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武汉青山江滩观江广场附近原本有一处公共卫生间,最近却被改装成一家餐馆。内急的游客们只能步行到300多米外的卫生间解决,有人觉得不便,只好钻进小树林的隐蔽处方便。记者拨打青山江滩管理办电话,工作人员致歉,称会联系物业公司,进行整改。(3月23日《楚天都市报》)
武汉青山江滩观江广场附近设立公厕,初衷是为了游客能够就近“方便”,解决如厕难问题。然而,这处公厕被改装成了一家餐馆,这倒是方便了游客在此就餐,却给内急的游客们“方便”带来不便。笔者认为,公厕等公共设施有着公益属性,千万不能随意改变用途而充满铜臭味,如此“损公肥私”要不得,不仅要敦促管理者认真整改,还必须查明真相严肃问责。
在观江广场附近的多处指示牌均显示,在广场旁边有一处公共卫生间。而游客内急按照指示牌赶到这里,竟令人大跌眼镜,原本的公厕变成了餐馆,而餐馆即便在开门营业的时间,里面也没有卫生间,游客需要再步行300多米,到另一处公厕如厕;而一些游客行动不便或者实在等不及了,只好钻进小树林的隐蔽处“方便”。这不是给游客添堵吗,也相对增加了游客如厕难。这种为经济利益不顾游客“方便”的做法,擅自改变了公厕的公益属性,将服务游客的公共设施变成经营性的餐馆,充满了一股子铜臭味。对此,公厕管理者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据游客介绍,数个月前,这处公共卫生间关闭,之后开始装修,最后变成了餐馆。应该说,公厕改成餐馆,公厕管理者是完全知情的。但是公厕一般是免费开放,需要维护、管理等费用,而改成餐馆后,既不需要维护、管理等费用支出,还能收取餐馆经营者的租金,公厕管理者或许就是为了蝇头小利,才把公厕租给了餐馆经营者。如此做法,仅仅从自身小的私利出发,却严重损害了广大游客的公共利益。为了维护公共利益,有关部门不能装聋作哑,应当责令公厕管理者限期整改,恢复公厕原状,回归其方便游客如厕的公益属性。同时,还必须查明其中真相,对当时的决策者和相关责任人等始作俑者,予以严厉的党纪政纪等处分,才能起到警示教育作用,避免类似侵害公共利益事件再次发生。
现实生活中,一些服务民众的公共设施,却被管理者擅自改变公益属性,通过改装、改造等变成了经营性场所,管理者一边拿着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等费用补贴,一边通过出租或经营来盈利,可谓两头得利。这种“损公肥私”的乱象,存在一定普遍性,严重损害公共利益,也影响了 *** 部门的形象和公信力。武汉公厕改成餐馆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因此,各地 *** 部门有必要加大对公厕、公共景观、公共场地等公共设施的监督管理,严禁擅自改变用途和属性,对已经改变用途的,责令及时整改恢复,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和处罚。这样,管理者便不敢再“损公肥私”,公共设施才能祛除铜臭味,更好地为民众提供公益服务。(作者系天府评论新闻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