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陕西药企江湖,步长“出走”,必康“爆雷”,金花“暗战”,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戏层出不穷。
步长制药(603858.SH)作为带头大哥,百亿级营收遥遥领先,但企业早年在山东上市,被视为重心转移的标志;延安必康(002411.SZ)一度有望冲击百亿级规模,怎奈“*ST”加身,风评一言难尽;侧重药品经营的怡康药业,2021年营收35.68亿元。
之后便是一个明显断层,在十亿级营收之下,陕西药企颇有“群雄逐鹿”的态势。
金花股份(600080.SH)近年来陷入股权之争(详见《陕西两大豪族的“资本暗战”!》),好在老牌底蕴尚存;商洛的盘龙药业(002864.SZ)、咸阳的康惠制药(603139.SH),于2017年相继上市,成为陕西生物制药领域的新牌面。
与盘龙、康惠类似的,还有汉中市的汉王药业。
其6月份发布的招股书显示,凭借“强力定眩”古方,锚定中老年“四高”群体,公司2021年营收超7亿元。
进入资本市场,接受公众审视,就得直面传统型企业的诸多痼疾。需要指出的是,针对汉王药业产品结构单一、研发投入低、高额学术推广费等问题,监管部门近期提出一系列质疑,如今超出规定期限,公司仍未公开回应。
汉王药业能否成功闯关,尚需持续关注。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陕西药企江湖里,你方唱罢我登场,接下来少不了新秀争雄的故事……
01 长江后浪推前浪
据有关统计,截至2020年7月,西安生物医药生产研发型企业共计2758家。至于陕西拥有多少家,镐京笔记(ID:Haojing2022)尚未查到近期公开数据。但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体量,以至于生物医药被陕西列为六大新支柱产业之一。
国资背景的陕药集团相对低调,但提及其总经理,西安人应该不陌生。
赵步长和他的步长制药,更是耳熟能详。这家从咸阳起步的知名药企,2021年营收157.63亿元。但陕西人对这家企业的感情颇为复杂,很大程度上在于后来其“出走陕西”,成为了一家山东上市公司。
延安必康规模也不小,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61.7亿元。该公司由延安市2018年战投引入,当时宣称“实现延安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不过后来大股东占用资金、财务造假等“连环雷”,让这家公司深陷泥潭,现在还带着“*ST”的帽子。
吴一坚和他所失去的金花股份,则是另一则让人唏嘘的故事。股权暗战的这几年,企业营收持续下降,2021年降至5.34亿元。邢氏掌控之后,企业能否重振,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走的走,闹得闹,长江后浪推前浪。
陕西药企江湖里,新秀争雄的故事,如今同样值得关注。
康惠制药上市以来,近三年年均营收超四亿元,产品“复方双花片”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盘龙药业亦连续四年蝉联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且业绩表现不俗,2021年营收8.87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截至10月28日收盘,盘龙药业股价较今年最高点腰斩,资本市场对其热情并不持久。
眼下的“新浪”,则以怡康医药、汉王药业等为代表,正在冲刺资本市场。
怡康医药可谓家喻户晓,企业重心在于药品经营,门店比便利店还多。近期因一笔跨界收购,其业绩得以为外界所窥——2021年营收35.68亿元,不过利润率与制药企业不可同日而语。
相较之下,还是数月前发布招股书的汉王药业,更为引人注目。
02 冲刺IPO的“潜力股”?
陕南当地流传一句话,“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
这种环境下,势必孕育出一些中药企业。汉王药业前身——国营陕西省汉中中药厂,即其中之一。
早前,《各界导报》就汉王药业实控人冯振斌的创业经历,刊发过一篇文章。
从中可知,2008年,创业颇有成就的冯振斌,以2000万元投资控股了汉王药业。文章同时介绍,为避免做成家族企业,冯坚决不让亲人朋友进入企业,只身一人,连秘书都不带,通过一系列企业改制和市场化探索,带领汉王药业打了一场翻身仗。
冯振斌之外,汉王药业还有两名重要股东。
其一是汉中市国资委,持股比例11.5%;其二是A股上市公司华邦健康(002004.SZ)控股公司汉江集团,持股比例30%。值得一提的是,华邦健康实控人张松山,在资本市场上颇受瞩目,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公司。
冯振斌
汉王药业的另一个看点在于,企业净利率颇高。
2019年-202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55亿元、1.79亿元、1.82亿元,对应的净利率分别约为25%、24%、25%,远高于行业10%左右的平均水平,自然也远超盘龙药业、康惠制药。
分析人士指出,汉王药业主打产品在细分市场的占有率高,或是其净利率居高的原因之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城市公立与城市社区医疗机构终端眩晕药市场中,汉王药业的强力定眩系列产品市场份额合计达66.70%,位居细分行业第一。
另据企业官网显示,汉中市眼下重点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总投资18亿元的汉王药业中药产业园被视为当地重点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预计到“十四五“末,企业可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10亿元。
诸此种种,也被视为汉王药业冲击IPO,乃至争雄陕西药企江湖的重要砝码。
03 遭监管部门“质疑”
后续资本市场中,汉王药业能翻起多大的浪花,还是个未知数。
眼下的焦点在于,尽管基本面似乎不错,但在监管部门看来,这家企业仍难免“疑点重重”。
譬如,销售费用高、研发投入低的药企“大忌”,汉王药业亦体现的较为明显。招股书显示,2021年该公司销售费用高达2.9亿元,八成以上用于市场开发。研发费用仅为1106.81万元,而目前仍有5个项目处于研发中。
巨额的销售费用,又往往让人联想到药企的“通病”——高额学术推广费及商业 *** 问题。
于是乎,汉王药业多起行贿与被执行人往事,也被媒体扒出,包括大约10年前,该企业2.5万元行贿时任汉中市科学技术局总工程师舒某。时过境迁,高额学术推广模式流行的当下,其是否存在类似问题?同样引发证监会关注。
此外,汉王药业强力定眩系列产品为公司贡献了8成以上的营收。虽然在细分领域具有独特竞争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企业在产品经营上存在品种单一的问题,此类因素,会被投资者视为企业经营不稳定的风险因素之一。
若该类产品未来出现市场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下降等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对于企业营收会产生重大影响。
针对监管部门的一系列质疑,汉王药业在规定期限内,并未公开回应。镐京笔记就此致电汉王药业,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不过,从陕西省到汉中市,当前正全力推动企业上市,包括政策支持、上市辅助等,为后备企业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如组建企业上市专业服务团,提供各类上市筹备辅导、常态化辅导培训等。
拥有国资背景的汉王药业,也是重点辅导对象之一。
至于其能否顺利闯关,有待进一步关注,至少陕西药企江湖里,还有新故事……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汉王药业官网、视觉中国)
撰 稿丨卢亚青
编 辑丨韦墨辰