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古代有上门女婿吗?
古代当然有上门女婿,大概分四种。
第一就是最普遍的养老送终型,入赘过去就不回了,有的甚至改为女方的姓。
第二种是契约性,男方实在没钱娶老婆,跟女方家签署协议:我给你干三年活,你给我过三年性生活。时间到了把女的领回家,养老送终不关我事。
第三种上门女婿是“归宗型”,中国是宗法社会,上门女婿很丢脸,所以一般不能认祖归宗。
第四种很爽,叫“出舍婿”,结婚后和老婆找房子单过,只有老丈人生病或者死了去意思意思。但这种人几乎分不到老丈人的家产,第一种可分。
若是上门女婿特能干,发家了怎么办?首先前面所说的四种上门女婿,进门时都要签署合同,你带来什么东西写清楚,我家里有什么东西也写清楚,并写好其后如何分配。明清开始,如果发家了,所得财产与女方家平分。黄金荣就是上门女婿,发达后继续受气,他老婆就非要把“黄家花园”改名叫“叶家花园”。
倒插门,又称入赘、入舍、添偏肋、冲滚水、上门、赘婚、招赘、倒踏门等,也就是通常说的“男嫁女”、“女娶男”,男方到女方家里入户。倒插门的历史悠久,在母系氏族社会里,女方的地位崇高,婚姻基本上都是“倒插门”的,不过那时候是群婚制,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进入父系社会以来,男人在社会上了主导地位,倒插门成为被人看不起的现象。
男权社会的正常规则是女到男家入户
因为男权社会的正常规则是女到男家入户,而“倒插门”则反其道而行之,所以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蔑视。战国最先称霸的魏国就很看不起上门女婿,魏安釐王规定禁止授予赘婿田地和宅基地,在军中服役的赘婿有别于其他士兵,其他士兵有肉吃,而赘婿不但分配不到肉吃,而且只能吃其他士兵三分之一的饭,打仗时让赘婿最先冲锋当“炮灰”。
为什么灭亡鲁国的是楚国不是齐国?
楚国一直顺风顺水 只是后来变法失败 而已!
因为齐国自“田单复国”后,就一直保持着“龟缩”的政治政策,不主动攻击它国。
前279年,田单使用反间计,燕军主将换成骑劫,田单组织反攻,以“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失地,三月而复国。
齐国人迎来的君王是齐湣王之子齐襄王田法章,它在位19年,它儿子齐王建在位44年,这是齐国亡国前最后的二位君王。
齐襄王经历比较传奇。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破齐。齐襄王田法章它爹齐湣王逃出都城,结果被齐国逃难民众杀死了。田法章,在混乱中逃出临淄,随难民进入了貂勃部坚守的莒城,然后到城中太史敫的家做了奴仆。
这个田法章比较有能力,还是太史家小姐比较有眼光,反正二人就在一起了,这个太史女就是后面的“君王后”,齐国背后的掌控者。
后来田单复国后,就找齐王的后人,想立为新齐王。而田法章不敢出来,因为他知道他爹就是被齐人给打死的,还好有太史女的劝建,田法章才敢出来承认自己是上任齐王之后。
田法章上位后,称为齐襄王,不过此时的齐国实力大减,也只能新整理内政。对各国的攻击,只能被动防御,而不主动出击。
公元前274年(齐襄王十年),(赵惠文王)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
公元前271年(齐襄王十三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
公元前270年(齐襄王十四年),十四年,秦击我刚寿。
公元前265年(齐襄王十九年),齐襄王去世,其子田建继位 ,史称齐王建。
这个齐王建,没任何本事,就是一个妈宝男(在位44年,其中41年由君王后说了算),什么事都听他妈“君王后”的。
及君王后病且卒,诫建曰:“群臣之可用者某。”建曰:“请书之。”君王后曰:“善。”取笔牍受言。君王后曰:“老妇已亡矣。”
君王后死前,对儿子田建说:“群臣中某某人可以任用。”田建没有听清,请求请把他们的名字写下来。君王后同意,于是田建取笔和木简要她写下遗言。君王后却说她已经忘记了。
齐国就这种水平的统治者,怎能不亡。
而君王后的政策就是“事秦谨,与诸侯信”,所谓“事秦谨”,就是以附属国的地位,谨慎地听命于秦国霸权。所谓“与诸侯信”,就是在对山东诸侯的邦交中恪守盟约,讲求信用。
可是,在战国末期剧烈的兴亡沉浮中,君王后摄政的齐国,“事秦谨”与“与诸侯信”就是矛盾的,秦国打其它五国,齐国选择救就是“与诸侯信”,不救就是“事秦谨”,二选一,只能站一边。而齐国往往站在秦国一边。而这种政策是一种孤立于既往同盟阵营的自杀政策。
就是这种“龟缩”政策,使得齐国整体上不具备攻击性,只当缩头乌龟等着命运的来临。
楚国比齐国更有时机,齐国称霸的时候,不灭鲁国。齐国不称霸的时候,闭关锁国。于是,给了楚国可乘之机。
鲁国在春秋时期熬过了春秋五霸时代(不灭国只称霸)、弭兵之盟(国际休战)、吴越争霸(与吴越结盟对抗齐国)、战国争霸前期(魏、齐、楚、秦、赵),但最终没有挺过战国末期(二等小国灭亡)。
山东又叫齐鲁大地,春秋战国时期属于齐国、鲁国。其实这些原本都是东夷人的地盘,周武王为了能统治这里,派了两大助力前来统治这一区域,一位是灭商最大功臣—姜太公,封齐国;一位是亲弟弟周公旦,封鲁国。在开国初期,两者实力相当,甚至鲁国比齐国还高一个级别。鲁国的治国理念以周礼为核心,繁文缛节甚多,对于东夷之地治理效率十分低下。而齐国简化礼仪,顺应民俗,以铁血手腕治理。从西周时代,两国的国家效率就拉开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