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茶叶知识问答(茶叶知识普及),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茶叶知识问答(茶叶知识普及)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茶叶知识问答(茶叶知识普及)

名茶的形成,首先要有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还要有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茶叶的外形,内质独具风格,与众不同。并首创在一定的适宜地点,且往往是茶名冠以地名。如西湖龙井原产于浙江省杭州西湖区,祁门红茶原产于安徽省祁门县等等。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就有生锅,熟锅,抓条甩条等特殊炒制工艺,制成细圆紧直,翠绿显毫,清香味浓汤色嫩绿,独具风味的品质。由于茶叶外形条索细紧锋尖,满布白毫茸毛而得名毛尖,因为创制地点在信阳县,就称为信阳毛尖。

新中国建国后五十至七十年代,茶叶由国家统购统销,中茶公司经营,当时河南主要是信阳地区生产的茶叶仅绿茶一种,按制作工艺不同而分为豫毛峰和豫毛青二个品种。豫毛青即烘青茶,豫毛峰即名茶信阳毛尖,价格比烘青茶高出两倍以上。当时豫毛峰产区指信阳县和原信阳市及罗山县的涩港,彭新,青山三个乡。豫毛青产区为固始,商城,光山,罗山,新县等东几县。而后随着时代和经济建设的发展,茶叶生产也不断向前发展。为不断增加广大茶农的收入,尽快脱贫致富,1993年信阳地区行署决定把信阳毛尖茶的生产工艺向全地区产茶县推广,要求严格按照信阳毛尖传统工艺炒制信阳毛尖茶。1998年信阳地区撤地建市,信阳县信阳毛尖原产地的董定河,浉河港,谭家河,东双河,李家寨,柳林,吴家店,十三里桥,游河等主要产茶乡划归浉河区管辖,信阳县其它乡属平桥区,信阳县名不存在。

信阳毛尖创制于清代后期,当时就被列为全国名茶之一,不过,当初炒制工艺还不是很精细完善。清末民初,董家河,东双河等乡元贞,车云等八大茶社相继成立,信阳毛尖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提升。当时炒制毛尖,用竹枝扎成小地,双鱼座各握一小一小茶把,同时着力操作易劳累,茶叶成条也不够紧细。董家河乡车云茶社茶工吴彦远在实践中感受到将小茶把改成大扫把,双手握一扫把,两手可抓轮换着力操作,减轻了劳累。同时在炒制过程中,不时抓起结成团块的茶叶,解散后撒到锅边滚到锅中继续滚炒,这样反复进行,发现茶叶成条快,紧直有光泽。茶工们看到都十分惊喜,附近茶山的茶工们纷纷前来观摩。于是,采用大茶把炒茶,抓茶,甩条新工艺得到迅速推广而传遍全县茶区。

1915年,巴拿马运河通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博览会,河南省组织各地报送一些名优土特产品去参展。当时,信阳县董家河车云山茶社报送去的车云毛尖,即信阳毛尖,荣获国际金质奖章和奖状。奖品拿回来后放在信阳县茶业公所。原址在县城太平缸胡同,今市中医院后。原信阳市县级政协常委王显周当时亲眼看到过这二样奖品。后为陈一选,王选青收藏保管,由于兵荒马乱,时代变迁,奖章,奖状至今下落不明。

当时信阳毛尖获国际殊荣,对信阳县车云山等各地茶农震动很大,纷纷开山扩大种茶面积。新中国建国后党和人民 *** 十分重视荣誉,也在不断提高和发扬。1959年,信阳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县龙潭茶叶总场生产的龙潭牌信阳毛尖,1985年参加国优评比获得国家质量银质奖。1990年在全国名优茶评审中,以总分第一荣获国家质量金质奖。1991年在杭州首届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茶文化名城称号。2002年,国家正式认定信阳为信阳毛尖原产地标记和注册信阳毛尖证明商标。从此信阳毛尖被列入知识产树保护范围,受到国家法律保护。2007年,日本静冈世界绿茶大会,信阳毛尖文新,龙潭,十八盘荣获最高金奖。2017第25届中国信阳国际茶文化节,信阳被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授予中国毛尖之都称号。信阳毛尖区域公用品牌价值59.91亿元,位居中国茶叶品牌价值榜第二名。现信阳市茶区已大量生产名茶信阳毛尖,名扬海内外,茶叶遍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创汇。

更多茶叶知识问答(茶叶知识普及)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