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坐轮渡去江心屿
去浙南温州旅游,有三大历史文化古迹必看,一曰“东南第一名山”雁荡山在乐清境内,二曰“山水画廊、耕读文化”楠溪江在永嘉境内,三曰历史遗存“中国诗岛”江心屿在温州市内。
恕我孤陋寡闻,江心屿应是中国惟一“诗岛”,恐无二家。江心屿,顾名思义,盖指位于瓯江江心的岛屿。
在中国四大名屿中,我只去过鼓浪屿,其余三屿江心屿、东门屿、兰屿,均未涉足游览。这次来温州会军校战友老陈因身体原因不便陪同,却特意安排,提醒我一定去看看温州名胜江心屿。
千年东瓯国,诗画白鹿城
温州又称“白鹿城”,一条瓯江从城里穿过。翌日清晨,另一位学兄老黄陪同从渡口坐着轮渡登上了草木葳蕤、碧水粼粼、古迹丰赡的江心屿,初步领略了“瓯江蓬莱”气度非凡的韵味。
江心屿的名片
作为岛屿的创意,江心屿不仅汇集了上苍赐予的构成名屿的所有天然要素,还有大量璀璨耀目的人文景观。有了天然的骨架支撑和人文的华美衣裳,江心屿变得即柔媚又刚毅。刚柔并济的自然融合,透出别具一格的岛屿景观魅力。
要解读江心屿的魅力,最先映入眼帘的是瓯江对岸上的东西双塔,此塔有“世界古航标”的美誉,已被列入世界百座历史文物灯塔。东塔位于东峰山,始建于唐咸通十年,塔顶塔刹现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枝繁叶茂的几株大榕树。塔生榕树曾被誉为旷世奇观,煊赫一时。
西塔位于西峰山,建于北宋,因为年代已久,地基松软,高大遒劲的塔身现已经向东南方向倾斜。东西双塔遥遥相对,擎天而立,携手展示凌云之势,往来船只,只要遥见东西二塔,便知已到温州市区了。可见岛屿上的东西双塔已成为温州的水路地标。
几乎每一个人文景观都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江心屿有江心寺也不例外。一座由赵朴初老题写匾额的黄墙灰瓦的古老寺院,让人仿佛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历史的深处。
江心屿上的江心寺
古时江心寺被河水一分为二,东边的叫普寂禅院,西边的叫净信讲寺。南宋时普陀山青了禅师奉宋高宗赵构旨意来江心屿传经诵法,见两座寺院被瓯江隔开,交通极为不便,便禀奏皇上赵构。赵构诏书青了禅师,让其率众弟子填塞江水而建一座寺院。众弟子不辞劳苦,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填平河水,建成了寺院。
江心屿
令人拍案叫绝的十字楹联
在江心寺院里,最值得称道的当属大门两边南宋诗人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王十朋是温州第一状元,他通过观察江心屿的潮长潮落,云聚云散,后经巧妙构思,写出了深沉睿智、可圈可点的名联佳句,让人叹为观止。
(右图 南宋诗人王十朋)
南宋诗人王十朋
温州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副对联,莫过于这一副叠字联。这也是温州流传最广的楹联,被誉为千古奇联,曾入选中国最绝妙的十副对联。传说当年,穷书生王十朋要投宿江心寺时,江心寺方丈要求王十朋以“云”和“潮”做副对联,王十朋便以此联回答,一举靠才华折服方丈。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这副对联的每个字,人们都认识,可怎么断句来读,却颇有些“烧脑”。很多人初看云遮雾罩,细品后拍案叫绝。王十朋的这副对联可谓把中国汉字的多音字运用得出神入化,据说有11种念法,不管哪种都是描写江心屿四季晨昏云聚云散、潮涨潮落的美景。
其中的意思便成为:
云,早朝,日日朝,早朝早散;
潮,长涨,常常涨,常涨常消。
这对楹联用词奇特,构思精巧,看似简简单单,实则功力深厚,创作者以叠字、谐音、顶真等手法,巧妙利用汉字中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写就之后,流传千载。
如果说温州文化是一部浩瀚的书籍,那小小的楹联便是这本书的雅致书签。我们透过江心屿的楹联,一窥了时光里的风雅温州。
老战友黄兄陪我游览江心屿
纪念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楼上更有名联:“南航海上无多土,中柱江流有此楼。”这是清朝拔贡曾曼琴撰联,周沧米书。温州的楹联文化深厚,特别是在江心屿这座极富中国古典园林韵味的人文山水园,“楹联密度”高得惊人。
漫步在江心孤屿之上,大大小小的楹联随处可见,驻足端详,既可以领略古典诗歌的意境韵律之美,又能享受传统书法的对仗工整之美。许多楹联的落款多是如雷贯耳的名家大佬,其背后是文人骚客的悠悠往事。可见江心屿,不只是“诗岛”,也是“楹联岛”。
文天祥的宋国公祠
随后,我们走进宋文信国公祠。此祠堂是后人纪念文天祥的地方。德佑元年元军大举南侵,朝廷命文天祥在江西组织义师万人,北上保卫临安,以解燃眉之急。临安安稳后,朝廷派文天祥前往平江抗元前线。败不旋踵,临安又变危机,朝廷复命文天祥再度回师保卫临安。而此时元军已抵达临安郊外,兵临城下。
鉴于形势危局,朝廷将文天祥授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出使元营谈判,结果对方背信弃义,元军将文天祥拘押。后在解送途中,文天祥机智逃脱。而此时南宋王朝气数已尽,元军攻入临安。文天祥谋划在江北组织抗元却未果;后又为寻找南奔的宋室成员,栉风沐雨来到温州,留居江心屿一月有余。
江心屿的文天祥祠堂
留宿间题写了《北归宿中川寺》:
万里风霜鬓已丝,飘零回首壮心悲。
罗浮山下雪来未,扬子江心月照谁。
只谓虎头非贵相,不图羝乳有归期。
乘潮一到中川寺,暗读中兴第二碑。
此诗表达了文天祥复兴社稷的决心,“中川寺”也即今天的“江心寺”。后文天祥在广东潮州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行刑前,文天祥写下了荡气回肠而又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篇诗文伴随着文天祥正气凛然的英雄形象,彪炳千秋,传之后世,脍炙人口。
江心屿的浩然楼
山水诗鼻祖谢灵运为江心屿题诗
历史上不少文人墨客光临江心屿,便有“诗岛”之称谓广为流传。南北朝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任永嘉太守期间,曾登上江心屿写下《登江中孤屿》一诗:
江南倦历览,江北旷周旋。
怀新道转迥,寻异景不延。
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
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
表灵物莫赏,蕴真谁为传。
流光溢彩的江心屿由此如影随形地随着谢灵运玲珑剔透的诗句名播四方,并在以后的岁月里吸引着历代诗人慕名而至,附庸风雅,吟诗作赋。
江心屿宋文信国公祠
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陆游、文天祥等文豪都曾在屿上咏怀景致,写诗留墨。文人墨客的无数妙篇佳章,让江心屿一时间名声大噪,流韵溢彩。
为了纪念唐朝诗人孟浩然,后人在屿上建了浩然楼。浩然楼是二层木质结构。拾级上楼,倚栏聆听瓯潮澎湃,观江上微风鼓浪,别有一番情趣。难怪《江心屿十景》中有“孟楼潮韵”,这番韵致确实让人铭心刻骨,永志不忘。
清代著名学者梁章钜也曾登岛一游,并赋诗《孟楼》,将和江心有关联的历史人物一一点到。
凭栏泼眼尽秋光,
城树村烟俯莽苍。
历览敢希谢康乐,
标题漫借孟襄阳。
江山如此清辉在,
人物当年逝水忙。
谁识浩然留正气,
西偏丞相有祠堂。
江心屿一景
江心屿小景点也很美
江心屿的几个小景点不容错过。凌云桥,位于西塔山北向新景区,有44级石阶,踌跨湖而设,北上石阶,犹似登塔,至塔顶,塔巅白云,桥下水雾,飘忽相交,确有凌云之感,顾名“凌云桥”。
江心屿古木参天
江心屿东侧有大英帝国温州领事馆旧址,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分为二幢西式楼房。精美的西洋建筑虽是殖民地遗址,1997年仍被评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文天祥祠
除了历史风情,江心屿上建有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有二碑: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书题;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书法家舒同书题,均为红色景点,诗云“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岛上有江南园林风格的江心公园,临湖建有亭、台、廊、榭,转累了可以小憩片刻。小飞虹桥,横跨湖上,夏放荷花,秋绽桂子,想象四季飘香也应该很好看。
江心屿上的大英帝国温州领事馆旧址
江心孤屿上的楹联,不乏近代名家的墨宝。1964年,郭沫若先生游览“江心屿”,题写了“来雪亭”横额和“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对联(集 *** 词),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
一样风情别样娇,寻常楼台藏珠玑。小小的诗联书法就像一个窗口,折射了江心屿的底蕴深厚,小小的楹联就像一个缩影,凝聚了江心屿的千年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