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深秋野钓,鲫鱼不开口怎么办?
最近很多钓友反馈随着秋季的更加深入,鲫鱼越来越难钓了,仔细想想,这可能是相对夏季鲫鱼活跃、摄食量大来说的,加上夏季鲫鱼个体整体不大,警惕性低,只要碰上合适的时间和天气,食欲好愿意开口吃饵,但是秋季失去温度影响后出钓没有针对性,在用饵、选钓位等方面不符合秋季特点很容易空手而归。
从季节角度来看,秋季温差大,很多地区早晚温差达到15度,鱼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温差大鱼会感觉不适,需及时调整并寻找适合水层,这时鱼是无暇吃饵的,所以经常有钓友有这样的经验,秋季艳阳高照,突然降温变天时立刻就会停口(没有鱼吃饵)。
秋季鲫鱼个体相对春夏季会更大,大鲫鱼的警惕性更高,做钓水深在1.5-2.5米之间为佳,线组上面选择0.8+0.4即可,小钩细线更灵敏并且更好入口。
秋季钓鲫鱼用饵也有诀窍,很多钓友喜欢用腥味饵料,觉得气味浓郁,更有吸引力,虽然秋季小杂鱼少,但是对于秋季稍大个体的鲫鱼来讲腥味并不是最佳选择,因为此时鲫鱼对蛋白质需求不是并不明显,相反果味或奶香味在秋季更符合鲫鱼口味,建议饵料搭配香腥比例控制在7:3。
钓位的选择在钓鱼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找到一个好钓位可以事半功倍,所谓的好钓位简单点说就是聚鱼的地方,前面文章也有介绍过,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选择:
1、从鱼的食物角度出发,例如:水草边、水边树下,在秋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钓位,那就是水下深浅结合处,或者叫陡坎下,这里相对安全,从浅滩滚落的食物会聚集在此处,是很好的聚鱼点。
秋季下过雨后去钓鱼,鱼不开口是什么原因?
时间来到了九月,已然入秋,近几天小编这边的天气主要以雨天为主,下雨归下雨,不去钓鱼是不可能的,至于能不能钓到谁都说不准。但是在实际作钓的时候,发现秋天雨后作钓,还是不怎么好钓的,经过几次的实践总结,发现影响鱼开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俗话说的好:一场秋雨一场凉,连下几天的雨,雨水将温度带的很低,当气温降下来之后,水温也跟着下降,但降归降,水温再低也不会比冬天水温低。主要是短时间内的降温幅度太大,导致温差过大,而水里的鱼对新环境是需要一个适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鱼口是不好的,甚至不开口。虽然此时的低温会使得气压升高,水体溶氧量增加,按道理说鱼体活性会增加,但是此时温度的影响比气压的影响更具决定性,所以鱼的活性还是不好。
秋季该如何钓鱼?
整个秋季可以分成三个阶段来讨论,这三个阶段由于气温、气压的变化不同,对鱼的进食量的影响也会明显不同,以及食性的选择也要做出调整。
初秋在节气上有立秋(8月8号)和处暑(8月23号)这两个节气,立秋就标志着立秋的那一天就是秋天的第一天,虽然已经是秋天了,可是立秋到处暑依然高温不降,鱼儿还是以淡口为主,深水、阴凉的地方是鱼喜欢聚集的地方,完全照搬盛夏的方式来垂钓。当然要选择适应垂钓的有风天气,俗话说早钓太阳红、晚钓鸡入笼,钓鱼时间还得在早晚最佳,甜香的商品饵为主。
虽然初秋白天温度高,但是到了晚上水温会明显下降,秋季的昼夜温差凸显,适应鱼儿活动觅食,特别是羞光的鱼类一到晚上就游到近岸活动,所以晚上的上钩率增加。即凉爽又能过足钓瘾,何乐而不为!不过注意预防蚊虫、安全第一!
深秋了,已经过寒露了,野钓鲤鱼用什么好?
野钓的话建议用老坛酒米打窝,钓鲫鱼的话其实商品饵效果都差不多,建议加点虾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买几个鲜虾剥壳后打成虾泥加进去,效果更佳。
玉米打窝玉米钓,挂玉米的时候不能挂太牢,而且钩尖要露出来,保证刺鱼的瞬间玉米掉落,很多没打到的鲤鱼口基本就是玉米还在钩上跑鱼,钩尖没有露出来也是一个道理刺鱼那一下没钩到。
这个季节天气冷了,鲤鱼开口。鲤鱼喜欢香甜,所以配饵料时注意多加带香甜味道的,有专门钓鲤鱼的商品饵。自制饵料注意多用红糖,曲酒,乳制品,这些都是很好的添加剂。玉米,谷麦,红薯都是很好饵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