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李鸿章诗词解释(李鸿章诗词最著名的一首),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李鸿章诗词解释(李鸿章诗词最著名的一首)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李鸿章诗词解释(李鸿章诗词最著名的一首)

本文目录

李鸿章的诗解释一下?

劳劳车马未离鞍,一生在车马上东奔西走(为国家操劳),也没有离开过马鞍(也是说在车马上度过)

临事方知一死难。到了重大事情之前,才发现,想一死了之还很难(并不能解决问题。)

三百年来伤国步,一直为了清朝这三百年的基业而忧伤

八千里外吊民残。就算在很远的地方也想着自己的子民困苦的生活。

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和宝剑(比喻战争),孤独的大臣(指自己)的眼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落日,旗帜(比喻战争),大将的祭祀(指战死的将军)

海内尘氛犹未靖,中国的战乱还没有完

诸君莫做等闲看。请大家一定不要把这些事看轻了(指大家一定要继续努力)

李鸿章绝命诗及译文?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诗传为李鸿章死前口述,无题。后称为“绝笔诗”、“绝命诗”或“遗诗”,但在史料中难觅此诗。此诗在李去世近六十年后才出现,目前查到的最早出处为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南湖录忆》。也是这首“临终诗”的惟一原始“史料”依据。

晚清重臣李鸿章文人出身,书生带兵,他本人年少科第(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二十四岁时中二甲第十三名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李鸿章北上准备第二年的乡试。作《入都》诗十首,其中之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 八千里外觅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泸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里面的“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句气魄宏远,世所传诵。

观其一生无论早年读书还是中年带兵戎马倥忽时,都喜欢作诗抒怀,如《二十自序》、《入都》、《舟夜苦雨》、《晚江即事》、《游鹿洞归途感赋》、《夜听四弟吹笛》、《万年道中寄镜蓉琼芝二女并示静芳侄女》、《鞋山阻风》等,均水平不低。晚年日理万机作诗相对较少。

此“绝命诗”写李一生为国操劳,四方奔走未曾歇息,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慨叹几百年来国步多舛国势衰微而民生多艰,个人竭尽孤忠以力挽狂澜而终于在萧瑟秋风中老去,眼看空荡荡的拜将坛只剩下旗子在残阳夕照中飘动;大局着实堪忧,乃殷切叮嘱后继者:国境上战云犹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此诗水准和情境比较符合李的情况。但此诗不见于李鸿章的后人、好友编纂的李氏文集,甚至《李鸿章全集》也为见此诗的身影。

有关史料表明,李鸿章临终前时刻都有亲人和部属陪侍左右,他在弥留之际的具体情态细节、只言片语都有人做详细记录。他临终前留下的上奏清廷的遗折和遗言都被记录整理,如果李鸿章临死前有此诗,必然被记录。

此诗最早的载述者高拜石出生于1901年,也就是李去世的同一年。高写文称李鸿章“易箦前……吟有”此诗。

按照诗言志来说,以此诗之气魄和高度或只有李鸿章能为之。

据高氏《南湖录忆》(第一集)中有《李鸿章泪盎秋风》文一篇,记述李鸿章“易箦前”(即临终从换床)吟有七律一首,高氏叙述如下:“辛丑九月,李鸿章呕血死于燕都之贤良祠,易箦前,惓念危局,老泪纵横,吟有:‘……’凄恻辛酸,无穷愤憾,而于暴俄迫签苛约,犹痛其遗患无穷也。”高氏接着又记叙李于庚子之变后奉旨入京收拾残局,“甫抵津门,与迎候之周馥等相晤,执手唏嘘,竟至号啕大哭”。

在记述李鸿章一诗、一哭之后,又复概述李在庚子前后事略,又写其幕客茫肯堂有诗纪之,句云:相公实下忧时泪,谁道而今非哭时?譬以等闲铁如意,顿教捶碎玉交枝。皇舆播荡嗟难及,敌垒纵横不敢驰。曾是卅年辛苦地,可怜臣命己如丝。

文中“茫肯堂”应为范肯堂,即范当世,初名铸,字铜士、无错,号肯堂、伯子,近代著名诗人。范氏曾被李鸿章延请为府上当家庭教师,比较熟知李鸿章,彼此情谊颇深。

高所引范诗,实际上是写李鸿章过津门大哭一事,与李鸿章“临终诗”并无关系。

“曾是卅年辛苦地”这句即可证明写的是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天津近三十年的历史。

仅从高氏这一记述来看,有“诗”无证,所谓所谓李鸿章“临终诗”属于自说自话,孤证不立。

后来又有学者认为此诗是康有为悼李鸿章的一首诗,但也缺乏史料支持。

单从诗而论,这首诗工整有致,对仗、韵律协调,也契合李鸿章生平、学识、功业、遭遇和心境,且诗的气魄也比较宏伟,苍凉日暮,确非凡品,但真伪存疑。

李鸿章少年科举及第,文采出众,而且写得一手好字。除了写诗,他的公文奏折和对联也比较有知名度。

当年其在曾国藩幕府,曾经帮助曾国藩修改奏折,将其中的“臣屡战屡败”改为“臣屡败屡战”,稍一变动,情景迥然。清廷非但没有怪罪曾国藩,反而对其嘉奖鼓励了一番。

同治元年李鸿章为曾国藩具折严劾翁同龢的哥哥翁同书。翁氏在道、咸、同、光四朝数代累任高官。翁同龢父翁心存、兄翁同书皆为晚清重臣,翁心存、翁同龢父子更为两朝帝师,时称“一门四进士、一门三巡抚;父子大学士、父子尚书、父子帝师”,门第鼎盛。李鸿章在奏折中有“臣职分所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句,笔笔刀刃,架当今于大义,置同书于不覆。此折上后致翁同书论死,后死于西北流放期间,其父翁心存也急病死,也种下了与翁同龢不合的种子。

李鸿章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作为疆臣之首左右中国政局四十年。晚年又荣升为文华殿大学士后,他自撰一副对联:“已无朝士称前辈,尚有慈亲唤小名。”自得之形尽显联中。

保定直隶总督府两边的楹柱上留有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时题写的楹联。上联:昔为畿辅,今控严疆,观政得余闲,一壑一丘亲布置。下联:近接太行,远临渤海,豪情留胜概,亦趋亦步许追随。

山西乔家大院的大门上曾有一副铜板镶嵌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相传乔致庸认捐了十万两白银用于北洋舰队建设。李鸿章赠此联。

1884年中法战争前夕,朝廷中主战派和主和派相持不下。李鸿章力图避免战争,被抗法人士罗列了“六可杀”理由。李鸿章自撰对联一副:“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

李鸿章死后,清廷曾在他出生地和任职地修建十座祠堂,以示隆恩。在南京的李鸿章祠堂有今人书写的据称是李鸿章所撰的对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粟、腹有诗书,即是山中宰相;祈大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便作地上神仙”。

有人认为这是李鸿章被免职在家时所写,也是流传比较广的一副联句。

李鸿章临终诗意思?

李鸿章《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首是写于李鸿章临终之时,他用自己的力量,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清 *** ,他用自己的力量,维持这个风雨飘摇的清 *** ,即便在临终之时,依然满怀着忠君爱国之心。“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虽然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但是他知道身上的担子还很重。但终究还没有到“离鞍”的时候。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历经近三百年的大清也曾经出现过康雍乾盛世,但现在却已经是满目疮夷,庞大的帝国遭受着内忧外患,无一不让他关心。

诗中的“孤臣”,表明李鸿章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孤臣”。这在传统当中是一个极高的赞誉,不为皇权折腰,不为世俗折服,只为追求真理。但是他现在已经年迈,遥想当年,自己也曾经斗志昂扬,可惜现在终究要说一声再见。

“海外尘氛纷未已,诸君莫作等闲看”,最后的诗句是对追随者的寄托。让我们这些后来人,要更多的关心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李鸿章把自己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个国家当中,他的经历让今天的我们感慨。他的这首临终诗更是让今天的我们充满思考。

李鸿章劳劳车马未离鞍全诗译文?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出自清代李鸿章的《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赏析 :

劳劳车马未离鞍:几尽劳顿的马车上的马从未卸下马鞍。

临事方知一死难:大事未成,受尽病痛折磨想要轻松一死也是为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三百年来国家衰败缓慢发展,回望无限悲伤。

八千里外吊民残:遥遥祭奠着那些被侵略侮辱远去的同胞被残伤的民魂。

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着未出鞘的宝剑,倒影壮志未酬寂廖落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的那点阳光,此刻定孤寂悲凉的照耀着城外曾经辉煌、荣耀的旌旗 和豪壮的大将坛罢。

寰海尘氛犹未已:哎,现今环视海外,外强虎视耽耽,想要入侵我朝的心思从未平息间 断。

诸君莫做等闲看:万望同仁同胞不可心存妄想,狼子野心并不是投之以食就能抚其胃欲。临死唯此憾事忧心,恳求国民切莫要等闲视之啊!

赏鉴:

李鸿章在自己临死之时仍心系国家,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内忧外患,强大起来。可是无奈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因此心含遗愤,希望后人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西太后带着光绪跑到西安,清廷大乱,无人收拾残局之际,清廷想起了被闲置的李鸿章.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十二日,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连续电催其北上。“每当满清 *** 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惟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李为免再成为替罪羊,本欲观望,但北方局面实在无法收拾,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无奈,李上京求和,在悲伤的心境中开始了他与洋人噩梦般的周旋.1901年7月25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

签约后两个月,被李鸿章倚为强援的俄国 *** 再度发难,试图攫取更大权益,并威逼李鸿章签字。而当时这个位年迈的重臣因为感染风寒和《辛丑条约》而身体每况愈下,已至吐血境地.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俄使走后,他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即刻向儿子李经述口述遗折,呼吁自强。又命于式枚草遗折推荐袁世凯代己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临终时嘴里还在痛骂“毓贤误国”。

据说李鸿章在临终之际,感念一生中的万事种种,曾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跟随了四十年的老臣周馥这时也在床边,眼看老李已经咽气但双目炯炯不闭,遂哭出声来:“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去吧!”“目乃瞑,犹溜涕口动欲语,可伤也。”(周馥《李文忠公七律诗》注)

李鸿章遗诗是什么意思?

《临终诗》

[清]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释义:

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请问李鸿章的诗“落日旌旗大将坛”中“大将坛”是什么意思?

大将坛是大将军的祭坛的意思。

古代大将带兵出征都要举行祭祀的仪式。诗句选自李鸿章临终前作的一首爱国诗,诗的最后也点出海外的纷扰并未平息,诗人希望国人能团结抗敌,有识之士能以国家为己任,振兴中华。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绝笔诗赏析,具体点,谢谢?

在临终前,李鸿章写下了下面这首绝命诗:

《绝命诗》 李鸿章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自诩“文可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有远大抱负和豪迈性情的他,在临死前留下的这首诗却是极度的悲哀和无奈。慈禧太后看到之后,痛哭流涕道:“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无人分担了。”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朝已经有多艰难,李鸿章对于大清朝的重要性。

1901年,78岁的李鸿章在忧患中死去。

李鸿章绝笔诗全文赏析?

纵横学过最抒情的文章应该是李密的《陈情表》,每每读来总是热泪盈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每一个字都直戳人的内心,感受那份亲情。

近来读了李鸿章的临终绝笔,虽然字里行间没有李密那样娓娓道来,却也将自己为大清国操劳半生的形象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慈禧读后,竟然嚎啕大哭,盖因为每一句都直戳慈禧的泪点。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纵横今天就给大家来解读解读李鸿章的这份临终绝笔,为何这样感动慈禧。

戳中慈禧的第一个泪点:为慈禧签订《马关条约》,差点被日本人打死

在绝笔的开篇,李鸿章说“臣病垂危,自知不起,口占遗疏,仰求圣鉴事。窃臣体气素健,向能耐劳,服官四十余年,未尝因病请假。前在马关受伤,流血过久,遂成眩晕。”

前面一句是客套话,从正文开始,李鸿章讲自己为官四十余年从来没有请过病假,然而现在却不行了,主要原因就是在马关的时候受伤,才落下的病根。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为什么这会成为慈禧的第一个泪点呢?

就是因为马关之行,实际上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替慈禧背了锅,到马关去跟日本人媾和,这一行让李鸿章背负了千古骂名。

日本战胜后,日本要求中方必须派遣李鸿章前来商议和谈,然而李鸿章在谈判期间却被日本激进分子给打了一枪,正中李鸿章的脸上,再偏一点,李鸿章的小命或许就报销了。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慈禧当然知道甲午战争中的前因后果,也知道李鸿章在这件事中受了多大委屈。

戳中慈禧的第二个泪点:不远千里到广东扫黑除恶,与西方列强周旋

在说完马关中枪后,李鸿章又说:“去夏冒暑北上,复患泄泻,元气大伤。”这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就是讲述自己拉稀了,为何成为戳中慈禧的第二个泪点呢?

这句话并不简单,1895年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到李鸿章绝笔(1901年)的“去夏”整整四年时间,李鸿章因为签订《马关条约》声誉急下,被迫远离清廷权力中枢。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在这四年里面李鸿章算是遭尽了白眼,康有为当时在北京创办强学会,李鸿章前去捐款竟然被拒绝,由此可见李鸿章的日子多艰难。

直到1900年初,李鸿章被调任两广总督,才算是重新启用,然而这次任命是带着巨大使命的,当时康梁余党、孙文革命等势力都集聚广东,英法势力也在进一步扩张势力范围,甚至打算将两广从清 *** 中独立出去。

为此,清 *** 调遣李鸿章前往广东稳定局势,李鸿章当时已经77岁高龄,到广东六个月内,大开杀戒,震慑四方,从而维持了广东的局面。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当然,李鸿章此行也充满了险阻,得罪人是一定的,刚到广东就差点被人炸死。

综合起来,李鸿章这次冒暑北上拉稀,是为国拉稀,怎么可能不戳中慈禧的泪点。

戳中慈禧的第三个泪点:一边吐血,一边签订《辛丑条约》

从广东回到北京后,李鸿章又感觉“入都后又以事机不顺,朝夕焦思,往往彻夜不眠,胃纳日减,触发旧疾时作时止。”

这句话看似这么普通,怎么又成为戳中慈禧的第三个泪点呢?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李鸿章在广东打黑期间,正是北方八国联军侵华之时,西方列强当时甚至策划两广独立,让李鸿章当大总统,很多革命党人包括孙文在内,也对李鸿章独立有一定的想法。

李鸿章以两广总督的身份与刘坤一、张之洞这些地方大员签订了东南互保,甚至一度提出了“死不奉诏”的口号。

但是李鸿章最后还是经受住了诱惑,没有被他人所拉拢,最后还是忠于清廷。

八国联军打到北京后,慈禧携光绪帝 ***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鸿章临危受命,回到了北京,负责处理善后事宜。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正常情况下,慈禧的很多锅都会甩给李鸿章,唯独这次真的赖不到李鸿章,慈禧闯下这样大祸的时候,李鸿章正在广东,但是死尿盆还是要李鸿章来端的,所以,李鸿章说“彻夜不眠”,实在是慈禧给的担子太大了。

关于李鸿章此时的身体状况,经历了“为国拉稀”后,在签订《辛丑条约》的时候已经“喀血碗余”。

当慈禧的脑子里闪过李鸿章一边咳血,一边签订条约的画面,能不戳中泪点嘛!

戳中慈禧的第四个泪点:临死之前还在为国事操劳

“喀血碗余”后,对于正常人来说就应该交代自己的事情了,但是李鸿章没有,随后说的这一段话的措辞,堪比李密《陈情表》里面的 *** ,还让人煽然泪下。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兴。赍志以终,殁身难瞑。现值京师初复,銮辂未归,和议新成,东事尚棘,根本至计,处处可虞。窃念多难兴邦,殷忧启圣。伏读迭次谕旨,举行新政,力图自强。”

表明心迹,无论是刀山火海,只要是能用得上我李二的,您吩咐就是,但是这一次恐怕是不行了,即使我要死了,也要把这几件事交代了。

《辛丑条约》刚刚签订,但是“东事尚棘”,这个应该是指东北被沙俄占领的事,八国联军侵华时,沙俄采取侵略AB两个计划,一方面随各国一块出兵攻打北京,另一方面单独出兵占领东北,这件事的确很棘手,搞不好,东北就没了;

在最后李鸿章还建议“举行新政,力图自强。”李鸿章此前曾出访过德国,当看到德国的军队时,李鸿章曾经仰天长叹,假如给我这样的10个营,我就能干败日本。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李鸿章是了解西方的厉害的,他也知道只有推行新政才能彻底扭转局面,清廷本来也有意变法,经过了康有为祸国殃民式的变法后,反而对变法畏首畏尾,满朝文武没有人再敢提变法的事情。

李鸿章在绝笔中,冒天下之大不韪再次建议清廷实行新政,忧国忧民,不过如此,再次戳中了慈禧的泪点,慈禧还没有回到北京就下定决心实行新政,任命袁世凯全面主持新政。

戳中慈禧的第五个泪点:最后还在替慈禧的人说话

李鸿章在前面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按照道理说应该说自己的子孙了吧!但是李鸿章却在中间加了一个塞,“庆亲王等皆臣久经共事之人,此次复同更患难,定能一心效力,翼赞讦谟。”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意思就是说,庆亲王和我都是一起共事的老人,此次一块经历危难,签订丧权如果的条约,大家一定要谅解他。

其实,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个庆亲王奕劻不是个什么好鸟,号称晚清第一贪官,李鸿章难道不知道他的人品?然而却在绝笔中如此为他求情,实在是匪人所思。

以李鸿章在官场摸爬滚打一辈子的人,奕劻什么人品他不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个时候还替他说话,实际上是因为奕劻说到底是慈禧的人。

奕劻1894年进爵亲王,1898年晋升为最后一个铁帽子王,如果没有慈禧的提拔奕劻是不可能爬升的如此迅速的。

解读:李鸿章在临终绝笔中都说了什么?为何句句戳中慈禧的泪点!

尽管碌碌无为,又是一个大贪官,但是他至少还是站在慈禧一面的,在八国联军侵华后,也是他临危受命与李鸿章一同负责议和。

李鸿章此举就是替慈禧说给别人听的,让慈禧以后用奕劻可以有所根据。

据说慈禧得知李鸿章死后,说了一句此后再也没有人分担了。实际上,她还有荣禄,荣禄1903年死后,奕劻就掌管了清朝的军政大权。

可以说,李鸿章的眼光还是很毒的,他知道慈禧要重用奕劻,因此才有了此番“铺路”。

李鸿章可以说是处处为大清国着想,处处为慈禧着想,怎么能戳不中慈禧的泪点呢?

更多李鸿章诗词解释(李鸿章诗词最著名的一首)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