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山西考古挖掘出的文物或遗址(山西出土的文物或遗址),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山西考古挖掘出的文物或遗址(山西出土的文物或遗址)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山西考古挖掘出的文物或遗址(山西出土的文物或遗址)

要说最值得关注的,本人私以为是『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原因在于所发现的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的遗迹,是最早的“中国”。这些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陶寺遗址——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复原景观

『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

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最早发现于1978年,经过多年断断续续的发掘研究,确定了陶寺文化中期城址,城址呈圆角长方形,东西长1800米,南北宽1500米,中期城址总面积为280万平方米,方向225°。

而其田野发掘与研究的目的,也从探索一个龙山文化晚期的超大型聚落,转向到探索一个都邑聚落的布局与性质,追寻其社会组织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进入到国家社会。

目前,在陶寺城址共发掘4000平方米,确定了面积为56万平方米的陶寺早期小城、下层贵族居住区、宫殿区、宫城、东部大型仓储区、中期小城内王族墓地以及祭祀区内的观天象祭祀台基址。

总的来说,陶寺遗址发掘成果有七大“最”:

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发现了中原地区最早的龙图腾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世界上最早的建筑材料——板瓦发现了黄河中游史前最大的墓葬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比英国巨石阵早500年

一般把国家的形成作为文明阶段的标志,而其标志应当包括文字、城市、大型礼仪性建筑以及青铜器等。而在分析陶寺已发现的遗存之后,可以发现这些文明因素在陶寺遗址中都可可以找到原型。而且中国古代的巫文化崇拜、祖先崇拜以及礼乐典章制度的发达也应当肇始于陶寺文化。

目前陶寺遗址被认为可能是尧的都城,是最早的“中国”,因为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够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说明陶寺遗址时期的人类已经进入文明阶段。

237.60去购买​

当然,成功入选“2021年度山西重要考古发现”的其他几处历史遗迹,也都有其值得关注的点。

『运城垣曲北白鹅两周墓地』

该墓距今约2700年,于2020年4月至12月开始进行发掘,发掘面积为120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9座,灰坑17个。曾发现中国先秦时期的女性化妆品、中国最早果酒和被称为“最萌文物”的形似猫爪的足形金饰。

北白鹅墓地是一处两周之际,位于成周王畿之内的周朝王卿高级贵族的墓地。而最受广大网友关注的猫爪形的足形金饰,却是男性墓主人佩戴在腰间的饰品。

『大同市平城区智家堡北魏吕续浮雕彩绘石椁墓』

该墓最受关注的不是棺椁内的陪葬品,而是石制棺椁内外壁的浅浮雕彩绘雕刻。

石椁外南壁和石椁内东、西、北壁均有浅浮雕,画面形象生动、手法古朴典雅,刻工精细,彩绘以红、黑、白色为主,色彩鲜艳。

北壁上部中央浮雕彩绘墓主人升仙图,两侧分别为鼠头鸟身、牛头鸟身侍奉神兽,北壁下部中央浮雕彩绘盘蛇龟玄武两只,两侧为浮雕彩绘朱雀两只。

墓室西廊柱刻有北魏太安二年(公元456年)铭文,记载墓主人吕续为扶风县民,可以断定墓主人来自河西地区,推测可能与云冈石窟的开凿有关。

『太原小店区明代藩王墓』

该墓为明朝晋端王的墓葬,于2019年5月开始进行发掘,虽被盗扰,出土随葬品种类依然多样,最为难得的是保留了较多的彩绘漆木俑和纺织品。

该墓位于晋端王陵园中部,坐北朝南,东西并列、一字排开,其中编号M1的为端王及王妃的合葬墓,编号M2的为继妃墓,编号M3的为宠妃墓葬。其中,M1、M3中室出土90件彩绘漆木俑,有文官、侍卫、出行仪仗等,而且在M1墓葬中,还发现了写有“晋”字的丝织品,初步判断为旗杆上所插的幡。

另外,难得可贵的是,在M1墓葬中,同时出土了墓志铭和圹志(即墓志),这极为罕见。墓志铭记载了端王死因、去世后因无子嗣确立继承人的过程中发生在晋王府内的政治事件。

『太原尖草坪镇城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是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发掘仰韶时期灰坑98座,窑11座,房址2座以及明清墓葬6座,并出土大量陶片以及石器、骨器、兽骨等,这对探讨太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在发掘的一座葬人灰坑中,底部有人骨两具,一具为成年男性,年龄约28岁左右;一具为幼年女性,年龄约2岁,侧身置于成年男性腿部,下肢微屈。两具人骨叠压略呈“十”字形。人骨周边有少量夹砂灰陶片、小块猪骨、石块。

出土彩陶器物

考古人员初步认为,该遗址主要为仰韶中晚期遗存,对于研究太原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序列、探讨太原及周边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临汾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及窟前遗址』

该遗址位于霍州市西南7公里处的汾河东岸山崖上,分为窟前遗址与崖壁造像两部分。造像窟龛的雕凿非常集中,层叠分布于崖壁中部以北,密集区域多达8层。初步统计,共70余龛、约300尊造像。崖壁上方有一尊高达6米坐佛,为“高武时期”雕凿而成。

除了崖壁造像,更加值得关注的就是所发现近20处铭记。经过识读,确定铭记内容有纪年、地名、人名、官名等几大类别。其中纪年有开元五年、天宝三载、长庆二年等;地名有晋阳郡、安边郡、晋州、太原等;官名有县尉、中书舍人、度支、判官、押衙、副将等。

铭记

结语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国每年的考古发现都有很多。方方面面的考古发现,为我国文明发展脉络的梳理起到了证据补足的作用,让我们对古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情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而『临汾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作为龙山文化晚期的超大型聚落,可能的尧都、最早的“中国”,对于探索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尧舜时代的社会历史具有极为重要意义。

知友纠错,更新说明一下(220119):

关于陶寺遗址“发现了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一说,确实为过时性信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乐器是发现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7800年~9000年的贾湖骨笛。

陶寺石罄

陶寺遗址发现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包括石罄和石鼓,最早发掘于1978年(具体年代未查到)。而近年来在对于陶寺遗址的发掘中,结合了磁力仪和探地雷达物探、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孢粉、浮选、选种)、人骨分析、DNA分析、天文学等多项科技考古手段,包括碳十四测年技术在内的年代学探讨,进一步判断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1900年之间,也就是距今约3900年到4300年。

贾湖遗址(距今7800年~9000年)发现的贾湖骨笛是一种吹奏乐器,最早发掘于1984年,略晚于陶寺遗址发掘的乐器。在1984年~2001年间,总共有30多支截取仙鹤(丹顶鹤)尺骨(翅骨)制成的骨笛被发现,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

贾湖骨笛

据测音研究,贾湖骨笛是一雌一雄,印证了中国自古雌雄笛的传统,经试奏,证明是一种竖吹骨笛,也是后世竖笛或洞箫类乐器的祖型。贾湖骨笛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

贾湖骨笛,改写了中国音乐史。有关贾湖骨笛的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古物》,引起广泛关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北京“中华世纪坛”一观,就展示于其青铜甬道的显要位置。

顺带补一张网上找到的我国古代乐器种类的大略出现时序图,其中时间略有差异,如下:

更多山西考古挖掘出的文物或遗址(山西出土的文物或遗址)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