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本文目录
舞勺之年怎么用?
“舞勺”指的是男孩子学习的一种文舞。文舞,与武舞相对,是古代的宫廷雅乐舞蹈之一,主要是用于歌功颂德的场合。
照这样看来,古人在培养孩子的时候,也是有节奏的。每一个年龄都在教授不同的知识,也算是各方面全面发展了。
舞勺之年在古代的时候指的是13—15岁的男孩子,紧接着的则是舞象之年,15—20岁的男子,这时候已经算是成年了,所以教授的内容则是像前文说的“学射御”,培养男子的责任、担当和勇气。
舞夕之年是什么意思?
“舞夕之年”应该是“舞勺之年”。
舞勺之年,汉语词汇,读音wǔ sháo zhī nián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出自《礼记.内则》。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冯自由著):“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称“年逾舞勺”,是舞勺指十三岁矣。
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是期颐。什么是舞勺之年?
中文名--舞勺之年
出处:《礼记.内则》
发音:wǔ sháo zhī nián
释义: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勺舞
舞勺之年,汉语词汇,读音wǔ sháo zhī nián,意思是指男孩子13至15岁期间学习舞勺,古代儿童学文舞。出自《礼记.内则》。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
根据<礼记>的记载:勺,一种乐舞,古未成童者习之.舞勺指未成童者学习勺舞。
《礼记.内则》:"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孔颖达疏:"舞勺者熊氏云:'勺钥也。'言十三之时学此舞勺之文舞也。"后以指幼年。又以舞勺代指十三岁。如孙科《革命逸史序》(冯自由著):“年逾舞勺,即加入兴中会,亲炙总理,从事革命。”当时冯自由年十四岁,称“年逾舞勺”,是舞勺指十三岁矣。
扩展阅读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九十岁之后古称什么?
九十岁之后古称鲐背之年。
儿童——垂髻之年
10岁以下——黄口
10岁——幼学
13岁~15岁——舞勺之年
15岁——志学
15岁~20岁——舞象之年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年龄称谓是古代指代年龄的称呼,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年龄称谓大多是记载在书籍之中,然后被沿用至今。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舞象之年舞勺之年指的是男是女?还是都可以用?
舞象——男十五岁~二十岁。 “舞象”又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礼记·内则》:“成童,舞象,学射御。”
《疏》曰:“成童,谓十五以上;舞象,谓舞武也。熊氏云:‘谓用干戈之小舞也。’” 也就是可以上战场了。
男孩子13——15岁称舞勺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