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什么烟囱量词(一什么炊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什么烟囱量词(一什么炊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什么烟囱量词(一什么炊烟)

新华社长沙12月1日电题:相同的“烟囱守望” 不同的“岁月人生”——昔日全国“十大污染城市”湖南株洲的绿色“蝶变”

新华社记者苏晓洲、白田田

爱好摄影的张湘东,拍摄了30年烟囱,浓密青丝变成了一头白发。在湖南省株洲市清水塘出生和工作的他,记录下了这里的繁华与污染、转型与蝶变。

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的株洲市是一个典型的老工业基地,特别是清水塘地区聚集了一批响当当的工业企业。20世纪50年代末,当时的株洲冶炼厂树起一座133米高的烟囱,当时号称“亚洲第一烟囱”。这根烟囱和株洲市密密麻麻的烟囱一起,主宰了城市的“天际线”。

“小时候,烟囱就是城市的荣耀。”张湘东回忆说,立起一根烟囱,就是办起一家工厂,人们要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庆祝。烟囱越密、冒烟越多,代表一个企业、一个地方越红火。在他的镜头里,“亚洲第一烟囱”是株洲的地标,如同今天的网红景点。

烟囱里冒出的滚滚浓烟,造就了早期的工业文明,却也严重污染环境。到21世纪初,有烟囱500多根的株洲城区,酸雨频率高达79%,一度戴上了“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的“黑帽子”。彼时,清水塘地区连晴天都是灰蒙蒙的,空气的味道是酸溜溜的,渠水黄绿斑驳,土壤不时变成铁锈红、矿渣黑、尾砂黄……

“亚洲第一烟囱”所在地,是株冶锌焙烧分厂。陈泽闽在烟囱底下工作了20年,“上班白口罩、下班黑口罩”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写照。

那个年代,张湘东拿着胶片相机拍摄厂区全景,烟囱之上全是滚滚浓烟。有时为了照片好看,他会在暗房里小心翼翼地将底片里的烟雾涂抹掉。

然而,影像可以修改,要消除现实中的污染,却非一日之功。

2014年,清水塘老工业区被正式确定为全国21个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之一。关停、搬迁、职工安置、新城规划……用当地干部的话说,每一项工作都伴随着“强烈阵痛”。

2018年的一个冬日,大雪纷飞,株冶最后一座运行中的基夫塞特冶炼炉熄火。这标志着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部关停。

正是在2018年,“90后”徐峥从海外留学归来。清水塘是他从小生活的地方,爷爷、外公、外婆、父亲、母亲、舅舅等一大家子都在株冶上班。

看着正在搬迁的工厂,看着老厂区那根不再“吞云吐雾”的烟囱,徐峥突然意识到:从小习惯了的滚滚烟尘,已经与旧的生活方式随风而去。现在的他将以新的姿态,去守护祖辈、父辈留下的“基业”。

徐峥入职清水塘投资集团,成为企划经营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他和同事们走遍清水塘的每一个角落,将各种残留的工业设备登记造册、拍照备案。不久的将来,这些工业设备或会成为文化展品或室外雕塑。

张湘东原来工作的一家大化工厂也关停了,他拿起数码相机,开始“抢救性”拍摄清水塘地区200多家企业。

在他的镜头里,那些所剩无几、曾经总是笼罩着烟尘的根根烟囱,越来越多的时候映衬在蓝天白云下,不用再通过“修图”来美化。

今年11月,株洲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超过300天,提前完成了年初制定的“蓝天300天”目标。这座原来“黑乎乎、灰蒙蒙”的城市,在变得“绿油油、水灵灵”之后,已经成功栖身国家级“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和“绿水青山典范城市”。

在清水塘,约1000亩厂区被规划为文创商贸区,包括“亚洲第一烟囱”在内的众多工业遗迹有望得以保留。老厂房将被改造成科技乐园、电竞馆等文旅场所,烟囱则变身为灯光秀的载体。

清水塘投资集团企划经营部部长杨龙介绍说,“亚洲第一烟囱”周边15平方公里的清水塘地区,还将布局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无污染”新产业。

烟囱下的人们,都在开启全新的岁月人生——

“60后”张湘东畅想着利用旧厂房建一座“老工业图文馆”,将老照片挂在斑驳的墙面,述说城市的工业发展历史;

“70后”陈泽闽和同事们完成了株冶老厂区的移交,正全力投入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株冶新厂区建设,那里正升级为世界先进水平的“绿色冶炼示范基地”;

“90后”徐峥则坚守清水塘产业新城,见证这里的转型发展,他会不时跟年届八十的外公、外婆聊聊清水塘的新鲜事。

当城市不再向“纳税大户”妥协,位于社会生活神经末梢的张湘东、陈泽闽、徐峥,切身感受到绿色“蝶变”带来的舒适与惬意。在株洲这座城市,关于烟囱的人和事,未完待续……(完)

更多一什么烟囱量词(一什么炊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