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广西童谣 月月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月光),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广西童谣 月月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月光)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广西童谣 月月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月光)

咸水歌

月光光

照地堂

虾仔你乖乖训落床

……

一首耳熟能详的童谣《月光光》,陪伴了几代老广的成长。大部分人听到这些歌都会不由自主哼唱起来。但是你可曾想到,歌词中的小孩为什么是“虾仔”,而不是“乖仔”“鸡仔”“猪仔”……?

原来,这首童谣是由水上居民的咸水歌演变过来的。过去,广州水上居民以渡船、打捞鱼虾为生。因而在歌中把孩子称为“虾仔”也就不难理解了。

咸水歌《月光光》歌词节选

月光光啊咧,照珠江啊咧,虾仔你乖乖训落床,听朝咧阿妈我去捕鱼虾啰,阿嬷咧佢织网要织到天光啊咧,虾仔你快高长大啰,棹艇撒网啊就更在行啊啰……

一曲咸水歌,唱尽生活的酸甜苦辣

珠江水长,在这流淌着的江河波浪中,以前有一群人以船艇为家,以江海为生,世代在水上飘摇沉浮。这一群人,就是水上居民,而他们的歌谣,就是“咸水歌”。

之所以称之为“咸水歌”,其中一个原因,是广州正处咸淡水相交的地界,生活在珠江流域的水上居民终日与咸水打交道,他们所吟唱的歌就被称为“咸水歌”。

“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水上居民的日常对话。”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咸水歌代表性传承人谢棣英说,其实咸水歌“是诉说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本质就是对话”。由于水上居民漂泊在水上,对话不便,在交流时常常需要高声呼喊以求让对方听得清楚,所以,常常会出现拖腔,拉长音调,并且伴有“啊”“咧”“啰”等衬词,于是听起来话音起伏流畅,颇有音韵感,犹如歌声一般。

咸水歌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还派生出许多元素,影响着珠江两岸的音乐文化。除了童谣《月光光》,还有人们熟悉的《顶硬上》。其曲风坚定粗犷、简洁明快,其中的元素便来源于水上居民劳动生活的号子。

咸水歌《顶硬上》歌词节选

顶硬上,鬼叫你穷?哎呵哟呵,哎呵哟呵!顶硬上,铜打肺,立实心肠去捱世界,挨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翻好!……

这首咸水歌《顶硬上》对出身自世代水上人家、自幼听着咸水歌长大的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音乐创作产生了不少影响。后来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也被认为是融合了不少咸水歌的元素。

生活便是歌,歌便是生活。水上居民以歌诉情,在咸水歌声中,水上人家的生活图景缓缓展开,有喜乐哀愁,有酸甜苦辣,有衣食住行,有婚丧嫁娶。在水波荡漾中,在船橹摇曳中,他们将歌声传遍了珠江两岸。

为传承奔走数十年,苦在其中,乐在其中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今年已经60多岁的谢棣英原来连一句咸水歌都不会唱。小时候,她在天字码头附近读书,看着珠江上停着的各种小艇感到十分好奇,便想了解这些小艇和艇上的人。参加工作后,她便投入到对水上居民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当中。经过数十年的走访、调查、记录,现在她已经成为了水上居民民俗文化的专家。

2009年5月13日,谢棣英(左)采访水上居民黄银。

“广州水上居民这一群体数量曾经十分庞大。”谢棣英介绍道。据统计,在民国时期,水上人家的人口数量占广州人口的十分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广州市 *** 逐步安排水上居民上岸定居,直到八十年代中期,水上居民的迁居工作基本完成。“以海珠区为例,上世纪六十年代安排上岸定居的水上居民就有两千六百多户,五十八栋水上居民住宅,主要分布在海珠桥到海印桥一带。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年这五十八栋住宅如今只剩下江湾桥附近的五栋了。”

水上居民上岸定居之后,再也不愿回首那段艰难的时光,于是选择将它深深地埋藏掩盖,尽力抹除自己的身份。所以,他们不愿与其他人甚至子女说起水上居民的身份,更不要说唱咸水歌了。咸水歌面临着日渐衰落的状况。

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的陈列品。

“如果个个都不做,这件事情就没人做了”。谢棣英希望带动更多人走进这个行列,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传播出去。沉迷于工作的她,常常连节庆假日都忘记,即使是今天的冬至,她也是在授课中度过。对于这项工作,谢棣英说:“苦在其中,也乐在其中。”

2016年6月,谢棣英在“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教名都幼儿园小朋友表演咸水歌。

为了更好地保留、展示水上人家的历史文化,谢棣英排除万难,与同事们一起办起了广州首个展示水上人家历史文化生活的“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还参与策划成功举办了多届的咸水歌大赛,编著出版了《广州咸水歌》的专著,并将咸水歌带进了校园中,开展传播教学,让年轻一代的人了解这一项文化。

源于水上居民的美食

民以食为天,咸水歌中自然也少不得美食元素。“艇仔粥,艇仔粥,爽口鲜滑唔使焗。一毫几分有一碗,好味食到耳仔煜(‘煜’意为‘动’)”唱的便是广州特色美食艇仔粥。艇仔粥原本是水上人居民为维持生计,在小艇上售卖的粥品,但其用料丰富,鲜美爽滑,现在已经成为来到广州不得不尝的美食之一。

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中的陈设。

除了艇仔粥之外,水上居民还常会蒸盆粉、炒田螺。盆粉似糕状,食用时将其切成小块,配上用虾米、腊肉、葱花烩制的汤,味道十分特别。只是,这种制作传统风味现在只能在老水上居民家里品尝到了,市面上基本已经失传。

如今,已经再难在珠江边上看到水上居民摇着一叶扁舟,放声高歌的情景了,但是这记录了水上人家生活点滴,蕴含着浓浓水上风情的咸水歌声,将会在传承和发展中,在更多地方响起。

出品:广州日报大洋网

图文:吴雪莹、陈海敏

文中老照片翻拍自滨江水上居民民俗博物馆、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视频:何晟

更多广西童谣 月月光 照地堂(广东童谣月光)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