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肾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人体的内外环境在一般情况下是相对平衡的,旦遭到破坏,再恢复它需要漫长的时间,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西医认为,肾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机体的免疫、凝血等系统都有密切联系。激素可抑制白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法应介质,能使肾病综合征表现较快地缓解。
尿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以及对保存肾功能有明显好处,是目前西医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但其副作用以及因减量或撤除所引起的症状反跳也较为突出。
如抑制免疫,诱发感染,水、电解质、糖、蛋白质、脂肪等物质代谢紊乱,并能增加高凝倾向,在所有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肾病综合征的高凝状态最为突出,且往往和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
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属“水肿”范畴。缘由先天不足或烦劳过度,损伤正气,或久病失治误治引起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司,水精输布,固摄失调,精微外泄,湿浊内停而成。所以凡水肿等证,乃肺脾肾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身;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肥;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
若脾虚运化失常,不能升清降浊,精微下泄,水液内停,故出现大量蛋白尿及水肿;肾虚气化不利,小便不利,当藏不藏,当泄不泄,水湿内停泛于肌肤而出现水肿及低蛋白血症;素禀阳盛或过用激素及重要温补,可导致肝肾阴虚,影响水液代谢,致水湿内停,急救化热,热蒸湿郁,湿热雍滞形成水肿。
现代药理学认为,养阴药如女贞子、构杞子等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功能/的作用;龟板、玄参、女贞子能延长抗体存在的时间,且对某些细菌有抑制作用;水蛭、全蝎、泽兰、丹参、益母草、川芎、桃仁、红花、当归、赤芍等活血化瘀药,能降低胆固醇,降低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黏稠度和高凝状态,扩张肾脏血管,提高肾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从而调节了局部肾组织氧供应和功能状态,促进肾功能恢复,对水肿、蛋白尿、高血压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消退作用。
丹参还对肾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长期使用可改善肾小球肾炎的间质纤维化病变。可见,中药有助于减少抗体对激素的依赖,防止症状反跳,具有对抗肾病激素反馈抑制,防止出现激素撤减综合征。
有调节下丘脑一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还能增强细胞免疫和增加抗体形成以调整肾病综合征医的免疫紊乱,瘀去络通,可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促进机体产生干扰治疗素,对预防感冒、巩固疗效、减少复发有一定的帮助。
综上所述,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肾病,在提高疗效、减少激素副作用、预防复发方面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