获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奖”,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靶向发力 工业经济实现提速强能1月16日,走进华亭煤业集团公司砚北煤矿,入眼是一幅快马加鞭赶生产的繁忙景象。在运输二队检修车间,工人们正对电瓶车轮对进行检修更换,以保障物料运送和人员安全。“去年经营效益好,今年春节期间也是正常生产,我们整个班组30多个人早晚轮班。”钳工检修班班长杨文举告诉记者。华煤集团60万吨甲醇项目和20万吨聚丙烯项目现场(无人机照片)。作为国家级陇东能源基地核心区和全省最大的煤电化产业基地,去年以来,平凉紧盯煤、电、建材等重点行业,狠抓生产要素保障,指导煤炭企业有序释放产能,积极争取外送电量指标,协调畅通运输通道,原煤产量、发电量均创历史新高。预计全年煤炭产量2298万吨,发电量203亿千瓦时。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齐抓,按照全省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市结合实际编制完成《平凉市强工业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及《强工业2022年稳增长行动计划》等十大行动计划,形成推进强工业的工作合力。春节将至,位于平凉工业园区(高新区)的甘肃平凉源梓文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开门红”。160多名工人、6条生产线开足马力赶订单。“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我们的出口订单激增,生产线从早上8点运转至晚上10点半,每条线每天生产3500台智能手表。”源梓文科技公司的投资人谭龙向记者介绍。作为入规纳统企业,源梓文科技有限公司预计至2022年底实现营收7305.7万元。培育规上企业是壮大工业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平凉国维淀粉有限责任公司年加工150万吨玉米生产淀粉项目生产车间。国维玉米淀粉成长为全市最大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崆峒区京洁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网发电,迪讯、涛泽智能等3户光电企业建成投产……突出重点入规企业梯队培育,有序推动入规企业培育三年倍增计划,我市深入开展入规企业排查摸底,筛选41户企业纳入后备培育库,一企一策精准制定培育计划,至去年11月底,全市规上企业总数达109户,规上新能源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延链补链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成势见效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加速器。2022年7月3日,在华亭聚丙烯高值化利用产业园项目现场,2022年下半年平凉市重大项目开工仪式举行,总投资222亿元的46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集中开工。2022年下半年全市重大项目开工仪式现场。“作为国内第一套流化床甲醇制丙烯科技示范项目,年处理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聚丙烯项目的建成投产,进一步延补煤化工产业链条,提升了煤炭附加值。”华亭工业园区煤制甲醇分公司调度室主任厍晓君说。20万吨聚丙烯项目建成投产,邵寨煤矿达产达标并通过产能调增初核,灵台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加快实施;成功出让崇信县戚家川村东勘探探矿权、灵台百里东南部详查探矿权等6宗煤炭矿业权,总出让资源量达22.27亿吨;……把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打造成强工业、强县域的核心支柱,平凉积极推进重点延链补链项目建设,全面落实链长和链主企业制度,坚持延链补链促转化,突出扩煤转电、煤化联产,去年年内实施36个产业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亿元,预计全年全产业链产值达220亿元。工人在平凉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基地项目施工现场作业。工业园区里日新月异,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过去一年,从机器轰鸣的各个园区到加紧建设的产业基地,从科技创新的智能制造到夯实根基的城建工程,平凉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项目现场。全面落实项目“三个一”包抓责任制,对重大项目推行“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支服务团队”包抓机制和“督促+服务+保障”三位一体项目工作机制,建立清单台账,按月调度推进。项目招引初见成效,至去年11月,通过“云推介大会”“兰洽会”等各类节会展会,先后签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项目22项,概算总投资316亿元。工业产业势头强劲,重点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去年,平凉实施市列重点工业项目75个,完成投资57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1亿元,增长10.6%,工业投资实现稳步增长。厚植沃土 营商环境“软实力”全面提升短短90天内,华能平凉发电公司就完成5号、6号发电机组(发电容量1200兆瓦)工业供气改造工程,为项目顺利投产提供了气源保障。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加快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第二十八届兰洽会平凉市投资环境推介暨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现场。“要坚持问题导向定向发力,聚焦企业需求久久为功,以营商环境的‘优’、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带动项目投资的‘增’、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努力用高水平营商环境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去年6月24日召开的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这样强调。去年6月,平凉先后出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充分消化吸收国省政策红利,细化提出60条政策措施和38条“硬举措”,疏通“堵点”“难点”,用“真金白银”为企业减负,吸引更多企业来平投资兴业。10月,《平凉市全面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出台,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办理建筑许可”效能。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工业新生力量不断涌现,工业结构不断优化。聚焦减税费、降成本、增信贷、稳就业、强保障等方面,平凉深入开展“一起益企”企业大走访调研纾困活动,去年共为中小微企业减免增值税留抵退税等10.35亿元。持续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着力绿色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去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78万户,其中企业主体4350户。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户,甘肃红峰机械公司被工信部列入第一批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持续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扎实推进“僵尸企业”清理和“五未”土地处置工作,积极开展“标准地”出让改革试点,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创新快步发展。在平凉工业园区甘肃米笛声学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作业。此外,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成果在平凉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矿山采装运设备远程操控,生产线全流程智能制造,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不仅驱动高端化布局,更为传统生产方式赋能添力。向“绿”而行 工业绿色发展体系加快构建“该项目采用全额上网模式,年均上网电量150万千瓦时,每年按6%的投资金额向村集体分红。”崇信县红牛繁育场光伏发电项目负责人 *** 表示。棚下养殖,棚上发电——通过在养牛场屋顶铺设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崇信县打造牛棚上的“牧光经济” ,既壮大村集体经济,还实现光能和土地的集约化、立体化利用,促进全县清洁能源产业链发展。崇信县红牛繁育场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设施,实现棚下养殖、棚上发电的新型生态农业方式。无扬尘排放、无噪音污染、废水废渣零排放……走进平凉海螺水泥公司,60万方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项目已建成投用,项目采用全封闭式生产工艺,推动水泥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依托平凉海螺、新世纪建材等企业,加大产品研发,不断提高煤矸石、矿渣、粉煤灰、磷石膏等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水平。去年1至11月,平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总产生量496.1万吨,综合利用处置量416.25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83.9%。……绿色建材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彰显了平凉加快构建工业绿色发展体系的信心决心。去年以来,平凉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煤炭、火电、建材、装备、造纸等行业,加快“三化”改造,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一场小雪过后,走进华亭市安口镇绿色建材产业园,刚浇筑好的房屋整齐排列在一侧,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工作。华亭市年产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综合加工项目。(无人机照片)这是华亭市年产5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综合加工项目现场。“住户只需提供图纸,我们就能浇筑出他所需要的房子。”企业负责人时志光介绍,房子建造全程均在车间完成,既省时省力省料,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客户可以安心拎包入住。在崆峒区中建研新世纪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对水泥胶砂进行抗压强度测试。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去年,平凉建成投产装配式建筑综合加工、微型扬声器制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一批绿色建材、智能制造、生态环保产业链项目,12.5万千瓦风电、10万千瓦光伏发电建成并网。鼓励支持企业积极创建绿色工厂,庄浪宏达淀粉公司入选省级第三批绿色制造企业,甘肃恒达环保科技公司入选省级节水型企业。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户,省级绿色工厂6户,省级节水型企业2户。工业发展的成色,决定着一个城市未来产业图景的底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幸福美好新平凉的时代篇章中,平凉工业正扬鞭策马,奔向未来。

来源:平凉日报

编 辑:靳浩

投稿信箱:1196193994@qq.com

更多打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稳战(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