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历史文化悠久的汉山,位于宜阳县三乡镇北,距宜阳县城40公里。它南望女几山(今称花果山),北连熊耳峰,西傍锦阳川,东接连昌水。坐拥三乡古镇,俯视滚滚清洛。汉山就像一条巨大的苍龙,横亘于三川两山之间,受到群山拱卫,三川哺育,此乃风水之宝地,人间之仙境。光武庙宛若苍龙头上高昂的龙角,盘居在巍峨的汉山之巅,将这条巨龙装扮得威武雄壮,绚丽多彩。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迤逦的自然风光,往往让人流连忘返,如痴如醉,明清时即以“汉刹云山”列入宜阳八景之列,名噪当时。
一、光武庙的历史背景
光武庙为何选建于此?对于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两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件历史事件说起。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一支农民起义军在樊崇的带领下,转战于青、徐二州,为便于与敌区分,起义军将士用赤色染眉,故名“赤眉军”。更始三年(25年),赤眉军数十万大军挥师入关,消灭了刘玄的更始政权,占据了长安,拥立汉宗室十五岁的刘盆子为帝,史称“建世皇帝”。赤眉军攻入长安,得到了关中豪强地主富商的勇猛顽抗。他们组织武装,隐藏粮食,制造混乱。在此乱局之中,赤眉军被迫退出长安,转移于安定(治所今宁夏固原县)、北地(治所今甘肃宁县西北)一带,此时恰遇大雪,并遭到拥兵割据的隗嚣地主武装的袭击,只好重返长安。但这时长安已被光武帝大将军邓禹占领,经过激战,赤眉军虽然打败了邓禹,重新夺回长安,然而“城郭皆空,白骨蔽野”,再加之关中大旱,豪族又坚壁清野,赤眉军无法解决粮食问题,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于建武二年(26年)十二月引兵近二十万向东撤退。光武帝闻知赤眉军东撤出关,遂即部署破奸将军侯进率军进驻新安,建威将军耿弁率军进驻宜阳城,大司马吴汉率军集结于洛阳附近,形成了一个南北夹击的包围圈。光武帝对邓禹说:“贼若东走,可引宜阳兵会新安;南走,可引新安兵会宜阳。”又说:“甚无与穷寇争锋,赤眉无故,自当东来,吾以饱待饥,以逸待劳,折棰笞之,非诸将忧也,无得复妄进兵。”
建武三年正月(27年),赤眉军行至渑池崤底时,遭光武帝部将冯异伏击,被俘达八万人,其余十余万人折向东南的宜阳(治所今韩城镇东关村东北)。光武帝得知赤眉军败走宜阳的消息后,亲率大军到宜阳,在宜阳城西三乡一带,设伏布阵,拦阻他们的逃路。赤眉军在崤底失败后,正向宜阳疾走,忽然间正面遭遇汉军,“惊震不知所为,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樊崇乃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后汉书·刘盆子传》语)。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军,瞬间土崩瓦解,在悲剧中结束了一切,成了光武帝的阶下囚。
赤眉军投降之后,向光武帝缴出了从更始帝刘玄处得到的传国玉玺、七尺宝剑和玉璧。传国玉玺是正统皇权的象征,七尺宝剑意寓投降缴械,玉璧则是臣服投降后拜见光武帝的礼器。据《水经注》记载:在宜阳“城之西门,赤眉樊崇与盆子及大将等,奉玺绶、剑、壁处”。当时,赤眉军献出“玺绶、剑壁”后,并没有马上获得光武帝的接见。挨到第二天,光武帝陈兵于宜阳城南的洛河岸边,令刘盆子君臣列队观看。光武帝问盆子:“你自知当死不?”盆子回答说:“罪应当死,还侥幸陛下见怜赦免了啊!”光武帝笑着说:“你真是聪明,我们刘氏宗室没有痴呆儿。”又问樊崇等说:“是不是后悔了呢?我现在放你们回去,率军队鸣鼓相攻,再决胜负,我并不想勉强你们来服从我。”徐宣叩头说:“我们今日归降,好比是从虎口中逃出而归慈母,真是欢喜之至,没有什么后悔的。”光武帝说:“你真不愧是铮铮的硬汉、平常人中的优秀人才啊!”问答之间,胜利者自信傲气的神色,失败者唯诺晦气的容颜,跃然纸上,生动形象,读来如临其境,犹在眼前。
赤眉军向光武帝投降时,缴械的盔甲兵器堆放在宜阳城西门外,就像熊耳山一样高。《后汉书·刘盆子传》写到:“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正是由于这样形象的比喻,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山,顿时雀声四起,受到了后人的追捧,文人们依此创造了“积甲如山”“积甲山齐”“堆积如山”的新词汇,政治家们依此以“熊州”“熊耳县”命名政区,其对后世的影响可窥一斑。那么,熊耳山究竟在什么地方,在这里还要赘述一些多余的话。熊耳山在豫西的版图上有两座,一座起于卢氏,蜿蜒于洛宁、宜阳两县洛河南岸。相传夏禹时,大禹带领先民凿山开道,疏导洛水东流,消除了水患,故《书·禹贡》称其为“导洛自熊耳”,因此山主峰“两峰相竞如熊耳”而名。而另一座熊耳山则屹立于洛河北岸的陕县西李村乡境内,地近宜阳三乡,在汉时属于宜阳县的一部分,也是赤眉军南逃宜阳的经由之地。此山同样以“双峦竞举,状同熊耳”而名,是“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李白《送外甥郑灌从军三首·其二》诗句)的熊耳山。历史上,两山时常混淆,为了辨别两山,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记述:“洛水之北有熊耳山,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道出了两山的差异。到了北宋嘉佑五年(1060年)夏天,寓居洛阳的理学家邵雍先生西游洛河川,居于福昌县衙(今宜阳韩城镇福昌村),以诗的形式写下了《辨熊耳》一诗:“昔禹别九州,导洛自熊耳。熊耳自有两,未审孰为是?东者近成周,西者隔丹水。书传称上洛,斯言得之矣。”说的更为确切。在民间百姓口中,将洛河南岸的称之为大熊耳山,洛河北岸的称之为小熊耳山。
建武中元二年(57年)二月,戎马一生的光武帝在洛阳南宫前殿病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其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改元永平。永平元年(58年),刘庄下诏在当年光武帝阻击赤眉军的军营旧址建立了光武庙。元末宜阳县令刘杰在《光武庙记》一文中亦有记述:“明帝即位,遂诏立庙。”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在《福昌书事言怀一百韵上运判唐通直》一诗中也讲的非常明白:“路失三乡驿,岗余世祖营。”诗人对此自注:“光武降赤眉于宜阳,原庙今存。”清乾隆进士吴增福在《重修汉光武庙碑记》记述:“帝亲征六军,降贼于宜阳,即今立庙之处也。”由此看来,庙址即是赤眉军投降旧址,也是光武帝驻扎汉军的旧营和指挥机关,它建立于永平元年,这个观点应当不谬。现在屈指算来已近二千年,可谓豫西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庙宇之一。因光武帝建国仍然沿用“汉”的国号,故庙名曰“汉光武庙”,亦名“汉世祖庙”“刘秀庙”。其山也因此被冠以“汉山”,俗称“大庙坡”。由三乡通往光武庙的路径自然也就叫“庙道”了。
二、光武庙的建筑规模
光武庙规模布局,五代以前已无从考查,五代以后也只能从元末县令刘杰的《光武庙记》和残碑断碣中去寻找。唐代以前,光武庙的规模较小,只有大殿之类的建筑。到了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对大殿进行了重修翻新。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在光武大殿后拓建了寝殿,俗称永乐宫,形成了前殿后宫的格局。元朝至元(后)二年(1336年),三乡人蔡顺经过十六年的建设,先后新建了山门、东西廊庑、后土祠、舞楼等建筑,铺设了辇道,形成了今日我们所见的格局。后又历经万历、顺治、乾隆、道光、咸丰等年间多次维修,其建筑完全演变成了明清风格,布局大体维系了元代旧貌。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晚清至民国间兵匪连叠的破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破四旧”政治运动的冲击,光武庙建筑群已经面貌全非,破败不堪,大部分建筑坍塌无存,残垣断壁,荆棘丛生,狗窦兔穴,随处可见,遭受了严重的毁损。洛阳家鑫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敏先生,看在眼,痛在心,下决心以恢复传统文化为己任。遂于2011年3月,筹募巨资,鸠工庀材,开始对光武庙进行全面的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先后修缮了山门、龙王庙、西廊庑、二王殿、皇姑殿、子陵殿、碑楼等,重建了光武大殿、玉皇大殿(原永乐宫)、后大门、后院广场,移建了玉阳宫,彩绘了各处殿庭,塑妆了神像,绿化了周边环境,修筑了通往庙宇的青石台阶,历时2年,于2013年4月完成了全部修缮工程。昔日荒芜破败景象一扫而去,古老的庙宇焕然一新,焕发着勃勃生机,现已成为洛西地区重要的名胜古迹和游览胜地。
穿过汉山文化产业园的大门,沿着弯曲的山道,缓慢地来到光武庙的山门。
这座山门最早建于元代至元二年(1336年),后经多次维修,现已为明清建筑风格。山门面阔五间,处在光武庙的中轴线上。山门前后各有四根粗壮斑驳的柏木明柱,支撑着这座悬山式建筑。山门中间前檐横梁上,有斗三个,中间的斗为莲花形,两边斗为方形,斗上的翘、昂错综相交,昂首雕刻龙头五个,伸向外方。跨过门槛,后檐也雕刻着与之相同的九个龙头,内外龙头之数暗合九五之尊,显示着帝王的威仪。
山门前原有砖铺台阶一条,有阶梯九十九级,直至山门前檐,隐喻“九九大运,与天始终。”阶梯沿线布局石狮三对,为元代或明清之物。其最南端的一对石狮最大,一雄一雌,为笑脸石狮,以此歌颂“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后由于多种原因,这对笑狮失落于外,2013年家鑫公司出巨资将其赎回,现安放于五花寺念佛堂前。山门前檐下方,建有平台,置放石狮一对,后被盗去,下落不明。大门两侧,原有石狮一对,压于门槛之下,代为门墩。在2010年某天夜晚,被不法分子锯断门槛,偷盗而去,至今下落不明。现今所见的石狮为2013年翻修山门时所购置。
山门前廊下,两侧原塑门神各一,威严地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庙宇。过了朱红色大门,便是后廊,两侧各塑战马一匹,可能因为刘秀为创业皇帝,对战马情有独钟之故,故塑马于此,让其在阴间也为这位雄才大略的马背天子效劳服务。山门前后廊的雕塑,不知毁于何年,现已无从考证。
进入庙院,迎面建有一堵精美照壁,可惜早已坍塌无寻。据《宜阳县文物志》记载:“山门后有一照壁,正面砖雕‘仙山琼阁’,背面砖雕‘八仙过海’。”每当山门开启,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充满神话般的女几山,故以“仙山琼阁”的题材来表现。照壁后东边为钟楼,西边为鼓楼,由于年代久远,现已无存。
壁照的东、西两侧,各有建筑3楹,东厢3楹为随驾城隍庙,西厢3楹为随驾龙王庙,这些建筑均为明清建筑。东厢城隍庙,不知坍塌何年,已无踪迹。现存的西厢龙王庙内塑着“龙抓王小”的故事。其形象为一条巨大的苍龙从天而降,锋利的龙爪紧紧抓着王小的脚脖,王小头朝下,满脸痛苦地挣扎着。传说王小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早亡,母亲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给他娶了媳妇。可王小“娶了媳妇忘了娘”,小两口只顾自己,不养母亲。上帝听说后,派龙王将王小抓走,受到了应得的惩罚。此则故事重在警示人们“百善孝为先”,反之就会重蹈王小覆辙。
照壁后为砖砌陡墙,踏砖阶而上,便是辇道。因此庙属于帝王之庙,故庙中的甬路以辇道称之。在辇道的南端,原建有舞楼一座,北向光武大殿,是每年祭祀娱神之所,后坍塌不复存在。
辇道两侧,有石望柱两对,属明清时期的作品,这是光武庙的镇庙之宝。石望柱起源于古代祭祀山川时,立一木制的牌,以表达式其位,称为望柱。后逐渐地演变成石柱,又称碣、表、标、华表等。主要立于桥、皇陵、皇家庙院等前面,诸如天安门前的华表即是如此。这两对石望柱在“文革”之时,为了防止被盗、被毁、被损,当地有心人将其就地掩埋,方才躲过了一劫。到了2013年春天,在整修光武庙时,在知情人的指引下重新出土,配以柱础,竖立在辇道两侧,现已成为光武庙一道亮丽的景观。美中不足是石望柱顶部的雕件丢失难觅,实乃遗憾。这4根石望柱,柱高2.9米,圆周2米,基座高50厘米。上刻栩栩如生的龙纹云饰图形,采用圆雕和浮雕的表现手法。石望柱的龙形图案,均以五爪龙表现。常言说“四爪为蟒,五爪为龙”,五爪龙自然也就成了皇家独自占用的御用之物了。
辇道的北端,有单檐歇山顶式清代碑楼两座,分立辇道东西两侧,为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三月所建。碑楼坐北朝南,单体建筑,左边为《重修光武庙记》碑,右边为《重修光武庙铭并序》碑,均为清代三乡籍进士吴增福撰文。这两座碑额螭首为石雕二龙戏珠图案,左碑龙珠呈火焰状,右碑龙珠下为水纹。两座碑楼装有菊花缠枝纹屋脊,两端饰以脊兽,四条边脊挑出,筒瓦压顶,瓦当饰檐。碑楼下方饰以五层砖雕图案,第一层以云龙纹图案表现。第二层则以桃花图案装饰。第三层图案尤为特别,左碑楼中间饰以四个道教太极符,两边饰以两个佛教万字符,中间则以儒巾图案相隔。碑楼背面亦然,右碑楼反之。此处万字符和太极图数量平衡,不偏不倚,透出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查阅了光武庙现存碑碣,从中透露出了这样的信息:即在明清之际,光武庙一直从属于嵩山少林寺管理,其庙宇在多次的修缮中,是在少林和尚主导下进行,诸如乾隆三十八年吴增福在《重修汉光武庙碑铭并序》的落款:“主持少林寺西廊比丘僧海龙,沙门净府徒真乐、真禹、真宝,孙如随、如敬、如应、如祥、如广、如藏仝立。”咸丰六年《重修汉光武庙大殿碑记》也有这样的记载:“乾隆三十八年主持僧净府广布善缘,大事修理,载在碑碣”其碑落款为:“敕赐大少林禅寺沙门僧本庙主持代竹阁寺浩明”等字样,由此揭示出了释道图案平衡原因了。这里虽然有违“和尚居寺,道士住庙”的规律,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见证释道一家。第四层则饰以万字图案。第五层为垂幕砖雕。以上四个部分将由四个倒置的莲花花苞图案将其划分为三等额,镶嵌于碑楼之上。再往下,左碑楼镶嵌“垂宪万世”石匾,意为光武帝治理社会的法则将流传万代。右碑楼镶嵌“度越百王”石匾,意为光武帝的文功武治的功业超越历代帝王。整个碑楼美仑精致,难以言表。
在辇道的东西两侧,另建有卷棚式廊坊9楹,用来祭祀跟随光武帝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兴二十八将的处所。东廊坊早已坍塌,现仅存西廊坊。两箱单数为九楹廊坊,与北面阔五楹的光武大殿,恰好组成九五之数的布局,真乃匠心独具啊!。
过碑楼,拾级而上,便来到了光武殿前的平台,这里原有卷棚式献殿五楹,是祭祀摆放贡品和行礼的地方,后坍塌没有复建。由此登阶进入光武大殿,它是光武庙建筑群的主体。原殿坍塌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家鑫公司于2013年在原有基础上,外拓一米,重新建了新殿。根据《文物保护法》的要求,外拓后原地基 *** 殿内,围以木栏,进行保护性展示。光武殿内,正位上供奉着一代明君、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光武帝刘秀塑像。大殿正北的墙面上,彩绘着在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二十四孝图。光武帝夺取政权后,提倡孝道,褒奖孝悌,以孝治天下是其最明显的标志之一。为了教化群众,按照光武殿的旧制,恢复彩绘了二十四孝图。
大殿东侧,有殿两座,前为二王殿,是祭祀光武帝长兄刘演、次兄刘仲的地方。后为皇姑殿,祭祀光武帝大姐湖阳长公主刘黄、二姐新野长公主刘元、妹妹守平长公主刘伯姬。
大殿后即为永乐宫,原殿五楹,是光武帝在阴间享乐的地方。据说,此殿内原塑有光武帝刘秀和皇后阴丽华观看歌妓吹奏的坐像,十二歌伎或弹或拉,或吹或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被当地村民称之为“美女殿”,后坍塌不知所归。在2013年重新布局修葺时,将永乐宫变成了玉皇殿,供奉着玉皇大帝,实有不伦不类之嫌。
在玉皇殿的前右方,有一古老的小殿,名曰灵官殿,供奉着道教的护法神王灵官。灵官为庙宇的守护之神,而塑像于此则为何意?明清时,这里原为庙院后门,故立灵官于后门之内。出去后门,也就是现在后广场的地方,原为教养院,是用来收养鳏寡孤独和无力自养者的慈善机构。
光武帝功盖千古,在此立庙祭祀,诚当如此。而庙宇中以城隍、子陵、二王、云台二十八宿等陪祀于侧,是否妥当?乾隆三十八年吴增福在《重修光武庙记》中回答了这个疑问:“伯升(刘演德字)具戡乱之才,子陵(严光的字)存高尚之志,云台诸将有翼汉之功。而捍卫京畿者城隍,弭护大难者滹沱,祀帝而因祀其有功于帝者,义有取焉。”可见,光武庙布局设置上意义深邃悠远。
三、子陵殿的历史渊源
光武庙西侧为子陵殿,它是光武庙建筑群的一部分。殿内祭祀着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又名遵,子陵是其字,浙江余姚人。原姓庄,因避东汉明帝刘庄讳而改姓严。严子陵因何功何能,居然在光武庙旁另建宫殿,配享人间香火?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两人之间的关系说起。
刘秀于严子陵即是诚挚的朋友,又是太学的同学。公元8年,王莽称帝,法令苛细,徭役繁重,吏治 *** ,民怨沸腾。王莽为笼络人心,曾广招天下才士。严子陵当时也多次接到王莽的邀聘,但他不为所动。最后索性隐名换姓,避居今浙江桐庐富春江畔,过着耕种渔猎的隐居生活,彻底摆脱了王莽的羁绊。
公元25年,刘秀击败了各种敌对势力,在洛阳建立起东汉王朝,当上了皇帝,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光武帝。建立政权后,光武帝思贤若渴,到处寻找严子陵。几年后,得知严子陵隐居在齐国某个地方钓鱼,便立即派人带了聘礼,备了车子去请,一连请了三次,并亲自致书云:“古大有为之君,必有不召之臣,朕何敢臣子陵哉。惟此鸿业,若涉春冰;辟之疮疮,须杖而行。若绮里不少高皇,奈何子陵少朕也。箕山颍水之风,非朕所敢望。”严子陵实在推诿不过去了,才来到了洛阳。
子陵在洛阳期间,曾被光武帝请到宫中,与他谈论旧事,十分投机。由于谈话至深夜,子陵只有宿于宫中,两人同被而眠。子陵在睡梦中一伸脚,将脚搁在光武帝的肚皮上,光武帝毫不介意。不料,此事惊动了夜观星象的太史官,说:“客星犯帝座,甚急!”带领护卫急忙赶来救驾。光武帝看到救兵后却哈哈大笑,说:“我和子陵同睡啊,没事!”子陵殿西山墙“同衾卧耳”壁画表现的就是这则故事的情景。
光武帝与严子陵,一个贵为天子,持贵不骄;一个卑为野夫,贫贱不移,但二人间始终以高尚的品质,保持着纯洁真挚的友情,为世代颂扬。所以,后世立子陵殿与其侧,相互彰显,互为影响,没有光武帝何显子陵之清高?没有严子陵怎见光武之礼贤?用意之深,可见一斑。
据传,严子陵曾以“生不做汉臣,死不进汉庙”而明志,故在后世建庙时,为其另辟一院,不与光武同庙。这样的建筑布局,即表现了严子陵淡泊名利、不为人臣的清高性格,又颂扬了光武帝胸怀宽广、渴慕求贤的圣君形象,是庙宇建制的经典之作。后于2013年整修子陵殿时,为了便于管理,将原子陵殿大门砌墙堵塞,拆子陵殿东围墙与光武庙相通,虽然方便了管理,但有违了先生的遗愿。
子陵殿东山墙上的壁画,描绘的是“昆阳之战”场景。新莽末年,农民大起义爆发,光武帝与哥哥刘演乘机起兵,加入了绿林起义军。更始元年(23年),王莽新军统帅王邑、王寻率领大军围攻昆阳(今湖南叶县),光武帝突围救援,并以三千精兵集中突击敌军中坚,杀死敌军主将王寻,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和惊人的勇敢,使王莽军主力四十二万遭到了彻底的失败,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光武帝一战而天下闻名,此战不仅是光武帝击败王莽新军的关键一战,同时也为光武帝日后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
子陵殿内的壁画,可谓绝世之宝,在中原地区现存的壁画中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子陵殿东墙壁画为“破昆阳”,西墙壁画为“同衾卧耳”,前面已经表述,此不赘言。神像后为四扇屏山水画“垂钓富春”。四扇屏两侧图以吉祥图案,诸如以牡丹、花瓶为图案的“平安富贵”,以团扇为图案的“一团和气”,以金鱼、鱼缸为图案的“金玉满堂”,以算盘、票号、历法书为图案的“招财进宝”或曰“勤俭持家”,以西瓜为图案的“甜甜蜜蜜”等内容,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上壁画,落款非常新奇,一处落款在历法书封面上,一处落款在票号上,题记均为咸丰四年(1854年),据此算来,子陵殿内的壁画已逾162年。殿内壁画画工精湛,线条流畅,色彩靓丽鲜艳,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
四、光武庙的民间传说
光武庙是一座历史悠久、香火旺盛的庙宇,在漫长的岁月中,衍生出许多民间传说,其中尤以“塑马啮禾”和“美女殿的传说”最为流行。
1、塑马啮禾的传说
纵观光武帝的一生,战场驰骋,与武结缘,自然离不开与之休戚相关的战马。光武庙山门后廊两侧原各塑战马一匹,昂首嘶鸣,攒蹄欲行,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相传,三乡村有一位王姓村民,外号假和尚,他家在光武庙西边有一块田地,种的庄稼时常被牲畜啃食。假和尚非常恼火,决定暗中跟踪,看谁家牲畜圈没有关好,让牲畜跑出来糟蹋庄稼。
一天夜里,他悄悄来到田边,看到两匹壮马,正在自家的田地里津津有味地啃食庄稼。就悄悄走到一匹马后,举起随身带来的铁锨, *** 地向马 *** 砸去。一锨下去,匹马无影无踪,不知所向。到了第二天,假和尚来到光武庙,看到庙内一匹塑马的 *** 上,有一道深深的铁锨印,顿时恍然大悟,明白其中原委。从此以后,他家田里的庄稼再也没有被牲畜啃食的事情。
现在,光武庙西边的大涧沟内,有一泉水,取名“饮马坑”,据说光武庙塑马时常到此饮水,因故而名。
2、美女殿的传说
据记载: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在光武大殿后修建了一所专供光武帝在冥间休息娱乐的场所——寝殿,也称永乐宫。供奉着光武帝和皇后观看歌妓表演的坐像,并塑有十二歌伎,或弹或拉,或吹或奏,形态各异,浑然天成,被当地人俗称为“美女殿”。
相传,“美女殿”建成后,需要塑造歌伎,以充实殿庭内容,因为没有现成的格式,也没有模特参照,工匠很是为难,反复琢磨实验,要么形不像,要么神不似。雕塑工匠只好放弃手中的活计,来到三乡郊外空旷的田野,一边散步,一边思索。
这时,居住在三乡南门内的一群农家小姑娘,正结伴在田野中挖野菜,她们或打闹,或嬉戏,兴高采烈,热闹非凡,一个个在绿色田野的陪衬下,亭亭玉立,秀色照人。工匠被这群农家女娃的气质形象惊呆了,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正是他要寻找的样式(模特)么?这一群小姑娘,刚好在浇过地不久的麦田中挖菜,身后留下了杂乱的脚印。工匠将这些脚印收集起来,根据脚印的大小、深浅,揣测出所塑歌伎的胖瘦低矮,塑出了形态各异的歌伎形象。她们有的弹筝、有的吹箫、有的横笛、有的打铃……。她们一个个神采奕奕,就像真人一样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歌伎雕塑完工之后,举行了开光仪式。
自从“美女殿”开光迎接香客后,这一群农家小姑娘,一个个都病倒了,经多方延医,不治而亡。对于这种现象,有人说:“这群姑娘是被请到大庙坡(汉山光武庙)做神仙去了。”所以,每当朔、望和农历三月十八古刹庙会,四邻八乡的信众,除到光武庙祭祀光武帝外,还要到“美女殿”上香祭拜,以怀念这群农家姑娘。此俗一直代代相传,直至美女殿坍塌为止。
五、霓裳灵感肇于斯
当我们站在山门的前廊,放眼眺望,一川美景尽收眼底。烟树婆娑,屋舍俨然,良田沃野,犹如锦缎。洛河如练,蜿蜒东去;女几如黛,层峦叠嶂。一千多年的唐玄宗,就是站在此处眺望女几仙山(当时没有山门建筑)的,他受到女几山的美景和神话传说的感染,一时触动灵感,创作出了中国音乐史上的扛鼎之作《霓裳羽衣曲》。
说到唐玄宗《霓裳羽衣曲》的创作灵感,就不得不说三乡对岸的女几山。女几山,一名姑瑶山,又名化姑山,时至今日演变成花果山。它是道教一座著名的仙山,在道教神系中地位显赫,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西岳金天王的佐命神。道教书籍《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西岳华山,岳神金天王……地肺山(终南山)、女几山为佐命。”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正是由于女几山沾染了道教的几分仙气,人们便赋予了它几多神秘,几多虚幻,同时也衍生出了几多传奇。
女几山在先秦时期,曾被称作姑瑶山。相传,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瑶姬,姣丽无比,刚刚到了出嫁的年龄就夭亡了。这个满怀热情的少女,她的精魂来到姑瑶山,变做了一棵瑶草。瑶草的叶子重叠而生,非常茂盛,开黄花,结的象菟丝的果子。谁要是吃了这果子,就会被他人喜爱。这则神话故事出自于《山海经·中条山》:“又东二百里曰姑瑶之山。帝女死焉,其名曰女尸,化为繇草,其叶胥成,其华黄,其实如菟丘,服之媚于人。”这是最早记载女几山以女性形象出现的神话山神。
到了晋代,又出现了烈女彭娥的传说。据《宜阳县志》记载: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刘聪遣石勒歼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在今河南鹿邑),又遣刘曜破兵洛阳,俘虏晋怀帝,杀士兵百姓三万余人,史称“永嘉之乱”。这场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中原大地哀鸿遍野,一派凄惨景象。一位居住在宜阳女几山下龙屋保名叫彭娥的姑娘,就是在这场战乱中被害的。一日,彭娥带着器具出来汲水,突然与贼兵相遇,立即夺路而逃,贼兵紧追不放。很快就被贼兵追至溪边,溪边有悬崖峭壁挡住去路。彭娥大声呼救:“天上有神灵吗?我岂能被贼兵侮辱啊!”遂“以首触石,山忽开属丈,娥趋入,贼逐之,山复合,贼皆磔死,娥不知所在。”她汲水的器具,变成了石头,后人就把此山称作女汲山,逐渐演化成女几山,山边的溪流也被称作女娥潭。因为彭娥的贞烈事迹,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人们就将彭娥附会成女几神女,接受世俗的顶礼膜拜。
到了唐代,女几山的神女形象又有了新的传说。据唐代高骈编著的《女仙传》记载:女几是陈市上造酒的女子,她造的酒酒醇味美。有一次,有一仙人路过她家饮酒,就用素书(道家书籍)五卷抵押酒钱。女几打开书一看,原来是仙方养性长生的法术。她就偷偷地把书中的要诀记了下来,依照修炼。三年时间,女几的容颜更年轻了,像二十岁左右的人。几年后,抵押酒钱的那个仙人又来了,他笑着对女几说:“偷来的道没有老师的话,有翅膀也不能飞。”女几就跟着仙人走了,在山上住了许多年,人们常常见到她。其后不知道她到哪里去了,如今,她居住过的山就是女几山。这是有关女几山的第三种神话传说,同样也是以女性形象出现。
唐代诗歌中的女几神女的形象。唐朝中期,女几山所处的福昌县,诞生了一位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李贺的家乡既然有如此著名的道家仙山,自然在他的作品中也少不了描写女几神女的诗篇。李贺曾在《兰香神女庙》《昌谷诗》等诗篇中描写女几神女兰香神的情节,李贺在《昌谷诗》中有“高眠服玉容,烧桂祀天几。”诗人对此自注:“谷与女山岭阪相承,山即兰香神女上天处也,遗几在焉。”直白地告诉人们,女几山即兰香神“升天遗几”而名。无独有偶,晚唐诗人李群玉也有描写女几神女的诗句,他在《送郑子宽弃官东游便归女几》写到:“回车三乡路,仙菊正堪摘。寄谢杜兰香,何年别张硕。”在此同样告诉世人,女几山上有杜兰香的神庙。由此看来,李贺与李群玉诗中的“兰香神”和“杜兰香”应一脉相承,同为一人。这位神女是出自晋干宝《搜神记·杜兰香》的主人公。该书记载:仙女杜兰香,本是西天王母的养女,降临到洞庭包山凡人张硕之所,与之为妻,三年后,教张硕举行飞化之道术,后因年命未合而离去。现龙窝川内的下龙村北尚存女几庙遗址。而西王母祠则建于距女几庙不远的七峪村。据《水经注》记载:“七谷水西出女几山之南七溪山。”《宜阳县志》对此也有详细的解释:“县西苏羊、平泉之间有七峪河,即七谷水,南有七谷宫是也。”女几庙和西王母祠在同一地域的设置,吻合了《搜神记·杜兰香》的情节。这是有关女几山神女的第四种传说。
综上所述,女几山神女从瑶姬、彭娥、女几再到杜兰香,均以女性化身出现,她们之间似乎既有联系,也有差异,这就为唐玄宗《霓裳羽衣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造土壤和构思空间。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知晓音律而有作为的帝王,他于垂拱元年(685年)生于神都洛阳,先天元年(712年)登上皇帝宝座,是开元盛世的开拓者。据《唐书》记载,唐玄宗登基之后,曾先后七次东巡洛阳,多次驻跸位于三乡境内的连昌宫。有一次,唐玄宗走出连昌宫,登上汉山,远眺女几,山峦起伏,烟云缭绕,再加之女几山美丽动听的神话传说,顿时产生了许多美妙的幻想,触动了创作灵感,创作出了千古名曲《霓裳羽衣曲》。这件事被稍后的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所追述:“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至于刘禹锡在三乡驿楼看到的《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为何人题壁,诗人没有详细的交代,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此诗内容与玄宗创作《霓裳羽衣曲》有关,否则,诗人不会“斐然有感”了。不独有偶,北宋理学家邵雍先生,在嘉佑五年(1060年)夏天游览女几山时,曾写下《女几祠》诗:“西南有高山,山在杳冥间。神仙不可见,满目空云烟。千年女儿祠,门临洛水边。但闻霓裳曲,世人犹或传。”可见,《霓裳羽衣曲》的确是在唐玄宗“三乡陌上望仙山”后得到灵感而创作成曲,这样的说法直到北宋年间仍然在流传。
最后附上一首诗词:
光武
徐钧(宋)
功成论道息干戈,武将森森学问多。
养得文风名节盛,自三代下莫能过。
原文链接:https://m.sohu.com/a/193705850_99893491?spm= *** bd.content.0.0.1584517753954Py50e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